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罗王麾下有:鬼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地公、游星、城隍,无数阴兵鬼将等。
【1】鬼判官是地府鬼使,黑面阴神,人见人吓,鬼见鬼怕,手持生死册,记载无数生灵的寿命,阴曹地府共有四大判官:
(1)赏善司宋开封府尹包拯:执掌善薄,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据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奖赏。在六道轮回中,或登天成神,或投胎做人,只须在孟婆处喝一碗迷魂茶,忘却生前恩怨,即可重食人间烟火。
(2)罚恶司圣君钟馗:身着紫袍,怒目圆睁。双唇紧闭,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凡来报到的鬼魂,先经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区分好坏。
生前作恶的坏鬼全部由他处置,他根据阎罗王的“四不四无”原则量刑,四不——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四无——无礼、无义、无廉、无耻,轻罪轻罚,重罪重罚,再交阴差送到罚恶刑台上,送往十八层地狱,直到刑满,再交轮回殿,拉去变牛变马,变虫变狗等等,重返阳世。
(3)察查司宋朝寇准:双目如电,刚直不阿,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其职责是让善者得到善报,好事得到弘扬,使恶者受到应得的惩处,并为冤者平反昭雪。
(4)阴律司掌生死簿范仲淹:范判官是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身着红袍,左手执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的任务。
【2】黑白无常,此二神手执脚镣手铐,专职缉拿鬼魂、协助赏善罚恶。
(1)白无常名为谢必安,属阳。时常满面笑容,身材高瘦,面色惨白,口吐长舌,其头上官帽写有“一见生财”四字,予感谢并对恭敬神明之人以好运,尊之曰“活无常”,“白爷”,“七爷”等。对男性吸其阴魂,对女性散其阴魄。
(2)黑无常名为范无救(或称无赦),属阴。面容凶悍,身宽体胖,个小面黑,官帽上写有“天下太平”四字,意为对违抗法令身负罪过者一概无赦,尊之曰“矮爷”,“黑爷”,“八爷”。对女性吸其阳魂,对男性散其阳魄。
【3】牛头马面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的勾魂使者。
(1)牛头又叫阿傍、阿防。据《铁城泥犁经 [4] 》说,牛头“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死后为鬼卒,牛头人身”。
(2)马面又叫马头罗刹。“罗刹”为恶鬼,故马头罗刹即马头鬼,形象为马头人身,与牛头是老搭档。
【4】孟婆是地府中专司掌管将生魂抹去记忆的阴使,为所有前往投胎的灵体提供孟婆汤,以消除鬼魂的记忆。
【5】地公掌管地府行政的,除了保护乡里安宁平静,同时隶属于城隍之下,掌管乡里死者的户籍。
【6】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主管生人亡灵、奖善罚恶、生死祸福和增进幸福利益等等。
【7】游星就是日夜游神,是四处游荡的凶神,分别于日间、夜间监督人间的善恶,隶属于城隍之下。
扩展资料:
阎罗王,亦称“阎王”、“阎王爷”、“阎魔王”,为阴曹地府中的冥王,是中国古代宗教神话信仰中的一尊神祇,传说为掌管人间地狱众生灵寿命生死的半神半鬼之王,民间家喻户晓的著名冥神,在阴间有“黑白无常”、“牛头马面”为左膀右臂。
原型为印度神话中的“阎摩罗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王,但在中国道教创造的将阎罗王收编归为其中一位的九殿阎王结合民间传说将其与历史人物结合的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扬。
佛教也将十殿阎王概念吸收,由此佛教神话中阎罗王冥界之王的神职被剥夺,佛教的阎罗王也成了和本土道教一样由隋朝韩擒虎担任的地府第五殿殿主。
十殿阎王依次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阎罗王
十大阴帅(鬼王、日游、夜游、无常、牛头、马面、豹尾、鸟嘴、鱼鳃、黄蜂)
六案功曹(左班的三名,分管天曹、地曹、冥曹;右班的三名,分管神曹、人曹、鬼曹)
四大判官(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
七十五司
孟婆
职位
十大阴帅:
鬼王
“鬼王”中的“王”字并不代表至高无上的身份,鬼王的塑像上身裸露,红发獠牙,手拿镇妖铃,狰狞凶恶,整个一副夜叉鬼模样。他与黑白无常、牛头马面为伍,地位自然不会太高,但因其挂了个“王”字,地位应该高于一般鬼卒,大约是个像山大王那样的头领。
日游
日游神,又称日游巡。是中国民间信仰中,负责在白天四处巡游,监察人间善恶的神祗。
夜游
在南方荒野,有十六个神灵,一个个都是小脸颊、红肩膀,手挽手的连成一起,给黄帝守夜.他们白天隐去,夜晚出现,因而叫做”夜游神”,与日游神相反,夜游神是在夜间四处游荡巡行的凶神,他们与日游神们日夜轮流值班,专门找人的麻烦,还经常向上司打小报告,活像一帮专门祸害百姓的“阴间小特务”。
无常
黑白无常鬼,亦称无常。是人死时勾摄生魂、拘提亡魂、打击恶人的死亡信使,是来接阴阳间死去之人的阴差。分为黑白无常,民间传说遇黑者为凶,遇白者则喜。
牛头
牛头来源于佛家。牛头又叫阿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持钢叉,力能排山。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
