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脚掌糍。脚掌糍亦称“脚跟糍”,外形如脚跟,多为沿街三轮车叫卖。三轮平板上搁着煤炉,架口锅,放个大蒸笼,多为四屉。那种意味不是外乡人所能体会的,在邵武人看来,那抑扬的叫卖,那阵阵的清香,沁入肺腑后再慢慢消失在空气里。难以言表的舒坦,尤是在外新归的邵武人,对此最为倾心,视为家乡第一绝味。脚掌糍是选用上好的粳米与籼米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后磨成米浆放入热锅内搅拌成半熟状起锅。在搅拌过程中要边搅拌边倒入适量的天然碱水,供做脚掌糍之用。接着将半熟的米浆团搓成条,用刀切成半厘米厚的圆饼状,捏成周边上翘、中间凹的薄片,如同用脚掌挤压而成一般。再将5片~6片薄片叠起来,放入笼屉用旺火蒸。蒸时脚掌糍上面放上用五花肉做的米粉肉。没有米粉肉在上面蒸着,脚掌糍就有些生涩,少了珠圆玉润的口感,色泽上也没有滋润过的光泽。出笼时的脚掌糍油光发亮,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清新,令人陡生食欲。就着米粉肉吃脚掌糍是珠联璧合的绝配。蒸制过程中肉的滋润涤去米的生涩而平添口感。米粉肉将一般的丰腴滋润了脚掌糍,肉质变得肥而不腻,在米膏上蒸熟,又吸收了天然的米香。油而不腻的米粉肉,一口下去满嘴生香;辣香交融的脚掌糍,则令人满口生津。实在是不可多得。
2、哪吒糍。哪吒糍亦称“包糍”,状似水饺,包馅所用之皮不是用面粉做成的,而是用大米和“水曲”做成的。哪吒糍的具体做法是:先取粳米、籼米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加入适量的“水曲”磨浆,浆磨好后,入锅熬至半熟起锅,在案板上搓揉成质地均匀的米团,之后将大米浆团分成一个半鹌鹑蛋大小的小米浆团,捏成薄皮,包上馅,上笼屉蒸熟后便可食用,故又有人称其为“米饺”。春社这天的哪吒糍馅是非常讲究的,所谓“春社”,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邵武市尤其是邵南片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用上好的冬笋、熏肉、熏豆干、芋头、香菇、大蒜等做馅,蒸出来的哪吒糍油而不腻,一口下去满嘴生香,令人食欲大开。哪吒糍不仅味美,色如碧玉,且能当成一道药膳。这主要是因为米浆里含有“水曲”,水曲学名叫“鼠麴草”,甘平无毒,健脾和中,祛痰止咳,并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另外,哪吒糍还有保护生态的作用:据说称为“春笋”的竹笋不可乱挖,而在“社日”之前的竹笋称为“冬笋“,百姓是可以挖,春社吃哪吒糍,无形中保护了毛竹的生长繁衍。吃哪吒糍这一风俗数百年来一直延续下来,哪吒糍也逐渐称为邵武独有的传统民俗小吃。因为深受欢迎,如今不仅在农村,在邵武市城区天天都可以吃到哪吒糍。
(一)林副产品
1、竹笋。1990年,全市竹林面积2.54万公顷,产鲜笋1.15万吨。竹笋主要是毛竹笋,还有少量的方竹、苦竹、雷竹、黄甜竹等小径竹笋。春笋与冬笋产量比约为15:1。竹农采挖的鲜笋,除了自食和就地销售外,大部分由竹农自行加工笋干,或由笋制品厂加工清水笋。笋干制品主要销往上海、江苏、浙江市场。2005年,全市产鲜笋6.73万吨,其中桂林乡鲜笋产量1.73万吨,占全市总产量的26%。1990—2005年,邵武累计产鲜笋56.05万吨。
2、香菇。1990年,全市香菇(干品,以下同)产量103吨。此后,栽培技术由人工接种的段木栽培发展为塑料袋栽培,香菇产量明显增加。1999年,全市香菇产量达1373吨,比1990年增长12倍多。1999年起,培育香菇的原料由纯木屑改为木屑与棉籽混合。2005年,全市香菇产量2095吨,比1990年增长19倍多。1990—2005年,全市香菇产量累计15160吨。香菇除就地销售外,主要销往上海、江苏、浙江一带。
3、红菇。邵武特产。原各乡(镇)均有出产,以金坑乡产品为佳。红菇天然野生于阔叶林,随着阔叶林面积的不断减少,红菇产量逐年下降,红菇成为珍稀的名贵产品。1990年,全市红菇干产量9吨。 邵武红菇主产地为金坑乡隘上村,年产红菇干1000公斤左右。金坑红菇按生长季节不同分为芦花菇和稻花菇两种。此外,金坑乡金坑村、重下村和桂林乡、张厝乡的个别山村也产少量红菇。2005年,全市产红菇干2吨左右。
4、碎铜茶。为“和平三绝”之首,产于和平镇坎下村、坪上村海拔1414米的观星峰、刘仙峰山脉。这里远离工业区,土质、气候没有受到污染,纯属无公害绿色品质茶。碎铜茶中的氨基酸比当地普通茶叶要高上2倍,茶多酚高3倍。此茶具有祛风清热、解暑消气、凉血润肝、止渴生津之功效。只要将一小撮放入嘴中咀嚼片刻,再取一枚铜钱一起咀嚼一两分钟,在取出的茶渣中便能看见闪光的小碎铜,故称“碎铜茶”。
5、和平游浆豆腐。和平游浆豆腐历史悠久,其制作方法世代相传。制作游浆豆腐不用石膏或卤水点聚,而是采用陈豆浆作为酵母,把煮熟的豆浆倒入木楻中,按照比例加入适量发酵变酸的母浆,然后慢慢游动,待豆浆凝聚成块后,将木楻盖紧片刻,豆腐脑沉淀下来和浆水分离,再把豆腐脑舀起分成若干板,压干后即成游浆水豆腐。游浆水豆腐经食用油加工成油炸后,即成油炸豆腐。游浆豆腐味道纯正、鲜嫩、可口,是游客到和平古镇必先品尝的特色佳肴。游浆豆腐加不同配料可做各种名菜小吃,其中泥鳅豆腐汤尤能体现和平特色。
