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与“右派” 这一对名词诞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7日,法国巴士底狱被攻陷,第三等级的代表掌握了政权。然而,由于阶级利益要求不同,革命阵营出现了分化。在1791年召开的立宪会议上,第一等级教士和第二等级贵族的议员和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工人和广大农民的议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米拉波一伙,只要求对旧制度作某些改革,反对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反对共和制;而代表第三等级下层的雅各宾派的罗伯斯庇尔等,由于不满意君主立宪的统治,要求将革命继续向前推进,由此形成了两派。当时,拥护革命措施的议员占据了议会左边的席位,反对继续革命的议员占据了右边的席位。这个颇具戏剧性的历史场面本是偶然形成的,但反映到语言中,在词汇中便出现了“左派”与“右派”这一对政治概念。进步或激进者称为“左派”,倒退保守者称为“右派”。当然,这样的区别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左派”、“右派”不尽是一回事。
在政治中,左派,又称左翼,是指支持改变传统社会秩序,创造更为平等的财富和基本权利分配。“左派”这名词是来自法国大革命时期,在议会中坐在左侧,支持共和制、大众政治运动和世俗化的人。左派的概念起源于1848年的六月革命。第一国际的组织者视自己为法国大革命左派的后继者。“左派”在欧洲适用于一些革命运动,特别是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3和共产主义,也可用来称呼社会民主主义。在当代政治话语中,“左派”通常是指社会自由主义或社会主义。
右翼、政治右派和右派是指各种保守和反动的政治立场。在不同国家与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意义。最初,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右派”是指坐在议会右侧,拥护君主制与贵族特权的人士。今日,则是用来指强调民族主义、传统和宗教。部分人则用“右派”来称呼支持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人
左青龙,右白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