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英文名为什么叫Dr Sun Yatsen

要英文的,谢谢!
2024-11-29 15:17: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Sun Yat-sen是孙中山的英文名,由汉语教师区凤墀牧师依“日新”之粤语谐音所改。

孙中山的号或教名是“日新”,是他在1884年领洗成为基督徒时取的,取自《大学·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

“日新”的广州话音译为英语时是 Yat Sen ,因此与洋人交往时孙中山一律采孙逸仙(Sun Yat Sen)。因孙中山曾任医生,故常被尊称为“Dr. Sun Yat-sen”。

扩展资料:

孙中山使用过不少名字,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世称孙中山。

这些名字多数是为了宣扬革命或摆脱通缉而取的,部分则在于表达人生期望。孙中山还用过陈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达生、吴仲等化名,以及杞忧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学生、南洋一学生等笔名。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不再面临满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档案均以本名“孙文”署名。

此外,孙中山曾自称为洪秀全第二,并认为洪氏为“反清英雄第一人”。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孙接受西式教育,不受传统忠君观念束缚,才敢于如此自称;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亦采用此说。

至于“孙大炮”这个当时政治对手揶揄孙文的外号,在辛亥革命前已有,大炮是粤语“不切实际之人”的意思,暗讽孙文言辞夸大不实。

清政府官方文件中,皆在其名字“文”上作文章,加上三点水部首,贬称其为孙汶。“汶汶”一词,出自《史记·屈原列传》:“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注解此文的人,或说“汶汶,犹昏暗不明也”,或说“蒙垢尘也”,或说“玷污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中山



回答2:

Sun Yat-sen为香港使用的粤语(广东话)“孙日新” 的译音。然而与“日新”的官话拼音相去甚远。所以由 Sun Yat-sen再改写为比较接近官话的 “逸仙”,这样在发音上面就两全其美了。

不过,“逸仙”两个字又失去了《四书-大学》中的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 深刻含义。 “日、逸”两个字,在粤语中是同音的,都是读[ jɐt ],不读普通话的翘舌音Ri发音的差别不能混淆。

“孙日新”按照广东话的发音转写为 Sun Yat-sen ,汉字又写成了“孙逸仙”,却并不念成普通话的Sun Yixian,这是当时历史上的“约定俗成”的结果, 一直沿用下来,也就得到了公认。而Dr代表对孙中山的尊敬。

扩展资料

简介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尊称

孙中山病逝后,于北京中央公园社稷坛举行公祭时,豫军总司令樊钟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横额(阔丈余,高四、五尺),当中大书“国父”二字,他的唁电挽幛,均称“国父”,这是孙中山在公开场合被尊称为“国父”之始。

抗日战争中期的1940年3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中华民国国父,以表尊崇。

根据中常会的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同年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同年5月29日,国民政府又发布明令,规定在政府公家机关、民众团体应一律改称国父,在国民党党内称国父或总理均可,民间已印就之图书文字,不必强令改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则未以官方名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国的国父为孙中山或其他任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国共产党在正式的场合或文书上提及孙中山时,通常使用的称号是“革命的先行者”,从未称孙中山为国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中山

回答3:

孙中山先生字逸仙,所以是Yatsen 孙Sun,其拼写使用的是威玛氏拼音,而Dr是医生的意思。威玛氏音标,在1958年大陆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前广泛被用于人名、地名注音,影响较大。1958年后,逐渐废止。

实际上,孙中山一生各个时期采用过不同的名字:他幼年的谱名叫做“德明”,这是按孙氏族谱上辈份取的名字,他哥哥孙眉的谱名叫“德彰”。

后来就不用了,常用的署名是“孙文”,是孙中山幼年在老家香山县翠亨村念私塾时,老师王先生给他取的学名。后来,孙中山的文章、著述和公函多署名“孙文”,例如《孙文学说》等,日本人也常用此称呼。

扩展资料:

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

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威妥玛式拼音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中山

回答4:

孙中山的英文名的英文名“Dr Sun Yatsen”的由来:

首先Sun Yatsen其实是孙中山号逸仙,而“Sun Yatsen”就是“孙逸仙”的广州话拼音。又因为孙中山先生曾任医生,故常被尊称为“Dr. Sun Yat-sen”。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参考资料

孙中山化名“中山樵”由来

1897年,为掩护于日本流亡之行踪,日本友人平山周在陪同孙氏投宿旅馆时,想到附近有华族中山家宅邸,加上该家族成员中山庆子乃明治天皇生母,同时孙文亦钦佩明治天皇推动明治维新之举措,便为其取日本姓为“中山”,加上自取之“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中山

回答5:

Dr Sun Yatsen就是“孙逸仙医生”。因为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孙中山的字是逸仙,“孙逸仙医生”的广东话翻译成英文就是“Dr Sun Yat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