马面
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马面也称马面罗刹。
豹尾、鸟嘴、鱼鳃、黄蜂
豹尾、鸟嘴、鱼鳃、黄蜂并称“四大阴帅”,(“四大阴帅”分别管理路上兽类、天上鸟类、水中鱼类以及地上昆虫等各处动物的亡灵)。
六案功曹
秦广王,专管长寿夭折、出生死亡的册籍;统一管理鬼魂的受刑及来生吉凶。他手下有“六部功曹”,左班的三名,分管天曹、地曹、冥曹;右班的三名,分管神曹、人曹、鬼曹。六曹的职责是把阴间的公文、秉报,及时呈送给阴天子,并把阴天子的诏令迅速下达到各处。 民间传说中认为:凡是人间需要“上达天庭”的表文、报告焚烧后即由功曹“呈送”,那么阎罗王旁边的功曹神则把公文、报告呈送给阎罗王。
四大判官
赏善司:
执掌善薄,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据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奖赏。在六道轮回中,或登天成神,或投胎做人,只须在梦婆处喝一碗迷魂茶,忘却生前恩怨,即可重食人间烟火。
罚恶司:
身着紫袍,怒目圆睁。双唇紧闭,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凡来报到的鬼魂,先经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区分好坏。生前作恶的坏鬼全部由他处置,他根据阎罗王的“四不四无”原则量刑,四不——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四无——无礼、无义、无廉、无耻,轻罪轻罚,重罪重罚,再交阴差送到罚恶刑台上,送往十八层地狱,直到刑满,再交轮回殿,拉去变牛变马,变虫变狗等等,重返阳世。
察查司:
双目如电,刚直不阿,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其职责是让善者得到善报,好事得到弘扬,使恶者受到应得的惩处,并为冤者平反昭雪。
崔判官(阴律司)
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身着红袍,左手执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的任务。主管查案司,赏善罚恶,管人生死,权冠古今,你们看他手握“生死薄”和勾魂笔,只需一勾~点,谁该死谁该活便只在须臾之间。
七十五司
主掌人间善恶福,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冥府之神——‘地府判’据说有七十六司(民间还有称七十二司、七十五司的,都是大致的说法),在民间传说中,七十五司的阴间官吏都是在阴曹地府里行刑服满的鬼魂,专门带恶魂下地狱的。《三教搜神大全》里说:“汉明帝时,封泰山神为泰山元帅,掌人间居民贵贱高下之分,禄科长短之事,十八地狱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宋元时在泰山岱宗坊东建有酆都庙,主祀酆都大帝,配以十殿阎罗王。又建有嵩里山祠,塑置阴曹地府七十五司。 恶鬼行刑
相传各司神皆有姓名,最有名的是速报司神岳飞,七十六司神大部分是《封神演义》中的诸神;还有一些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如速报司神和忠孝司神是岳飞,催行司神是明崇祯皇帝;此外还有道教神仙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如黄病司神是许真君,毒药司神是牛郎。其中一些人物虽在《封神演义》中出现,但已面目全非,有的甚至将历史人物的年代也弄混淆了。 赏善罚恶
依次为: 1、掌教签押司 2、掌生死司 3、掌生死勾押推勘司 4、掌斋僧道司 5、掌修功德司 6、掌看经司 7、掌注生贵贱司 8、掌三月长斋司 9、掌勾生死司 10、掌取人司 11、掌掠剩财物司 12、掌增福延寿司 13、掌职司 14、掌追取罪人照证司 15、掌词状司 16、掌曹吏司 17、掌行瘟疫司 18、掌飞禽司 19、掌山林鬼神 20、掌宿业疾病司 21、掌畜生司 22、掌水府司 23、掌地狱司 24、掌十五种善生司 25、掌十五种恶死司 26、掌无主孤魂司 27、掌行雨地分司 28、掌风伯司 各司其责
29、掌较量司 30、掌堕胎落子司 31、掌阴谋司 32、掌欺昧司 33、掌僧道司 34、掌城隍司 35、掌贼盗司 36、掌山神司 37、掌土地司 38、掌精怪司 39、掌魍魉司 40、掌门神司 41、掌枉死司 42、掌索命司 43、掌推勘司 44、掌行污司 45、掌放生司 46、掌杀生司 47、掌施药司 48、掌善报司 49、掌恶报司 50、掌忠孝司 51、掌忤逆司 52、掌所生贵贱 53、掌注福司 54、掌胎生司 55、掌卵生司 56、掌湿生司 57、掌化生司 58、掌水族司 59、掌长寿司 60、掌促寿司 61、掌催行司 62、掌黄病司 63、掌毒药司 64、掌积财司 65、掌还魂司 66、掌见报司 67、掌正直司 68、掌子孙司 69、掌引路司 70、掌磨勘司 71、掌都察司 72、掌苦楚司 73、掌举意司 74、掌悯众司 75、掌速报司 76、真土地司
孟婆
孟婆常驻在地狱的奈何桥边。她的职责,是确保所有前往投胎的鬼魂,都不会记得自己的前世和地狱里的一切。
参考地址:
十大阴帅:http://baike.baidu.com/view/1491003.htm
六案功曹:http://baike.baidu.com/view/2741360.htm
四大判官:http://baike.baidu.com/view/1568054.htm
七十五司:http://baike.baidu.com/view/2741878.html?tp=0_00
孟婆:http://baike.baidu.com/view/5242.htm
陆判
牛头马面
钟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