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指由肛门排出血液或粪便带血,其外观可为鲜红,暗红或柏油状,血可与粪便混合,或附在粪便表面,或便后滴鲜血。便血的颜色及其与粪便的关系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可出现黑粪或暗红色血液。小肠出m量多、速度快时,血便可呈暗红色、鲜红色或紫红色血块;当小肠出血量小,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长时,可出现柏油样便。结肠和直肠出血时,由于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短,往往排出较新鲜的血液。降结肠以上出血时,血常与大便混合,乙状结肠或直肠出血时,可有新鲜血液附着于成形的大便表面。便后滴鲜血则常见于肛门直肠疾病,如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等。
一、病因
引起便血的原因有全身性疾病和消化道疾病两大类,消化道疾病又包括上消化道疾病和下消化道疾病。
1.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2)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K、维生素C缺乏症等。
(3)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暴发性肝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副霍乱、细菌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新生儿败血症等。
(4)寄生虫病: 钩虫、血吸虫、恙虫病及阿米巴痢疾等。
(5)食物过敏: 如牛奶蛋白过敏。
(6)中毒: 植物中毒、化学毒物、尿毒症等。
(7)结缔组织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及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8)药物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为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布洛芬等。
2.上消化道疾病
(1)食管疾病: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炎、食管癌等。
(2)胃十二指肠、胆道疾病: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胆道出血、肿瘤出血等。
3.下消化道疾病
(1)肛门疾病: 痔、肛裂、肛瘘等。
(2)直肠疾病:直肠炎症(溃疡性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等)、直肠肿瘤(癌、类癌、乳头状腺瘤、息肉等)、直肠损伤(异物、刺伤、坚硬粪块擦伤、器械和活组织检查致损伤等)。
(3)结肠疾病:感染与寄生虫(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血吸虫病等),炎症(溃疡性大肠炎、克罗恩病、放射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炎和憩室溃疡等),肿瘤(结肠癌、恶性淋巴瘤、平滑肌瘤、纤维肉瘤等)。
(4)小肠疾病:感染(伤寒与副伤寒等),炎症(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克罗恩病、憩室炎及憩室溃疡),肿瘤(恶性淋巴瘤、癌、平滑肌肉瘤、血管瘤等)。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便血的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一样,也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理化检查来做出的。
1.病史
(1)性别年龄:痔核出血多见于成年人,息肉出血多见于儿童及青年,肛裂出血多见于年轻女性,恶性肿瘤出血以中老年为多。
(2)发病特点:痢疾常有不洁饮食史,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均有来自疫区或接触疫水史,放射性结直肠炎有放疗史,上消化道出血引起便血的患者常有胃病或胆系疾病史。
(3)血色与伴随症状的关系:便血的颜色和伴随症状对便血的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必须仔细询问
这些是便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查看更多好大夫信息
大便带血或便中带血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如为鲜血以及粪便与血不混在一起,说明出血位置位于直肠肛管可能性比较大,否则出血部位可能在直肠以上部位。具体出现便血有以下情况:
1、肛管疾病,肛管疾病多见于痔疮、肛裂、肛瘘等;
2、直肠疾病,如直肠损伤、直肠息肉、直肠炎症、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肠结核,以及肠肿瘤、直肠肿瘤等;
3、结肠疾病有感染性疾病、炎症和息肉、肿瘤等;
4、小肠方面疾病主要包括感染和炎症、肿瘤等;
5、还有胃和食管的疾病也可以出现血便,如食管静脉曲张、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上述都是比较常见疾病,当然还有全身性疾病如血管方面疾病,出血性大肠炎、过敏性紫癜以及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等。出现便血不要都认为是痔疮出血而不重视,要及时去肛肠专科以及消化内科就诊,及时诊断明确及时治疗。
如果是便后肛门滴血,或者仅仅是厕纸上有鲜血一般是痔疮或者非常靠近肛门的病变。如果血液覆盖在大便表面提示是靠近直肠的病变,大便如果是暗红色血液,而且和大便混合均匀,这表示病变较深,距离直肠较远。
如果是大便干燥,痔疮类的,肛裂等,也不会有大碍的,但是要抓紧时间治疗吧。
有可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