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班幼儿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的技巧:
(一)把握好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指南》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如何将这一理念转化为我们的教育行为,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将直接影响积极师幼互动的建构。在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幼儿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情形不一致的情况,这时我们常会感到困惑:是尊重孩子的权利,顺应孩子的需要,及时调整,构建师幼互动活动?还是强行把他们拉回预定的轨道呢?
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也就是说此时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更多的趋向于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教师要把握时机,延迟介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达到师幼活动协同。另外我们教师还要成为幼儿心声的倾听者,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和分析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在活动中我们对于孩子的表现和反映,如果予以关注,收到的教育成效会显著不同。虞永平教授说过:“幼儿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蹲下身来,更多的是要蹲下心去。”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和需要,做幼儿的大朋友;还要更多地有意识地关注幼儿园的互动信号,并积极地给予反馈和应答,使幼儿产生被支持感和信任感,使幼儿“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支持、鼓励和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往和互动。有一句话说得好:“幼儿在前,老师在后!”,活动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幼儿所关注的问题,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模式,不断提高师幼互动的机会
在我们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是集体活动,教师与幼儿个体的交流十分的稀少,甚至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也是很贫乏。这样的情形对开展师幼互动来说,无疑是一大障碍。那么如何对此进行调节进而展开有效的师幼互动,不断提高师幼互动的频率和效率呢?
我觉得不妨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比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幼儿讨论回答问题,由于孩子能力的差异,活动时间的约束,再加上其它的一些无关刺激的干扰,往往真正能进行师幼互动的次数,互动的人数都是不多的。提出的一个问题通常是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回答了,而能力弱的幼儿却失去了思考和解答的机会。我提议不妨采取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中,人数相对减少,相应的无关刺激也有可能相对减少,但教学时间却是不会更改的。那么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将会更有机会,教师可以充分的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并且可以有目的进行交流、交往。更有利的是,教师可以把在前一组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下一组进行教学活动时做出有目的、有计划的改善,不断的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其实,我们提倡师幼互动的目的,不也正是如此吗?另外,还有多种形式,诸如个别形式、自由形式,甚至是给幼儿留出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或集体、或小组、或结队、或个人,展开多种多样的活动。相信必定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师幼之间的互动。
(三)创设愉快、宽松、能动的环境,营造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氛围和条件 。
在为幼儿创设安全、愉快、宽松的整体氛围基础上,和幼儿共同创设一个丰富、能动的物质环境,并引导、鼓励他们与环境互动,促使他们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比如我们当前很多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上,更多的是重视墙面的装饰性和美化作用,忽视了幼儿的参与。我认为幼儿和老师一样有布置环境、保持环境秩序和整洁、充分运用环境中的各种条件、材料进行自主活动的权利和责任。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讨论布置什么样的环境,设置哪些活动区域,然后一起收集材料、动手制作,共同合作开展各种活动,使幼儿产生小主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这样,幼儿园的环境削弱了装饰性和形式化,增强了教育性、幼儿的参与性和时效性,而且可以随时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儿童的需求而改变,真正成 为了师幼共同创造的,幼儿十分喜爱并能在其中自主活动的乐园。
(四)构建探索、合作式园本课程,为平等、积极的师幼互动提供载体 。
在幼教课程改革的热潮下,创设一套符合本园特色课程体系,有利于孩子的和谐发展。在教师预设的课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发展特点,不断追随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综合富有创造性地进行开放的有弹性的设计。我们鼓励幼儿在探索实践中、在和老师的互动合作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自我建构,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习惯和知识、能力上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孩子的个别差异和个性需要,根据幼儿的反馈,运用教育机智及时调整活动计划,以更适合幼儿的发展和接受能力。在确保预设课程开展的基础上,实施生成课程时,要根据幼儿当时的兴趣和需要,适时地把幼儿关注的事情和活动转化为课程内容。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时间、空间、材料和氛围,以支持和满足全体或部分幼儿活动的需要。在这种课程中,幼儿的认知兴趣和个性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师幼互动中双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师幼之间平等的探讨、交流、互动合作得以很好地体现。
教师是交往机会的提供者。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和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平等、自由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