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来说,“中医”是古代传统的医疗方式,“西医”是现代科学文明之下的医学理论。
在今天的网络社会,尤其是当下畅所欲言的”自媒体时代“。中医和许多国家的民族医学一样不能免于谣言的中伤。然而有关于中医的谣言是最难破解的,因为中医的范围太庞杂,难以定义。一直以来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从不参与所谓的“论坛讨论”或“大鸣大放”。一来我年纪轻,(39岁,就是观点对了怕也是人微言轻,呵呵),二来我觉得对某些人来说是对牛弹琴,浪费时间。针对近年来有关中医的误会和曲解,我觉得忿忿不平,借用百度知道这个平台,有必要把我对中医一些基本认知和常识阐述出来.....当然,这些观点不一定全对。权当一家之言。
1、老百姓认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
在中医的文献中,中医治疗的目标是病本,而不是表述为中医可以治本,中医也谈治标。这里的标和本都是指的治疗干预的对象,在不同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策略。
2、《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圣经?
黄帝内经确实是中医很重要的一本著作,这是因为这本书几乎是中医历史上有关生理病理描述的唯一专著,没有第二本可以选择。黄帝内经中有关药物治疗的内容很少。
3、中医的基础理论是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古代认识和描述一切自然事物的方法和理论。在中医实践中有大量应用,但不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中医的治疗还是基于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
4、中药没有毒副作用?
中医可能确实没有完全把握所有药物的毒性,但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谈药物的毒性,按毒性分为上中下品。要不也不会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的说法。
5、五行配五脏,或者经络是中医的核心理论?
自古以来,这就是泾渭分明的两派,有些中医支持经络辨证,有些医生支持脏腑辨证。一般的来说,外感疾病用经络辨证,内科杂病用脏腑辨证。根据疾病选择方法。中医这个大体系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理论,但落实在实践中,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6、中医理论几千年来就一直没有发展变化
相反,一直在变,从六经辨证为主,到脏腑辨证为主,到卫气营血辨证,加上八纲、气血津液辨证等等。选择怎样的辨证方法一般是根据疾病决定的。
7、真正中医在民间?
从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角度认识,这没错。但是中医发展一直是官方推动的。传说中有关的神农、黄帝是官方,张仲景传说是长沙太守,王叔和是太医令,唐代官方修本草,宋代官方修书,颁布局方等等……
8、中医是伪科学且反科学?
中医拒绝疗效检验?其实全体同仁想的和做的是怎样用科学发展中医,而不是排斥科学。
9、中医拒绝疗效检验?
主流中医学术界一直想弄清楚中医疗法的疗效所在。问题和困难出在研究方法论上。
10、中西医结合毫无进展?
现状是,中医医疗基本上是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医治疗。谁要现在说,中医可以治愈头风病,估计没有人会理睬……中医的现状就是已经和西医的诊断不可逆转的结合,连最基层的村里都一样。
类似的东西有可能有许多,难以一一列举。
原作者 {斯螽} 中医内科学博士
本文摘自该作者博客。在不失原文论点基础上对中医专业术语做了删减,目的是观点更客观中立,文风更通俗直白。相关内容没有展开,大家可以就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讨论!!
东方三韵 2016年秋写于雾霾凶猛的日子,呵呵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概而言之,运用中医学知识,可以养生保健、治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