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 、气候 现象、气候变化三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立春: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便是立春。立春曾经在中国古代是重大节日。我国古时候历朝历代这一天要举行迎春仪式,围绕立春举行的民俗活动有“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
雨水:每年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是为雨水。到了雨水,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要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惊蛰: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即是惊蛰。平地一声春雷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惊蛰之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蚁鼠和霉味。还有祭白虎、打小人的风俗,最普遍的习俗是吃生梨,据说在节令时刻吃能够去百病。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为春分。春分有吃春菜的习俗,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还有送“春牛”的习俗,春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
清明: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清明节与除、盂、九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寒食、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谷雨: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黄经到达45°时为立夏。立夏日人们喝冷饮来消暑,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尝新等习俗活动。
小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小满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时节,如若田里不蓄满水,就会造成田坎干裂,无法插秧,影响农作物的收成。
芒种: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夏至:每年6月21日或22日,当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而在浙江绍兴地区,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夏至日岭南一带的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非常喜欢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
小暑:每年7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小暑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将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大暑船”的活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届时,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
立秋:每年8月7-9日之间(农历七月初一前后),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返回期间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民间还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俗称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
处暑:每年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白露:每年9月7日到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过去人们十分青睐“白露茶”,它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
秋分: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直射地球赤道。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我国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中秋祭月仪式是一种古老的祭祀礼仪,表达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一种美好心愿。
寒露: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寒露时节人们有赏菊花和重九登高的习俗。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在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立冬:每年11月7-8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25°时开始立冬。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还有冬泳的良好习俗。在我国北方,立冬这天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而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
小雪:每年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为小雪节气。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
大雪:每年的12月7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为大雪。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腌肉。待腌制完毕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冬至: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我国北方在这一天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和南瓜的习俗。内蒙地区流传有:“冬至不吃肉,冻掉脚趾头”的谚语,可见冬至一定要吃肉。
小寒:每年1月5-6日之间,当太阳位于黄经285°时为小寒。一般要煮菜饭吃,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广州的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
大寒:每年1月20日或21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00°时进入大寒节气。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
拓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二十四节气较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诸如立春、冬至、清明等一些重要节气还有“咬春”、“踏青”等趣味盎然的民俗。
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文化等仍有实用价值。比如,从现在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来看,秋季起于立秋节气,紧邻大暑,又热又湿;秋季结束于霜降,已近立冬,气候又干又冷。
秋初和秋末虽然同在一个季节,但气候却完全相反,医生遇到的季节病和中医养生需要预防的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养生简单地跟着四季走还不够,更要跟着节气走。
有专家认为,尽管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
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了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来由和习俗
二十四节气的来由
1.二十四节气始于上古,产生于黄河流域。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了“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概念,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随着农业生产和天文观测的发展,到了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中又引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
2.由此,传统意义上的四时八节已经被初步确立。至汉朝,二十四节气逐渐完善,史书中也多有提及,如:《淮南子·天文训》中对二十四节气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
3.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内容与今人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完全一致。
4.《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 西汉邓平等人所著的《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习俗
1.立春日当天,各官府要奉上肉果食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由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吏与农民轮流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随后,人们欢笑着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入牲圈,象征槽头兴旺。
2.立夏这一天在我国沿海一带,有“斗蛋”的民俗。是日中午,家家户户都要煮好鸡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
3.立秋时节,尤其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民间习俗。在商洛竹林关一带,就流传着“摸秋”的习俗。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伴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摸到南瓜,易生男孩;摸到扁豆,易生女孩。
4.立冬时节,有“送寒衣”的习俗。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有利于提升这些节气的知名度、保护其文化内蕴。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传承民俗文化要“接地气”,让习俗也能与时俱进,“只有将之与老百姓的生活衔接,才能让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更好的传承下去”。
对二十四节气及其蕴含的优秀文化,如效法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智慧,及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独特认识,要进行认真研究、探讨,以期有助于当今社会。
对延续、传承几百乃至上千年的一些民俗文化事项,如九华立春祭、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节,积极挖掘符合时代的内容,使其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引导、激发广大民众感恩生活、凝聚族群,为我们的时代奏出更加华美的精彩乐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立春节,俗称“打春”。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
雨水,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惊蛰,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旧时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为春碧蒿。 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
清明,追祀祖先扫墓,踏青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清明前后还流传着很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活动。
谷雨,对于渔家而言,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
立夏,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孩子们一般玩吃蛋斗蛋游戏。
小满,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等。
芒种,祭饯花神的风俗和有煮梅的食俗。
夏至,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广东流行“夏至狗,没啶走。
小暑,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
大暑,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
立秋,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
白露,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秋分,举行“竖蛋”的民俗活动。
寒露,重九登高节。
霜降,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立冬,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
小雪,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吃糍粑,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
大雪,大雪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
冬至,庆贺冬至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广州传统在小寒早上吃糯米饭。
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此两天昼、夜相等,古时统称为日夜分。这两个节气又正处在立春与立夏、立秋与立冬之间,把春季与秋季各分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与秋分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之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到立春为冬。立,是开始的意思。故此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过,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多。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做入蛰,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人们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从惊蛰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现青。清洁明净的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
谷雨:降雨明显增多,雨水促使谷类作物之生长发育,古代称为雨生百谷。
小满:夏熟作物子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芒种:芒指有芒作物,种是种子。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之意,是一年当中最热之季节。小暑是开始炎热,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之意。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快要“躲藏”。
白露:处暑后气温降低,夜间温度已达到成露条件,露水凝结得较多,呈现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也更凉,故称寒露。
霜降:气候已渐寒冷,有白霜出现。
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天气冷,开始下雪。小雪时,始下雪;大雪时,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积雪。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气候开始寒冷,称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称之为大寒。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二十四节令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沥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五月节,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进腊月,大寒又一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二十四节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又称“日短至”、“短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
中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至今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就是每个节气的气候不同,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民服务。因为农民种地节气很重要,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如何,收获的优良。因为农作物生长温度等因素比较重要,而每个节气的这些因素不同。于是农民在适当的节气种适当的农作物。所以二十四节气主要对农民的种植起重要作用。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有利于提升这些节气的知名度、保护其文化内蕴。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传承民俗文化要“接地气”,让习俗也能与时俱进,“只有将之与老百姓的生活衔接,才能让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更好的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二十四节气-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