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英语报八年级人教版42期词语运用答案2013--2014

2025-02-03 07:05: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每题各2分,共8分)
中华经典诗词是一个广袤( )、深邃、绚( )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 (娴雅文静、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 (滋润、滋长)着干hé( )的心田;如花朵点 zhuì( )了寂寞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高尚情操,深化我们多彩的生活。
①、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广袤( );绚( )丽
②、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干hé( );点 zhuì( )
③、从括号中选出相应的词语填入AB两处: A( ) ; B( )
④、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之组成排比句。
她如甘霖 (滋润、滋长)着干hé( )的心田;如花朵点 zhuì( )了寂寞的生活;如 。
2. 古诗文填空 (12分)
①、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②、 ,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

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④、《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 ⑤、《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
⑥、《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⑦、《与朱元思书》中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也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的句子是: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3、下面是学生的作文片段,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的语句。(3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1)第一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
(2)第二处开创这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3)第三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
4、名著阅读:(7分)
①《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在于 ,小说如此动人,还在于 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

②请概述《名人传》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3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13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5、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亦不详其姓字( ) ②每有会意 ( )
③期在必醉 ( ) ④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7、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8、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

(二)阅读《我的母亲》节选片段,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9、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容。(2分)
10、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3分)
11、为什么母亲重罚我时“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2分)
12、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2分 )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13、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3分)
(三)阅读《童年的馒头》,完成下列各题:(15分)

①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②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③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④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⑤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