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有12、13、15
南昌飞机制造厂以陆孝彭任主设计师,用1年零5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歼十二详细设计、主要风洞试验、强度试验和系统模拟试验。1970年3月,型号名称定为歼十二。原型机于1970年12月26日首次试飞成功。首批制成3架样机。随后针对试飞中发现的问题(如超音速气动问题),对飞机做了10多项重大改进,重新发图、制造。改进后的飞机于1975年7月1日试飞成功,至1977年1月止,歼-12共试飞一百多架次,完全达到原下达的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最终空军没有批量生产订货。
歼-13是中国规划在二十世纪80年代研制的战斗机。1971年底国防科委六院指示三机部601所酝酿研制类似于F-16的带边条翼正例程布局高机动歼击机方案作为歼-6的后继空战歼击机。
经过下部队调研、气动布局选型、工艺调研准备,歼-13的战术技术要求于1975年底正式拟定,1976年4月24日,国家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正式行文批复。突出中低空(高度200 12000米)和中速(马赫数0.7-1.5)的机动格斗能力,同时还要兼顾高速性能,最大速度要求达到马赫数1.8~2.0。歼-13的主翼采用了边条机翼形式,上单翼、主翼下反,增加了飞机的轴向不稳定性,前缘机动襟翼。
是中国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由沈阳飞机公司设计。歼-15类似俄罗斯苏霍伊公司的苏-33,是歼-11的舰载机版,将部署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上。[1]其与美军最接近的是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1]还有消息称,歼-15已于2009年8月进行了首次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