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与蛋白质有什么差别?

2025-02-03 04:35: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类别

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

2、性质

脂肪的生物合成包括三个方面: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脂肪酸碳链的延长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是两性物质。

3、结构

脂肪是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合成的甘油三酯。

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高分子。

扩展资料:

蛋白质过量的危害:

1、对肾脏的危害。蛋白质虽是我们最重要的物质,但也不能摄入过量。如果长期吃高蛋白质会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美国的科学家已分析出了对于肾脏健康的人来说,高蛋白质的膳食对肾脏没有什么伤害。

然而对于那些肾脏已经有点问题的人来说,每吃一顿高蛋白膳食,特别是高动物蛋白,就会对肾脏带来明显的酸代谢负担,增加其形成结石的风险。

2、会增加尿钙的排出量。吃高蛋白质膳食会增加尿钙的排出量已被动物及人体实验所证实。在观察高蛋白质膳食对钙代谢的影响。在每日平均摄入67克蛋白质是实验膳食基础上,添加40克鸡蛋白蛋白质,发现尿钙排出量显著增加。如果长期摄入过量将可能增高骨质损失的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脂肪

百度百科-蛋白质

人民网-蛋白质过多或过少皆有害 3类食物补充蛋白质

回答2:

1、储存地方不同。

脂肪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的皮下组织及植物体中,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和储能物质。

蛋白质是生物高分子,动物结缔组织中的主要成分。

2、 特点不同

脂肪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但不溶解于水。

蛋白质具有很强的延伸力,不溶于冷水、稀酸、稀碱溶液,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乳化性。

3、功用不同

脂肪摄入过量将产生肥胖,并导致一些慢性病的发生;膳食脂肪总量增加,还会增大某些癌症的发生几率。脂肪是生物体的能量提供者。

从临床应用的角度,人们用蛋白质制成各种各样的组织工程支架,如皮肤、骨组织、气管和血管支架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脂肪

百度百科-蛋白质

回答3:

通俗点的说法就是:蛋白质是瘦肉,脂肪是肥肉;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是生物体功能的主要实现者,而脂肪是储存能量的物质;

蛋白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有:C、H、O、N(还有一些含有S、P),由这些化学元素形成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然后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蛋白质就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活动的存在。每天的饮食中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瘦肉、蛋类、豆类及鱼类中。

脂肪的化学组成元素主要有:C、H、O。它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

扩展资料:

氨基酸是羧酸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与羟基酸类似,氨基酸可按照氨基连在碳链上的不同位置而分为α-,β-,γ-...w-氨基酸,但经蛋白质水解后得到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而且仅有二十几种,他们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连在α-碳上的为α-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部分为α-氨基酸。

氨基酸在人体内通过代谢可以发挥下列一些作用:①合成组织蛋白质;②变成酸、激素、抗体、肌酸等含氨物质;③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④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及尿素,产生能量。

1、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指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适应机体的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给,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成人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约为蛋白质需要量的20%~37%。共有8种其作用分别是:

赖氨酸:促进大脑发育,是肝及胆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调节松果腺、乳腺、黄体及卵巢,防止细胞退化;

色氨酸: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

苯丙氨酸:参与消除肾及膀胱功能的损耗;

蛋氨酸(甲硫氨酸):参与组成血红蛋白、组织与血清,有促进脾脏、胰脏及淋巴的功能;

苏氨酸:有转变某些氨基酸达到平衡的功能;

异亮氨酸:参与胸腺、脾脏及脑下腺的调节以及代谢;脑下腺属总司令部作用于甲状腺、性腺;

亮氨酸:作用平衡异亮氨酸;

缬氨酸:作用于黄体、乳腺及卵巢。  

2、半必需氨基酸和条件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精氨酸与脱氧胆酸制成的复合制剂(明诺芬)是主治梅毒、病毒性黄疸等病的有效药物。

组氨酸:可作为生化试剂和药剂,还可用于治疗心脏病,贫血,风湿性关节炎等的药物。

人体虽能够合成精氨酸和组氨酸,但通常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因此,又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或条件必需氨基酸,在幼儿生长期这两种是必需氨基酸。人体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成人比婴儿显著下降。(近年很多资料和教科书将组氨酸划入成人必需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amino acid):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能由简单的前体合成,不需要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例如甘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氨基酸

回答4:

