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这部电影,以修建红旗渠为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修渠人石天林身上的感人故事。当年他修红旗渠的时候,为了救人而被困;为了修渠而失去心爱的姑娘;老年时随儿子移居海外,听闻杨贵书记逝世消息而归心似箭,回到家乡,重走红旗渠的故事。
观影时,我听到了一句让我十分心痛的话:林县人一辈子, 只洗三次脸,出生时洗一次,成亲时洗一次,死后再洗一次。我百思不得其解,细细一想,又恍然大悟!这不正真实地反映了林县人民当年缺水、盼水的情景吗?
人定胜天,杨贵老书记高瞻远瞩,引漳入林,带领大家摆脱了缺水的窘况。虽然现在的我们都有水了,水在大家的眼中已经不再稀缺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为了修渠付出的鲜血和汗水,在此我提倡:珍惜每一滴水,从我做起!
观影过程中我好几次落泪,其中一位英雄的共产党员杨书记,在百姓的生死面前,抛开了修渠、抛开了进度,只为了“生命无价”那个初心。
在当代,李市长在别人说你是领导你别上鹰见愁时,她坚毅地说出了:“生命无价,共产党员就意味着对百姓的奉献和牺牲。”正是不忘人民这个初心让两代共产党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人民的生命,老书记的泪水、李市长的坚毅让我看到了共产党员对林州这片土地热烈的爱!”
新时代的红旗渠的精神是什么?那就是奉献和牺牲!作为红旗渠的传人,我将继承先辈们的精神,讲好红旗渠故事,传承好红旗渠精神!
扩展资料:
《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是根据王献青小说《大国工匠》改编。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一锤一钎一双手,历时十年,从太行山腰悬崖峭壁开凿了长1500公里引漳入林的人工水渠“红旗渠工程”,被后人赞颂为伟大的“人工天河”。
在当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县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 。
他们用十年的青春和汗水创造了中国的骄傲,世界的奇迹。他们不仅仅引来了珍贵的水源,更是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实里的红旗渠解决了林州地区的水源问题,红旗渠工程更是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是林州人创造的奇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
红旗渠电影《归来仍是少年》终于出炉,可以逐级进行审核了!许多关注红旗渠精神传播的朋友们期盼电影《归来仍是少年》早日上映,拍一部红旗渠电影也确实是很多人的梦想,如今终于实现了。
作为一名林州人,及《归来仍是少年》的总编剧,我了解红旗渠,知道红旗渠需要用生命去书写,电影也需要带着感情去拍摄。无论写作多辛苦,对因修建红旗渠而牺牲的八十一位先辈来说,都不值一提。红旗渠本身的故事就是一个传奇,无论怎么表现也都不为过。
我一直在电影的拍摄现场,我对剧组所有朋友们的辛苦努力表示敬佩。电影杀青时,我说这部电影体现的是红旗渠精神,或者说用红旗渠精神拍摄了这部电影,拍摄过程中也充分展现了所有演职人员的当代传奇,特别是老戏骨白志迪,白老曾经在《人民的名义》里扮演陈岩石,他那么大年纪了,拍摄时正赶上秋冬季,大峡谷内刺骨的寒风吹得他几近感冒,他硬是挺了过来。
无论雨戏还是夜戏,那宏大的场面及悬崖的凌空除险拍摄起来都非常艰难,而且随时有危险隐患,看片花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当演员们正在腰间系绳索时,一个拳头大的石头从空中跌落,无论砸到谁头上都是不可想象的……
林州市委书记王宝玉同志对红旗渠精神的传播历来很重视,作为电影的总策划,他对如何传播红旗渠精神有明确要求。他最不喜欢做虚头滑脑的事情,不干则已,干就干出特色、干出效果,干字当头,严字为基,把每一天都干得有意义,干得有价值,这些都融入了剧组的指导思想。拍摄期间,王宝玉同志还专门来慰问剧组的同志们,并叮嘱“抓好双创拍好戏”,两项工作都不误。
当天,一起审核片子的还有林州市四大班子的几位领导,大家一致认为拍摄取得了成功,充分展现了红旗渠精神,也充分展示了林州的自然、人文美景,正如片中石头所说“山美水美,空气新鲜”。
当影片结束后,几乎所有观影的同志都忘记了离开座位,大家似乎都意犹未尽,陷入深思。特别是片中铁姑娘燕儿的死,让观影者深深感到红旗渠修建的艰难,大家被剧情感染,心灵受到震撼。片中也有幽默诙谐的情节,大家跟着剧情,哭哭笑笑,笑笑哭哭……像奏响的五线谱曲线,整部影片跌宕起伏,撼动人心,引人入胜。
王宝玉同志对影片给了充分的肯定,他说白志迪这些老戏骨,把红旗渠精神演出来了,几个年轻演员演得也不错。这部电影没有用一个小鲜肉去撑门面、搭台子,用红旗渠精神去实实在在地拍红旗渠电影,这就当代的红旗渠精神,实事求是,务实重干,扎扎实实,没有偏离红旗渠精神的本来面目,拍得很成功,应该大力推广。
把导演李正伟送到宾馆,我说:“你感觉咱们的片子如何”?他说:“电影是门遗憾的艺术,包括毛儿他妈,拍完后,老是给我说要重拍,没有把她想表达的状态拍完美,她没有再拍,感到很遗憾!我不好说观众看了如何评价,但作为喝红旗渠水长大的林州人,拍红旗渠电影确实是实现了我多年的梦想,我感觉遗憾不多!”
导演李正伟清瘦的身躯、干练的性格、骨感的面颊,无不透出了林州人不服输的个性。二十多年的影视工作经验,让他自信、刚毅,而他微笑的眼缝儿里则又透出了几分谦虚和亲和。
导演李正伟成就了红旗渠电影《归来仍是少年》,红旗渠电影《归来仍是少年》也将成就一颗年轻导演新星的诞生!
观《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
有感
《 红旗渠之归来仍是少年》是根据“追梦”为主题,以巍巍太行,壮美红旗渠为元素,以“重走红旗渠”为线索讲述了一段跨越60年的恩怨故事。
当初参加修建红旗渠的石天林队长已经成为了一名年迈的老人,从新闻中看到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书记因病去世,他想起了曾经参与修渠的那段难忘岁月,一时百感交集,于是立刻带着孙子从大洋彼岸飞回故乡林州,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寄托哀思。
重返林州,一路骑行,林天零终于见到了曾经的故人铁锤,却也又一次的揭开了两人跨越几十年的恩怨,深藏在心底的秘密也逐渐揭开谜底。
为了实现愿望,石天十术克服了一切困难骑,重走走红旗渠,终于,完成了他的追梦之旅……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红旗渠精神的永恒辉煌照亮了我们平凡人生的美好梦想。
红旗渠,你并不是孤立的文化符号,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文化。
红旗渠精神历史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就是初心不改,少年是指心里年轻,不忘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