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比得上德国的包豪斯(BAUHAUS)学校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的影响深远。“包豪斯”不仅对现代设计教育贡献巨大,而且在现代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都意义非凡,把包豪斯学校的成立视为现代设计的里程碑都毫不为过,“包豪斯”倡导的设计理念是真正基于工业化、批量化生产的现代设计,是一场设计革命,它们设计理念至今仍影响着当代设计界。
1918年第一次世纪大战结束后,1919年沃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 Gropius)创立了包豪斯。包豪斯的存在只有短短14年的历史,也只有1250名学员,但是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在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领域中搭建了一个桥梁。
包豪斯学校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探索建立现代设计学校教育体系模式,以及传统美术教育与应用技术的结合,最终目的是为设计服务于社会,通过设计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从客观实际来看,包豪斯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把以观念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与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完整地奠定起来。
包豪斯学校的教育探索过程是现代设计教育的探索过程。1919年4月1日包豪斯学校正式开学,同日,由校长格罗庇乌斯发表了《宣言》,《宣言》声称“……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们,我们应该转向应用艺术,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和工艺技术人员之间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让我们创造出一栋将建筑,雕塑和绘画结合为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由此可见,包豪斯学校追求艺术的实用性,追求各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追求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是对传统美术教育的挑战,是建立在传统旧美术和工艺学校之上的现代设计学校。
为此,校长格罗庇乌斯与他聘请的志同道合的9位形式导师(Master of from)包括伊顿、克利、莫霍里·纳吉、康斯基等完成了现代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具体包括:
1、必修基础课
2、辅助基础课
3、工艺技术基础课(如金属工艺、木工工艺、家具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编织工艺、墙纸工艺、印刷工艺等)。
4、专门课题(如产品设计、舞台设计、展览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
5、理论课(艺术史、哲学、设计理论等)。
6、与建筑专业有关的工程课程。
基础课的训练不同于传统美术教育训练的素描、色彩写生训练,而是严格地把设计基础课程建立在科学、理性化的基础之上,必须教授有关立体、平面、色彩的构成规律。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去分析色彩、形体的构成规律,把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使视觉教育第一次牢固地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基于艺术家个人的、非科学的、不可靠的感觉基础上。例如伊顿把“基础课”作为一个洗脑的过程,通过理性的视觉训练,把学生入学以前的所有视觉习惯完全洗掉,代之以理性的视觉规律,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设计,而不是把训练本身当作目的。
包豪斯的另一位教员费宁格,是一位版画家,喜欢建筑特别是以中世纪的建筑作为创作主题,对色彩有着强烈的兴趣,他为学生的建筑设计效果图教学做出了贡献。
康定斯基是包豪斯学校对色彩教学做出最大贡献的教员,他比较重视形式和色彩的细节关系,研究形式和色彩具体到设计项目上的运用,要求学生设计色彩与形体的“单体”,然后把这种单体进行不同的组合,从中研究形体、色彩的结合方式和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严格的教学方式进行逐步的引导,最后使学生完全掌握色彩与形体的理论,并且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到设计中。他的著作《点、线与面》至今仍对中国设计师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包豪斯“基础课”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理论研究,把严谨的理论作为基础教学的支持力量,通过理论的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为进一步的专业设计奠立基础,在这一方面做出了贡献的教员有伊顿、克利和康定斯基。
克利本人对理论研究兴趣极大,他尽力把艺术理论简单化、明确化,而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他认为所有复杂的有机形态都是从简单的基本形态演变而来的,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形态形成的过程,强调通过学习掌握自然的发展规律和法则,而不是简单地描绘自然,他出版了《速写教学法》,克利对形态的研究,以及伊顿对现代色彩的研究和康定斯基对色彩与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构成了包豪斯基础理论课程体系。
包豪斯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专业的相互合作,要求学生不仅是设计师而且也是工艺高手,把工艺技术提高到与视觉艺术平等的位置。
包豪斯设立了各种“工作室”包括金属工艺、木工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等,学生在导师(the master of form)和“工作室师傅(the workshop master)”的共同指导下学习,学生在工作室学习材料、结构、工艺等操作知识,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包豪斯的专业课程在建筑、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等都有很大的成就,建筑设计应该是包豪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一个领域。格罗庇乌斯和密斯都是建筑大师,特别是格罗庇乌斯和密斯是现代建筑的第一代大师,格罗庇乌斯设计的包豪斯舍和教员宿舍,成为现代建筑的标志性建筑。他们以高效强调功能的原则进行设计,采用了非常单线性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材料和加工方法,开创了现代建筑的先河。
格罗庇乌斯后来移居美国在哈佛大学主持建筑系工作,他的许多学生如贝聿铭在建筑界做出了很大成就。密斯是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长,他把包豪斯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建筑学校,密斯对功能主义不是十分强调,但对形式是讲究的,设计许多脍炙人口的建筑作品,后来他也移居美国成为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领导,他的“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至今仍影响着世界建筑设计界。
此外,包豪斯在其他设计教育方面,如家具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陶瓷设计等领域也做出了很大成就,例如马谢·布鲁尔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现代家具,如“巴塞罗那椅”和“互西里”椅子。埃里克·迪克曼设计的系列橱柜、餐桌和椅子,卡罗·朱迪克和威尔曼·互根费尔德设计的灯具,纳吉设计招贴画和书籍设计,以及其他的茶具和餐具设计等等。
由于受荷兰风格派的精神领袖杜斯伯格和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包豪斯崇尚理性的分析和秩序的方法,把设计当作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劳动的过程,否定过分的个人表现,强调解决问题,创造能为社会所接受的设计,强调设计的实用性。
包豪斯学院在设计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十分注重公共形象。1923年展出了以“艺术与技术,一个新的统一”为主题的师生作品展,积极宣传包豪斯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展览期间,格罗庇乌斯的《包豪斯的设想与组织》参会者阐明了他的教学方法和目的,同时,这些展览还吸引了许多厂商前来订货生产。这样,包豪斯不仅是一个教学基地,而且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设计中心。
由于包豪斯在意识形态上具有社会主义的倾向,在1933年被德国的纳粹政府强行关闭,许多教职员工和学生移民到国外,在国外继续实现他们的包豪斯理想,包豪斯的思想在德国被封杀后反而更促使了它在世界范围的发展。研究包豪斯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当代的中国设计教育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中国许多高校的设计教育框架是参照包豪斯学校建立的,在课程设置上和教学方法上都在学习包豪斯,如早期的许多工艺美术院校的实用美术教育课程就完全按照包豪斯教学体系设立;清华大学在它的《百年清华》校庆的刊物扉页上也印上了“艺术、技术”的字样。中国的设计教育比国外起步晚,应更多的学习国外先进办学经验。至今为止,中国许多高校的设计教育无论是在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还是教学成果上都还没有赶上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包豪斯学校,现在是到了我们的设计教育恶补包豪斯现代设计这一课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