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沉底不动的原因是什么?

2024-12-03 21:33:4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锦鲤沉底不动的原因:

一、锦鲤沉底不动很有可能是水质的原因。比如说,水质环境恶化,水质的酸碱度和温度都在骤然的变化着(不稳定),又或者水中溶氧量不够而且含有大量的氯气,这些都会影响锦鲤的正常生活。因为水质环境不合格,锦鲤就会生病,就会趴着缸底不动,而且情况严重的话锦鲤会为此丧命。

二、其次,锦鲤沉底不动还有可能是生病了。我们知道,烂鳃病、烂尾病、白点病等等都是饲养水族生物常见的疾病,而且对水族生物有着致命的影响。当锦鲤生病的时候,它就会不能正常的游动,不能正常的摄食,它只能病怏怏的趴在水底,费力的呼吸着。注意,如果鱼儿的疾病不能及时的处理,一旦病情加重就可能威胁到锦鲤的生命。

扩展资料

锦鲤养殖环境要求:

锦鲤和金鱼一样对水温、水质的要求不严,适温范围为2℃~30℃,但不能抵抗水温骤变、温差骤然超过2℃~3℃锦鲤会出现不适,最适水温为20℃~25℃;需求充足的氧气,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

四季管理:

锦鲤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其管理方法也不同。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锦鲤由冬眠开始复苏,饲养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但要特别注意突然降温,要及时覆盖薄膜,保持水温稳定;投饵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投量由少逐渐增多,以利锦鲤消化吸收。

夏季,天气高温酷热,须加盖塑料遮光网,防止阳光直射,使阳光照度由8000~12000勒克斯降为5500~5800勒克斯为最适宜。

秋季,天气少雨多晴,水温明显有所下降,最适锦鲤生长,可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如蚕蛹等。加大投量促进快长。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当气温降至0℃时,要将锦鲤及时转移到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注意重点是保温,适当投饵,保膘防病,11月至翌年3月期间为锦鲤越冬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锦鲤 (鱼类)

回答2:

一、原因:

1、氧气不足。适温范围为2℃~30℃,但不能抵抗水温骤变、温差骤然超过2℃~3℃锦鲤会出现不适,最适水温为20℃~25℃;需求充足的氧气,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

2、水质的原因。水质环境恶化,水质的酸碱度和温度都在骤然的变化着(不稳定),又或者水中溶氧量不够而且含有大量的氯气,这些都会影响锦鲤的正常生活。因为水质环境不合格,锦鲤就会生病,就会趴着缸底不动,而且情况严重的话锦鲤会为此丧命。

3、锦鲤生病了。我们知道,烂鳃病、烂尾病、白点病等等都是饲养水族生物常见的疾病,而且对水族生物有着致命的影响。当锦鲤生病的时候,它就会不能正常的游动,不能正常的摄食,它只能病怏怏的趴在水底,费力的呼吸着。注意,如果鱼儿的疾病不能及时的处理,一旦病情加重就可能威胁到锦鲤的生命。

二、食性要求: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一般软体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至细小的藻类或人工合成颗粒饵料均可食之。

三、鱼种选择:应选择鱼体健康、无伤、无脱鳞和其他疾病,鱼体光亮、颜色多样、界限分明的鱼种。

四、饲养密度:鱼池密度一般的放养可参照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水簇箱密度一般60 厘米×30厘米×15厘米可放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90厘米×3 0厘米×50厘米可放养8尾;11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10尾。

扩展资料:

1.检查鱼体各部位

锦鲤是否有虫害,观察有否烂鳍、口腐、穿孔、松鳞、红斑、颜色变异等。

观察鱼是否逐渐消瘦,这是营养不良造成。

观察鱼体是否水肿而腹部是否下垂,这是母鱼无法产卵所至,留在腹中腐烂。鱼体浮肿时会发展为松球病,这显然是内脏引起的。

观察鱼体是否弯曲,原因往往是投药不当或过量引起的。

观察眼球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大部分是因内脏疾病引起的。不要发现太晚,到眼球塌陷时就无药可救。

2.检查泳姿

锦鲤健康时会向四面扩大游动,生病的锦鲤会离群独游,病症严重时会蹒跚游动、摇晃不定,甚至没有气力停止游动以至撞到池壁。

锦鲤在鱼池的一角围成一环或以躯体摩擦池壁或池底,这表示鱼体上已经附有寄生虫,严重时锦鲤擦身、扇动背鳍及胸鳍,或跳跃。锦鲤如果耸立背鳍游泳,一般是神经系统患病的迹象。锦鲤以躯体弯弯曲曲游动是锦鲤异常的讯号。漂浮于水面静止不动是危险讯号。无法直立是丧失平衡感的状况,可能是鱼鳔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头部患有寄生虫,病态严重时锦鲤会乱游。

3.检查食欲

锦鲤生病时食欲会减退。喂食时尽量观察情况,直至吃完。注意不要有吃剩的料沉底腐烂从而影响水质导致鱼病加速发生。

食欲减退有很多原因,如缺氧、氨上升、水温变化、寄生虫附生、感染病毒、内脏疾病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锦鲤

回答3:

锦鲤鱼沉在水底不动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睡觉中。这是正常现象,光线亮了很快会醒,不用处理。

