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古文翻译

2024-12-12 03:05: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房谟,字敬放,河南洛阳人。年轻时淳朴敦厚,虽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才能,然而却性格深沉、思维敏锐。北魏孝明帝正光末年(公元525年),先后担任昌平、代郡的太守,在每一处职位上,他都政绩显著,表现出清正廉洁、温和贤惠。神武(高欢)时,房谟到了洛阳,后又迁任颍川太守。当时,军队和国家都还没有安定下来,征调频繁,甚至有几个使者同时征用同一件物品的现象,下级官吏和百姓深受骚扰。房谟向神武请求,只派遣一个使者在下面催收和督促,神武采纳了他的意见。房谟被征为丞相右长史,以他的清白率直很被神武赏识。房谟悉心尽力,只要是他知道的事都认真去做。神武先后赏赐给他的奴婢,多被他免放回家,神武后来又赏赐他男奴,并且多在男奴的脸上刺上“房”字,才交给他。没过多久,房谟出任兖州刺史。房谟选用清廉的官员、广泛地施行恩惠,凡僚属守令,有犯必知,仅凭号令细致严密,就使百姓安定下来。后又转迁徐州刺史。原来,当州的兵将都是僚佐(?)统领,因饥饿、寒冷、生病死亡的,不知其数。房谟到后,都一一加以检查和约束,不准过多骚扰兵将,以休假的方式轮番代替洗沐(?),并督促主管部门加以落实,还亲自检查巡视。又使用雇佣和租赁的方法,为兵将制作衣服,年终归还农业用地,使兵将无不温饱,兵将得到的周济很多。这时,梁国和魏国和好,梁国使人来魏国视察,都赞叹不已。神武给各州刺史写书信,叙述房谟的清白和才能,作为劝诫和勉励。房谟曾经上疏神武:“以天下未宁,宜降婚勋将,收将士心”,被神武采纳。魏朝黄河以南的几个州,因绢泛滥,朝廷每退还纳税人绢一匹,就加征税钱三百,老百姓苦不甘言。房谟于是上表请求钱、绢都收,任由老百姓自己选择,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房谟被拜为侍中,监修国史。房谟认为自己没有特别的本领和学识,每次请求要从高位上退下来,朝廷都不允许。因为子子远获罪,房谟被免除官司。后又任晋州刺史,代理南边汾州的事务。最初,晋州边境与西魏相接,当地老百姓多受官家其害,处处为之防守。房谟到了这里,当地酋长、镇将及都督、守、令前后来投降及依附的就有三百多人,房谟都诚恳地接待和抚慰,使人人都乐意为他所用。就连居于“深险”之地的“胡夷”也来归服。房谟经常把自己俸禄之物,充作军饷或送给别人。西魏感到畏惧,于是就加强对城邑的防卫。有慕义(?)的人,自相纠合谋反,被房谟所灭。自此,龙门已北,西魏内乱都被平息。房谟死于晋州任上,州府的相帅赠送财物、车辆及牛,房谟的妻子遵守房谟的遗志,一一拒绝而不接受。房谟生平少嗜号欲望,以贞节清白自守,所以后世称为“清白”。死后朝廷追赠为“司空”,谥号为“文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