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江德华在哥嫂家看孩子做家务没工资,为何还无怨无悔?

2025-02-02 07:41:0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江德华是江德福在农村唯一的亲人,江德福没有成家之前,接妹妹出来是不好安排的。后来江德福娶了安杰生了孩子,终于有理由名正言顺接妹妹出来了。要知道那时候是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那时候的农村,但凡有些历史知识,或者家里有爷爷奶奶的都知道,那个年代的农村真的很苦,别说穿暖了,吃饱都是非常大的问题。

何况江德华在农村结婚不久,丈夫就莫名其妙地失踪了,用江德福的话说,这样的最为窝囊。江德华这种情况还不如被离婚的前嫂子张桂兰呢,最起码张桂兰可以再嫁,而江德华只能苦守,还得被别人编排克夫克父母,被人说成是扫把星,在婆家给婆家人欺负压榨,当作苦力使。

江德福从农村出来的,自然也知道妹妹的处境,所以安杰第一个孩子一落地,江德福就想办法把妹妹接了出来,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安杰照顾孩子做家务,更重要的小编觉得就是解救妹妹于水深火热之中。剧中有个细节很有意思,江德华第一次到家,安杰就给江德华下了一盆面条,当时已经过了饭点,并没有什么像样的菜,但是江德华还是把一盆面吃了个干干净净,怕只有久饿之人才会如此吃相吧。

江德华来到哥嫂家之后,一做就是二十年,帮助安杰和江德福带大了五个孩子,期间无怨无悔,到了四十多岁遇到了自己的爱情,过程曲折但最终还是如愿嫁给自己喜欢的丁大哥,从此江德华成了军官太太,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江德华和嫂子安杰是互相成就的关系,江德华二十年在哥嫂家无怨无悔地付出,早已经成为了这个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江德华虽然一辈子只有一个女儿,但是江家的五个侄子侄女早就把姑姑当成了母亲一般的存在,所以实际上江德华何止一个女儿呢,被她抚养过的孩子,长大后都会孝顺这个“母亲”的。

在哥嫂家,安杰把江德华当成了这个家的“姑奶奶”。对于江德华的付出,安杰是感激的,所以二十年来一直对江德华很好,给江德华买衣服,江德华出嫁的时候安杰亲手准备嫁妆,一句“长嫂如母”让人感动,就好像是安杰真的在嫁女儿一样,而江德华二十年的付出,替安杰承担了家庭的琐碎,才能够让安杰做自己,有空喝咖啡看书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江德华到了哥嫂家,也不用在农村吃苦了,要知道安杰和江德福的家里物质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那个时候吃饱都难,而安杰家在不年不节的还能有肉吃。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就是江德华第二次回来的时候,孙妈给孩子蒸的鸡蛋羹,江德华喂孩子的时候,总会自己尝上一大口,很多人理解为江德华馋,其实不是的,是因为自己之前在农村从没吃过。这样软软滑滑的鸡蛋羹,还放上佐料和香油,江德华受不住诱惑,不过是想尝尝罢了。

在哥嫂家二十载,虽然安杰和江德福没有给她一分钱的工资,那是因为确确实实把她当成了自己家人,江德华在哥嫂家也是长辈也是主人,安杰把柜子上的钥匙都给她保管。而且自己有什么好东西都愿意给江德华,从来不吝啬。到了江德华想要改嫁了,遇到了自己的爱情,安杰也是忙前忙后帮着张罗。

那个时候来说,江德华在哥嫂家过着物质条件不错的生活,哥嫂对她不错,孩子们对她也不错,这样的日子跟她原来农村的日子怎么比?后来嫁给老丁,成了军官太太社会地位彻底实现了逆袭,如此想来你还觉得江德华亏吗?

回答2:

江德华在自己哥哥家里,照顾自己的亲侄子,侄女,而且哥哥,嫂子都对她很好,这相比她在农村老家,要生活好的很多,哥嫂对他好,照顾自己的家人,而且她人也很善良,肯定是无怨无悔的。

回答3:

德华是农村人,没读过书,从小接受的思想是男尊女卑,一家人之间没必要那么讲究。

回答4:

虽然表面江德华是在哥嫂家里又带孩子又做家务,还没有工资,但其实江德华的哥哥和嫂子对向德华也是非常好的。不然江德华也不会无怨无悔。

回答5:

就像江德华说的,那是她的哥,那些是她的亲侄子,那里是她的家。江德华的父母已经去世了,跟哥哥相依为命,哥哥的家就是她的娘家。照顾自己的亲侄子,在家里做家务怎么还会需要工资。而且江德华能从乡下来到城里哥哥家,是来享福的,这比她在乡下被婆婆欺负好得太多了,所以江德华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