6、和平鲤鱼。和平农民以种单季水稻为主,和平农民的先祖历来有稻田养鱼,稻鱼兼作的习惯。农户在水稻生长期内需要灌水育稻时,在田里放入鲤鱼苗,再投入一些油菜饼、猪粪等为养料。待水稻临近成熟,需排水烤田时,鲤鱼即可捕捞,每尾半斤左右。煮熟的鲤鱼肉质细嫩、口感香甜,令人回味。
7、油茶。1990年,全市产油茶籽489吨。除金坑乡外,其余乡(镇)、街道均有产油茶籽,其中拿口、卫闽、洪墩、城郊、大埠岗、水北6个乡(镇)是主产区。1996年末,全市油茶林面积1040公顷,其中洪墩、卫闽、水北三镇拥有100公顷以上。洪墩镇348公顷,占油茶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同年,油茶籽总产量达1162吨。至2005年,全市油茶林面积367公顷,主要分布在洪墩、卫闽、水北、拿口、大埠岗5个镇,其中洪墩镇108公顷。全市产油茶籽432吨。
8、松脂。1990年,全市松脂产量2758吨。由于松林面积减少,松脂产量逐年下降。至1999年,全市松脂产量降到1000吨左右。2001年,松脂产量降到1000吨以下。2002年起,松脂年产量上升至1000吨以上。2005年,全市松脂产量1343吨。1990—2005年,全市松脂产量累计24214吨。
9、中药材。邵武市境内高山地带气候寒冷,森林植被保持良好,适宜各种野生中药材生长。主要有金线莲、勾藤、九节风、车前草、金银花、黄栀子、白毛藤、七叶一枝花、过山蜈蚣等野生中药材。其中金坑乡出产的金线莲,市场销价每公斤200元。
(二)工业产品
1、武夷牌胶版印刷纸、武夷牌漂白硫酸盐竹浆板、武夷牌漂白马尾松浆板由邵武中竹纸业有限公司生。2003-2005年,武夷牌漂白马尾松浆板、武夷牌胶版印刷纸和武夷牌漂白硫酸盐竹浆板先后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武夷牌漂白浆产品质量经国家、福建省浆纸质量监督检测站多次检测,均达到行业标准优级产品,被省统计信息咨询中心评为“福建省地产最畅销商品”;被中国技术监督局情报研究所评为“中国市场知名品牌”;被中国质量协会、中国商品协会联合评定为“造纸行业纸奖类质量美誉度第一名”,被省造纸协会评为“省造纸行业优质产品”。
2、常溪牌硝酸铵由邵武市化肥厂生产。1990年初,获省优产品、部优产品,省第一、二届工业品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名牌产品(2004年通过复评)。2002年,被省质量协会授予福建省用户满意产品,被省统计局评为福建地产名货,被浙江省消费者协会列为浙江省消费者喜爱的百家外省著名品牌。1996-2005年,“常溪牌”商标均被评为南平市知名商标。
3、武夷牌轮胎。由邵武市正兴武夷轮胎有限公司生产。1992年,“武夷牌”商标被省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04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
4、漳龙牌工业草酸。由邵武化肥厂下属精细化工厂生产。2004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
5、永飞牌有水氢氟酸、氟化铵、氟化氢铵、氢氟酸。由邵武永飞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002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名牌产品,2005年通过复审,被省政府继续认定为福建省名牌产品。
6、福莲牌洗涤日用品。由邵武福莲有限公司生产。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名牌产品,福莲牌商标被省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7、福人牌刨花板。由邵武福人林产有限公司生产。2005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
8、绿源牌中密度纤维板。由邵武绿源人造板有限公司生产。200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名牌产品
9、16坑染色纱灯芯绒、双坑纺丝绒特细条灯芯绒。由邵武印染厂生产。1993年和1994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0、雪花灯芯绒。由邵武市印染厂生产。1996年8月,雪花灯芯绒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认定为“1996年度国家级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