今天是2月10号,阴历是腊月二十三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这一天,要把灶王爷请下来,烧了。送灶神称为"送灶"或"辞灶"。时间多选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是让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再等他回宫降吉祥。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灶王爷的由来: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淮南子》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过小年祭灶神: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即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神,俗称“灶王爷”,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所以民间最为重视灶王的来历,认定它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腊月二十四日都要去朝奏玉帝,报告所住之户的善恶言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谣曰:“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倒酉(意即贴春联);三十夜,守一宿。”过了腊月二十三,年儿就来到。
而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北京的歌谣则是这样唱的:“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扫尘: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据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我这两天扫房、拆洗被子,被衬,收拾厨房,擦排油烟机、清洗餐具,给女儿做被子……累得我够呛!平时懒散惯啦,除了玩就是上网,丈夫说我都玩疯啦!家里乱糟糟的,这会可费劲啦,这真是:平时不用功,过年发了懵!
过小年,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一会我就做点韭菜、鸡蛋、虾仁的三鲜馅饺子,我家有人不吃猪肉,就做这个好了,大家都爱吃!
过小年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或黄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我们叫作灶糖或大块糖。我家每年都买一点,今年买两样:一种带芝麻的,另一种就是一般的麦芽糖。象征性的意思一下就行啦!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过了小年,又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商场、集市,人们正忙着购买年货,人如潮涌,到处是一派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繁忙景象。我也得赶紧上街给家人买点新衣服去,给我的年迈的老父亲买点好吃的,给我的李姑(我的继母)看看买点什么?过年好去看望老人家们!
今天是小年,从今天开始,鞭炮开禁。窗外炮竹声依稀不断,虽说和三十晚上的“电闪雷鸣”无法相提并论,但也提醒着人们,猪年马上就要到来了!
曾几何时,年的味道越来越淡,淡得像我们喝的白开水,似乎各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大过了年少时那对过年最最美好的向往。晚上去超市,回来的路上看到路口形形色色的人在烧着纸钱,那种挥之不去的味道又把我带回了童年时代对年的深深记忆之中。
小的时候家在农村,每到过年,那种浓厚的乡韵,带着邻里稚朴的情感,把整个节日装扮的安祥而温暖。大年三十前的大集是年前物质生活最重要的一环,每到过年前的最后一个集市,十里八村的乡民都会像潮水一样的涌到集市上来,采购年三十及整个正月里所需的各种节日必需品,杂货。如青菜,鱼类,糖果,、爆竹。当然如果家里没年猪杀的话,肉是必须的。集市上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服装,布料,鞋袜、春联及各种生活中琐碎的小物事。无论平日里多节简的人在这时都不会太过小气,该买的都要买齐,必竟一年的辛劳全都包含在过年这两个字眼里了,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东北的农村,一入了冬,青菜是很难得的,整个漫长的冬季,主要靠酸菜、存在菜窖里的萝卜和白菜、土豆等渡过。由与那时候农村温室还没有推广,八十年代的时候流行速冻青菜,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有菜贩从城里贩回一小袋一小袋的速冻青菜在集市上售卖,但往往价格却高的离谱。物以稀为贵,人们也就以能在年夜里吃上点韭菜馅的饺子、拿速冻黄瓜做盘清炒肉而感到开心满足了。而这也只限于家庭条件较好者,也不是所有乡亲都能享受的。
文革过后的民生复苏和物品的廉价让我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春节。三岁那年,我爸用生产队解散时分到的一头小牛换了一台三元牌的黑白电视机,这也只是我们那个山村里当时唯一一台高科技的产品。理所当然的,我们家也就成了整个村子的娱乐休闲中心。每到夜暮降临的时候那真是人山人海,把个不大的屋子围的里三层外三层,那场面像极了现在的电影院,不同的是观看完全免费倒搭开水、炮台牌香烟,当然亲属享有优先权,每到这个时候我家乡的一个早已故去的太爷都会早早的挺着虽然驼着背的胸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坐在电视的正前方绝对VIP的位置。其它亲属、乡亲依次排开,场面气势绝对非凡;当时水浒传正在热播,具体的情节和演员虽记不清了,但在娱乐信息极其匮乏的那个年代,这些演员在乡亲们的心里绝对是超级的巨星,如果放到现在市场经济下,挣个几千万的粮票那是绝对没问题的。我三岁那年的春节是最有纪念意义的,当时有一种治疗感冒的小糖衣药片叫磕必清。总是用小纸包包裹着,在当时的农村是相当普遍的家庭药物,吃着味道甜甜的,可能是由于当时小孩子很少能吃到糖的关系,所以对它情有独钟。一天上午父母都忙碌着,结果刚会喊几句简单中国话的我在抽屉里翻腾出来三小包,尽数吃到了那不太大的胃里。当傍晚夜幕悄然落下,家里又是人山人海的时候,我开始变的狂燥起来,全然没有了以往的乖巧、安静,当药劲上来了,烧得我是又哭又闹,脸色也变得越来越紫,双眼血红。起初人们还没有从水浒里回过味来,以为只是小孩子不顺心普通的哭闹,但随着百般哄劝的无效及我撕心裂肺的哭嚎变得越发的有气无力,家人渐感事态不妙。终于在我七窍开始见血的时候终于有人回过味来,众人中有人说不会是吃磕必清了吧。(因为此前有小孩子偷吃这种药死亡的先例),接下来随着包药的那几个小白纸包被发现空无一物的时候,伟大的推理被证明了;仿佛一瞬间,整个屋子的人都炸开了锅,当时整个村连个烧油的三轮都没有,有去套马车的,由于烧的身体高温昏迷耳鼻出血,有去河里凿冰给我垫着身体降温的。更有亲人大声哭喊的,其中哭的最凶的就算我妈和老舅了,好像我真的去了火星一样。许多年后我总结出了一条人生哲理:怎样去看谁对你真心的好,那要看你死的时候谁对你真心的哭。而一般人是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很幸运的是,我活着看到了被自已证明的真理。后话很简单,由于营养的健全使体质远远高与同龄人,加上水浒传的力量召集的人群,传统想当然的垫冰降温急救大法,还有那个年代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职业道德等等等等原因,促成了一个医学的奇迹,我光荣得救了。那时正是小年过完迎接三十的时候,我在医院里过了一个别有味道的春节。感谢送我去医院的那架马车及拉车的马,感谢视我为珍宝的父母及纯朴的乡民,感谢那些操守高洁、恪尽责任的医生、白衣天使。是他们让我坐着马车跑过了死神!
要自己写!!!!!
要自己写
xuanshangfen0
哥 悬赏分0 啊 怪不得没人帮你解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