脂肪中只是C,H,O化合物。但是蛋白质是C,H,O,N,化合物,有的特殊功能的蛋白质还有S,Fe等其他一些化学元素。
问得很好!大家都知道,我们摄入食物的能量值是以卡路里(热量值)的形式来衡量的,这些卡路里我们又是从食物含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中来获取.仅此而已,尽管我也很想有另外一类食物不仅味道优美,满足饥饿感而且热量值很低或者干脆不含热量,但是上面三种是我们唯一的一类食品能量来源.
你的问题是热量以脂肪形式携带和以碳水化合物形式或以蛋白质形式携带是否对机体作用都一样呢?反之亦然.这个问题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的目标是想让身体更加精瘦,肌肉更加发达,从这三种食物来源中获取能量有没有区别?答案是,肯定有区别!因为与将过多热量以碳水化合物形式携带或者蛋白质形式携带相比,机体更容易将过多以脂肪形式携带的热量储存起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他摄入过多的脂肪携带热量值是100千卡,那么机体能将其中的97千卡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细胞内.另外3千卡转化成热量丢失,这种效应成为食物的生热效应或简称为TEF,这种效应是由于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营养物质必须消耗能量而带来的结果.

但是,如果你摄入多余热量值100千卡是以碳水化合物形式携带的,那么仅有77千卡的热量值在体内储存起来,23千卡转化成热量丢失.这77千卡的热量值可是额外的"奖金",因为这些热量值首先是以糖原或者称作机体的"燃料",储存在骨骼肌和肝脏内,特别是如果你的训练很规律的话,情况更是如此.只有当糖原储存已经饱和的情况下,这些多余的卡路里才会被储存到脂肪细胞.

最后,我们来谈谈蛋白质,如果你摄入的多余热量值100千卡是以蛋白质形式摄入的,那么只有70千卡被储存在脂肪细胞,其余的30千卡则转化成热量丢失.所以,你可以从此看出使你胖或者瘦的不是你摄入热量值的多少,而直接影响你身材比例的是摄入食物的类型.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每种食物携带的热量值对身体都会带来不同的作用.脂肪是肥肉 蛋白质是肌肉 但两者可以转换
有区别
肥肉与营养

回答5:

一.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一条多肽链有二十~数百个氨基酸残基不等;各种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产生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造人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说饮食造就人本身。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比如大脑发育的特点是一次性完成细胞增殖,人的大脑细胞的增长有二个高峰期。第一个是胎儿三个月的时候;第二个是出生后到一岁,特别是0---6个月的婴儿是大脑细胞猛烈增长的时期。到一岁大脑细胞增殖基本完成,其数量已达成人的9/10。所以0到1岁儿童对蛋白质的摄入要求很有特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关重要。  2、修补人体组织: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  3、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  4、白蛋白: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及体液平衡。  5、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6、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有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等。七天更新一次。当蛋白质充足时,这个部队就很强,在需要时,数小时内可以增加100倍。  7、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我们身体有数千种酶,每一种只能参与一种生化反应。人体细胞里每分钟要进行一百多次生化反应。酶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相应的酶充足,反应就会顺利、快捷的进行,我们就会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则,反应就变慢或者被阻断。  8、激素的主要原料。具有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性。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生长素是由19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  9、构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氨等。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味觉、视觉和记忆。  10、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在大脑脑细胞中,很大一部分是胶原细胞,并且形成血脑屏障保护大脑)  11、提供热能。 二.通俗的说,脂肪在血液中有赖于蛋白的携带与结合。脂肪与蛋白的结合即脂蛋白。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脂质-蛋白质复合物。脂蛋白中脂质与蛋白质之间没有共价键结合,多数是通过脂质的非极性部分与蛋白质组分之间以疏水性相互作用而结合在一起。 载脂蛋白至少有下列五方面功能。  (1)与脂质的亲和作用,使脂质溶于水性介质中。  (2)运输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pO)不停地把食物或体内合成的各种“货物”(脂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  (3)作为脂蛋白外壳的结构成分,它能将各种脂质成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与脂蛋白外生物信息相联系。  (4)以配体的形式作为脂蛋白与特异性受体的连接物。载脂蛋白结合到受体上是细胞摄取脂蛋白的第一步。如APOB100能识别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APOE不仅能识别LDL受体,还能识别乳糜微粒(CM)残粒受体。  (5)激活某些与血浆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类。如APOA;和动能激活卵磷脂一胆固醇酸基转移酶(LCAT),该酶催化HDL中的游离胆固醇酯化为胆固醇酯;ApOCI则可激活脂蛋白脂酶(LPL),该酶可水解CM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的甘油三酯。
减肥瘦身上“好店123”呀!
记得选我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