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汉朝窦太后拥有巨大权力的原因:
1、汉景帝刘启即刘彻的父亲死后,窦太后手握虎符,掌握了汉朝的军队。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2、窦太后在汉朝的文臣武将中有极高的威望。文臣中如魏其侯窦婴、庄清涤还有那个淮南王刘安,武将中的程不识,他们都是只认窦太后,不买刘彻的帐。没有自己的羽翼,刘彻就当然没有实权。
3、汉朝是以孝道治天下的。汉文帝刘景还有汉景帝刘启都是著名的孝子。受这个文化的影响,刘彻对其奶奶自然恭顺。
二、窦太后对于黄老学说和儒家学说统一国家思想执着的原因:
1、汉高祖刘邦在称帝后,借鉴了秦亡的教训。他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暴政太多。
2、汉朝建立初期,国困民乏,再也经不起折腾。
3、在外交方面,白登之围过后,刘邦再也不敢与匈奴人动武了,改为和亲。
三、窦太后的政治立场:
窦太后始终信奉汉高祖刘邦休养生息的政策,坚持黄老学说,汉文帝这样坚持,后来汉景帝尊重母亲,这才有了历史上的“文景之治”,也由此为后来的汉武帝积累下了可以供他与匈奴折腾的资本。
汉武帝刘彻登基之后,窦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由于汉景帝临死前把虎符交给窦太后,所以她摄政也是名正言顺的,也正是因此,汉武帝刚登基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权势,这样也可以防止汉惠帝时期吕后专权的情况再一次发生,那一次可是差点就要了汉室的命。
汉朝以孝治天下,刘启和刘彻都是孝子,对待窦太后当然是恭顺的态度,而且原本历经文景两帝,到武帝时期,窦太后的声望也是很高的。
窦太后权势的确不小,但是她要做的也是为了大汉王朝的未来发展,无为而治不是不治,只是一种治理国家的方法,如果没有权倾朝野的窦太后坚持这样做,恐怕也就没有后来汉武帝的那些丰功伟业了吧。
扩展资料:
窦太后是薄太后和吕太后的结合体,因为她既有吕后的政治手段,也有薄太后的仁慈,所以她没有做出专权的这种事,但是在朝廷上她是拥有说话的权力的。窦太后对西汉的“文景之治”起的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和推动的作用。
窦太后和汉高祖刘邦的政治思想是一样的,都是奉行庄子的无为而治。
庄子是道家的人,而无为而治就是道家的一种思想,是作为政治原则而存在的。看“无为而治”的表面的意思就是自己什么也不做就能统治国家,不过儒家和道家的大家们对此作了很多不同的解释。
所谓无为而治并不是要什么也不做,而是要统治者少干预国家的发展动向,总之不管国家变成什么样,现在这样混乱的状况不会持续多久的,少插手就对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要将百姓们培养成那种无欲无求无知的人,这样他们就不会起造反的心思,只会老老实实的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经营自己的小家而无心无力治理大家。其实说白了就是让自己的子民做老实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窦太后(西汉孝文窦皇后)
一、首先,咱们要清楚一个大背景,就是中国的孝道,上到皇帝,下到贫民,每个人都要秉承孝道,在古代一个人如果不对长辈孝顺,那他将会遭到众人唾骂,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也不能例外,他的一言一行都被瞩目,如果他对窦太后不孝顺那么无论权贵或是平民,都会对这位皇帝的德行品质表示怀疑,众口铄金,这将对他的施政带来极大的阻力,不孝甚至可以成为废掉皇帝的理由,给暗中窥视他位置的人以打击生事的借口,更会影响历史上的评价,要知道每一个有抱负的皇帝都想名垂千史。
