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有多少卷?

2024-12-16 04:07:3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清史稿》是记叙了清太祖建国到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所有清朝的历史,乍一听这个名字就不像正正经经正史应该有的名字。其实,清史稿并不是清朝政府组织编撰的历史,而是根据修史的传统,是由清朝的下一个政权北洋政府组织编撰的,所以它又不算是清朝的正史。

清朝灭亡之后,北洋政府为它修史。北洋政府按照历代编史的规矩,于1914年专门设立了编撰清史的清史馆,由赵尔巽作主编。参与编写史书的人大多都是清朝的旧臣,他们都是饱读圣贤之书的人,思想比较保守,所以在书中的思想倾向性也很明显。他们热烈讴歌了清朝,把辛亥革命说成叛乱,对列强侵略也隐瞒不报,所以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修史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经过赵尔巽等人的努力,14年后,《清史稿》还是成书了。

《清史稿》成书仓促,时局特殊,但也是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清史稿》由多人编写完成,在编写的过程中,编写者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加上时局动荡,《清史稿》还是有着一些瑕疵,比如出现人名等错误。然而,这套书的历史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现在我国已经把它作为25史中,成为了解清朝历史的重要史书

回答2:

  《清史稿》本纪25卷,记载12个皇帝。在各本纪中,以乾隆的本纪分量最重,为书6卷,占本纪部分的四分之一。应该指出的是,当时编修清史的多为旧文人,不少还是顽固的清朝遗老,所以即使在辛亥革命之后,他们写书时仍对清朝皇帝大加歌功颂德。

  《清史稿》有志135卷,分为16目。它的志与《明史》15志比较有不同的地方,如把《五行志》改为《灾异志》,把《历志》改为《时宪志》,还将《仪卫志》并入《舆服志》,新增加了《交通志》和《邦交志》。《地理志》分量最多,有书28 卷。《艺文志》四卷,分经史子集四部,完全按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名称次第进行编排。新增加的《交通志》记载了当时的铁路、轮船、电报、邮政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近代交通情况。《邦交志》是以前史书所没有的,主要记载了近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

  《清史稿》有表53卷,分为10类。这部分内容大都是吴士鉴、吴廷燮、刘师培等撰写,还算是编得不错的。其中《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二表,相当于《明史》的《宰辅表》。《部院大臣》相当于《明史》的《七卿表》。《疆臣年表》记载各省总督、巡抚和各边关将军都统的更替;《藩部表》记载属国的事情;《交聘表》记载当时中外使节的往来;而这些,又都是以前史书所没有的。

  《清史稿》有列传316卷,分量相当大。类传有《后妃传》、《诸王传》等14目,共为62卷;其余均为诸臣传,共有254卷。类传中的《畸人传》,是根据阮元的《畸人传》以及后来的《续编》、《三编》而成,有书2卷,记有数学家梅文鼎、李善兰等人的事迹。列传中的材料,多采用清朝国史馆所修纂的《国史列传》,现在该书仍在,改称《清史列传》,所以这部分史料价值不大。应该指出,诸臣传的最后一传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领袖洪秀全的传。把《洪秀全传》摆在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曾反叛清朝统治的“三藩”之乱之后,其态度和目的可想而知。编修者们作为清朝遗老,对于忠于清室的臣民,绝对称扬备至。《清史稿》中,《忠义传》长达10卷书,叙述人物达400人之多,其中不少人是忠于清室的臣民。该传的最后一名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

回答3:

《清史稿》有志135卷,分为16目。它的志与《明史》15志比较有不同的地方,如把《五行志》改为《灾异志》,把《历志》改为《时宪志》,还将《仪卫志》并入《舆服志》,新增加了《交通志》和《邦交志》。《地理志》分量最多,有书28 卷。《艺文志》四卷,分经史子集四部,完全按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名称次第进行编排。新增加的《交通志》记载了当时的铁路、轮船、电报、邮政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近代交通情况。《邦交志》是以前史书所没有的,主要记载了近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

回答4:

上篇:卷五百二十一 列传三百八 下篇:卷五百十九 列传三百六

回答5:

说清代好的就是满意 反清的都是民族英雄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