2、死了。死鱼是不会动的,最好立即捞出,以免坏水。

3、水质、环境不适应,新入缸或换水后容易发生,最好保持水温水质,注意观察。

水质环境恶化,水质的酸碱度和温度都在骤然的变化着(不稳定),又或者水中溶氧量不够而且含有大量的氯气,这些都会影响锦鲤的正常生活。因为水质环境不合格,锦鲤就会生病,就会趴着缸底不动,而且情况严重的话锦鲤会为此丧命。

4、感染性重病。需要针对不同病因对症下药。

扩展资料:

1、食性要求

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一般软体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至细小的藻类或人工合成颗粒饵料均可食之。

2、鱼种选择

应选择鱼体健康、无伤、无脱鳞和其他疾病,鱼体光亮、颜色多样、界限分明的鱼种。

3、饲养密度

普通鲤鱼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鱼,锦鲤也保留这种特性。它们可以在小到鱼缸,大到户外池塘的任何地方饲养,它们很快会长到30厘米长或者更大,所以使用传统的室内鱼缸还不如一个圆形的塑料盆。锦鲤是冷水鱼类,所以在夏季比较炎热的地方养锦鲤的水深最好有半米或更深。

鱼池密度一般的放养可参照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水族箱密度一般60厘米×30厘米×15厘米可放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9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8尾;11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10尾。

4、饵料投喂

锦鲤是杂食性鱼,最好投喂人工合成颗粒、饵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蛤、蟹肉、芜萍,浮萍等均可。最好定时投喂饵料,避免使鱼产生应激反应。

参考资料:

锦鲤-百度百科

回答4:

可能感冒了,降温时要保持好水温,昼夜温差大,鱼容易感冒,需加盖,15度以下,鱼会沉底。

因为水底温度比水面高,只要沉底不收鳍,问题就不大,缸小水体就无法让鱼承受,还是需要室内和水体加温。

拓展资料:

锦鲤也称绯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色鲤鱼(Cyprinus carpio)。红鲤作为观赏鱼类,在明代已非常普及。

据传锦鲤起源于我国广西龙州锦鲤、江西兴国红鲤、浙江杭州金鲤,早期由我国传入日本,后经日本人民的长期人工选育,现已有100多个品种。据文献记载,日本贵族最早将锦鲤放养在池中以供观赏,平民难得一见,初期叫“绯鲤”、“色鲤”、“花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称“锦鲤”。1973年作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日本锦鲤在我国安家落户。日本的男孩节里也都挂“鲤鱼旗”,可表明日本人民对锦鲤的喜爱。

锦鲤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后又回到中国,可谓经历了“出口转内销”的过程。如今,锦鲤以其独具的阳刚之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以至被冠以“观赏鱼之王”的美誉。 

锦鲤,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由于它对水质要求不高,食性较杂,易繁殖,故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答5:

答:锦鲤沉底不动很有两种原因。一是水质的原因,水质环境恶化,水质的酸碱度和温度都在骤然的变化着(不稳定),又或者水中溶氧量不够而且含有大量的氯气,这些都会影响锦鲤的正常生活。因为水质环境不合格,锦鲤就会生病,就会趴着缸底不动,而且情况严重的话锦鲤会为此丧命。

    二是可能生病了。我们知道,烂鳃病、烂尾病、白点病等等都是饲养水族生物常见的疾病,而且对水族生物有着致命的影响。当锦鲤生病的时候,它就会不能正常的游动,不能正常的摄食,它只能病怏怏的趴在水底,费力的呼吸着。注意,如果鱼儿的疾病不能及时的处理,一旦病情加重就可能威胁到锦鲤的生命。

    以上就是常见的导致锦鲤沉底水底不动的原因。当你发现锦鲤沉入缸底不动的时候,就可以从以上几种情况来判断分析,找到锦鲤沉底不动的真正原因,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让锦鲤能慢慢地的恢复健康,也恢复正常。

锦鲤(别 称:红鲤鱼、花脊鱼、 拉丁学名: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在生物学上属于 鲤科(Cyprinidae),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

生长习性

杂食性。锦鲤生性温和,喜群游,易饲养,对水温适应性强。可生活于5-30℃水温环境,生长水温为21-27℃。

除水温的高低和饵料的丰富能影响锦鲤的生长速度外,雌、雄鱼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差异。锦鲤的年龄测定,与多数鱼类相同,测定鳞片的 年轮数,即表示锦鲤的年龄。

形态特征

锦鲤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具极高的观赏和饲养价值。其体长可达1-1.5米。 锦鲤由不同的色彩、图案和鱼鳞来区分。其中蝴蝶锦鲤是于20世纪80年代才培育成功,以长而平滑的鳍而出名其实际上是由锦鲤和 亚洲鲤鱼杂交而成,并不是真正的锦鲤。

锦鲤的色彩包括一到三种颜色,其中包括:白、黄、橙、红、黑和蓝(一种由于 鱼鳞下黑色所呈现的浅灰色阴影),颜色成无光或有光泽的。尽管图案有着无尽的变化,但最好的图案是头顶的圆形小斑点和背部阶梯石状的图案。鱼鳞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大或小;或者有皱褶,如同“钻石”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