其次窦太后的权利不光来自她的本身,更来自她背后强大的窦氏家族,从窦太后做皇后开始窦家便开始渗入进国家各个重要的权利机构,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几乎每个权利机构的把持者不是窦家的人就是和窦家或多或少有关系的人,这些人都是听命于窦太后。 皇帝的政策想要执行,必须需要各个机构的执行,如果皇帝的政策不能得到窦太后的首肯,那么下面的人肯定不会执行,那么皇帝的政策便会成为一纸空谈。此时皇帝若想以他皇帝的身份来对权利机构进行清洗,将所有臣子都更换成听命于他的,这势必会影响到窦太后和整个窦氏家族的利益,这些人是不会坐以待毙,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可以联合诸侯甚至是联合外族来反抗皇帝,尤其是在汉武帝刚刚登基之时,朝中他没有心腹的臣子军中没有自己的人,调兵的虎符在窦太后的手里,窦太后如果想废汉武帝甚至是杀了他都易如反掌,就算是因此出现什么情况她也可以立刻调兵平息。
下面咱们来讲一讲,窦太后本人,窦太后入宫的时候只是个宫女,然后被分到代王(汉文帝)身边,后来刘恒做了皇帝,窦太后一步步从姬妾成为皇后。从她的生平可以看出,她能走到那个位置,其头脑和政治手腕的厉害程度可想可而知,随后在深宫几十载,她的阅历和城府也不是旁人可以比拟的。窦家能成为世族又能掌控朝政的根基便来源于窦太后,这也是为什么窦太后一死窦家才没落的原因。
最后,要谈一谈情感的部分,虽讲无情最是帝王家,但并不代表每个皇帝对任何事任何人都是没感情的,尤其在面对生了自己养了自己的母亲或是一直在身边看着自己长大的祖母时,若不是到了生死关头,估计换成稍微有点人性的人也不能轻易伤害母亲和祖母。
二、汉朝建立以后,以前朝为戒,积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休养生息、黄老无为”的思想,这对促进汉初经济恢复,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窦后是“黄老”思想的坚决贯彻落实者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汉朝前面的统治者对黄老思想的推崇,她主张在清静无为的环境中恢复和发展经济,是因为她看到了前面统治者推行黄老思想而取得的治国的成功。可她忘了黄老思想受到重视是因为它符合了汉朝建立初期的需要,当汉朝经历几十年的恢复和振兴,情况已经和汉初有所不同时,独尊黄老之术显然是不合时宜了。所以窦太后不合时宜的好黄老,阻碍了许多儒生的进仕之路扼杀了儒家的思想,也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进步。
三、她主要的政治立场肯定还是维护汉朝的稳定和强大,其次便可能就是想要她的小儿子做皇帝以及维护窦氏一族的利益。
第一个问题:汉武帝在执政初期虽然贵为天子但却没有什么权利?原因有:
1、汉景帝刘启即刘彻的父亲死后,窦太后手握虎符,掌握了汉朝的军队。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2、窦太后在汉朝的文臣武将中有极高的威望。文臣中如魏其侯窦婴、庄清涤还有那个淮南王刘安,武将中的程不识,他们都是只认窦太后,不买刘彻的帐。没有自己的羽翼,刘彻就当然没有实权。
3、汉朝是以孝道治天下的。汉文帝刘景还有汉景帝刘启都是著名的孝子。受这个文化的影响,刘彻对其奶奶自然恭顺。
第二个问题窦太后为什么对于黄老学说和儒家学说统一国家思想,如此执着?原因如下:
主要是历史原因。
1、汉高祖刘邦在称帝后,借鉴了秦亡的教训。他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暴政太多。
2、汉朝建立初期,国困民乏,再也经不起折腾。
3、在外交方面,白登之围过后,刘邦再也不敢与匈奴人动武了,改为和亲。
综上所述,窦太后坚持清静无的黄老学说(她并没有坚持儒家学说)。这也是第三个问题的答案。
谢谢,请采纳!
1、你看汉景帝驾崩的时候,把军权交给了窦太后——也就是调兵虎符,而且让她摄政,所以名正言顺的权力很大;汉武帝才登机的时候是没有多大权力的,那时“子幼而母壮”,也是为了防止吕后擅权的情况再次出现。
2、文景时期一直用的是黄老之学,黄老无为而治,实行修养生息政策,国家得到了充足的发展,而且儒术强调君主的权力,也就威胁到了窦太后的权利。
3、她的政治立场当然是保持她丈夫和儿子打好的基业,维护大汉的稳定与强盛。
1、刘彻刚刚加冕,立足未稳,并不是当了皇帝就一定拥有军政大权,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权臣了。
2、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这个不仅仅是窦太后,而是汉代帝王之术的传承,宣帝也这样教过他的儿子,所谓王霸杂用。
3、她的政治立场还用说么,当然是倾向于维护大汉的稳定与强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