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2024-11-23 22:07: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儒学在不同时期的主要代表和核心主张:
春秋战国:孔子(核心是仁和礼,即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实现礼要正名)
• 孟子(核心是仁政,实现仁政的途径是重民)
• 荀子(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王霸兼用)
汉: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有两层意思,君权神授以加强皇权和实行仁政以限制皇权)
宋明:宋明理学分先后两个流派,北宋程颐程颢、南宋朱熹的程朱理学,另一个是南宋陆九渊、明王守仁的陆王心学。两个流派的核心主张都是存天理灭人欲。两个流派在求理的方法上不同,“理学”认为理在物中要格物致知,“心学”主张理在心中要发明本心和致良知。(但是两个流派存理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存天理灭人欲)
明清:严格说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并不是正宗的儒学流派,它是一种对宋明理学的批判,这种批判并没有动摇传统儒学的统治地位,但使得传统儒学对自己有一定的自我反思和调整,如清朝儒者的考证风气。

2.不同时期的儒学对前代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发展:①把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更为系统的仁政学说②发挥孔子的 民本思想,认为人民、国家比国君更重要,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继承孔子“性相近”的人性观,主张“性善论”
荀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发展:荀子吸收了法家思想,但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要以礼为主,礼法并施,王霸兼用。
董仲舒新儒学(汉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发展:①继承:民本,仁政,礼②发展:融合了阴阳家、法家和黄老之学的思想形成新的思想体系;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阐述了三纲五常
宋明理学对前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①继承:仁,礼,三纲五常②发展:吸收佛、道教的思想,儒学从此具有了哲学高度将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次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其本质是将儒学伦理纲常极端化为“理”,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认为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路王心学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在于内心的反省,“发明本心”即可。
(注:宋明理学的实质:以儒学伦理纲常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宋明理学理的本质:儒学伦理纲常
宋明理学的核心:存天理灭人欲 )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对前边儒学的继承发展:①继承:民本,仁政,君主制②发展: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强调君臣平等,是一种早期民主思想;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提出经世致用;反对重农抑商,倡导工商皆本
• (注: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总特点:①批判君主专制制度②批判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③反对重农抑商,倡导工商皆本。
• 2.课本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评价,提到“这是一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后世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可以认定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是中国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跟法国启蒙运动是一样的。 除此之外两者很不同:比如①启蒙运动不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还提出了未来政治制度的设想(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②启蒙运动在实际运用上很成功,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中国的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③启蒙运动有很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启蒙家迫切希望改变旧有的政治制度,所以叫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中国的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更多的是开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修补局部封建制弊端,没有迫切的提出改变旧有政治制度,不能叫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也没有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 )

3、 不同时期的儒学地位如何
春秋战国:是百家中普通的一家,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受到沉重打击(秦朝的治国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因为法家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需要,秦朝始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沿用直到清朝)
汉朝:董仲舒确立新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以后儒学一直是统治思想。期间有两次受冲击,但未动摇其统治地位。
①魏晋南北朝,受到佛、道的挑战,儒学出现一定的危机。后儒家将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学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确立起精密的理学。
②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儒学(理学),但未动摇其主导地位。后儒学做了一些反思改变,清朝的考证学派就是其体现(受经世致用的影响)。

4、每一阶段儒学发展变化的原因(产生的背景)
春秋的孔子
奴隶社会开始崩溃①经济: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②政治: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瓦解
春秋战国的百家
整体: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中,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变革时期
具体:①经济:铁器牛耕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 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②政治: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逐渐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③阶层:诸侯国重用有识之士,士阶层出现④文化教育:“学在官府”这种知识垄断被打破,私学兴起
西汉的董仲舒
①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的需要②经过自我调整,儒学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理论③汉武帝即位后,渴望开拓大一统事业,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宋明时期的理学家
①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儒已经无法控制人心,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②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③为了重兴儒学,回应佛道的挑战,儒学家在弘扬儒学传统的同时,又吸收融合佛、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
明清的进步思想家
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②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封建统治腐朽③思想:八股取仕,文化专制,程朱理学因循守旧④外部:西学东渐,近代思想科技的传入
5、每一阶段儒学的评价
春秋的孔子
①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②其思想在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未受重视,因为保守维护奴隶制,不符合实际政治的需要③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春秋战国的百家
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②各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特点③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志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西汉的董仲舒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的过度膨胀②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宋明的理学
①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②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①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其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②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③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考证风气)④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6、 儒家思想文化的作用(参照上册书“君主专制制度的作用”的思路,因为两者是捆绑在一块的)
①在封建社会中前期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大一统民族国家的稳定,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②在后期逐渐僵化,妨碍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导致八股取仕、文化专制,妨碍了近代科技的产生与发展。
望采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