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应该是八仙当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神仙,这自然是与一句歇后语有关,即“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那么,这个“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关于这个民间典故的来历,是有很多种的版本的。
狗咬吕洞宾的第一个版本
传说吕洞宾驾着钟汉离的仙鹤前往庐山学道,路过南昌城,于是下来游玩一番。吕洞宾在集市上得知夏口镇王员外家摊上大事,员外年方十六的女儿被一个妖怪瞧上了,要求员外将女儿许配给他。
王员外自然不肯,妖怪便施展法术强占王小姐。王员外斗不过它,于是请了一干道士前来做法驱妖,这些道士根本不堪一击,纷纷抱头鼠窜。王员外听说报国寺有位高僧,本领高强,于是派人前去请其降妖。吕洞宾便由此得知消息。
吕洞宾提出要一起去除妖,但王家仆人说此妖本领高强,能喷火,还会障眼法。此时的吕洞宾还没成仙,心里没谱,便与仆人去报国寺请大师降妖。大师派弟子前去降妖并嘱咐他,那妖是二郎神哮天犬,偷着私自下凡,不好对付。
大师还说,哮天犬罪不至死,无须杀之,否则二郎神面前不好交代。吕洞宾与大师弟子带着法宝前去降妖,大师弟子从袖中取出一幅布画,吩咐吕洞宾拿着此画守候门口。如见哮天犬进入画中,迅速将画卷起,便可将它挫骨扬灰。
大师弟子本着除妖务尽的原则,一心要将哮天犬处死。吕洞宾虽应允了下来,但心里早已想好要放哮天犬一马。大师弟子进洞后,拿出法宝念念有词,顷刻间天兵出现,与哮天犬展开激战。哮天犬发现对方人多势众,且战且退。
哮天犬渐渐不支,向洞口跑去,吕洞宾慌忙的卷起卷轴,忽又想起大师的话。急忙打开卷轴,可哮天犬并非一般的妖狗,它冲出画来,直接咬向吕洞宾。幸好吕洞宾穿着混元八卦袍,但肉体凡胎的他还是晕倒在地,哮天犬逃之夭夭。这便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来历之一。
狗咬吕洞宾的第二个版本
传说吕洞宾成仙前是个读书人,他有个叫苟杳的朋友,爹娘死的早,是个为人忠厚的君子。吕洞宾邀请苟杳到自己家里读书,以后或许有出头之日。
一日,吕洞宾家来了位客人,看到苟杳一表人才,便想把妹妹许配给他。吕洞宾怕耽误苟杳的锦绣前程,想推脱掉。但没想到,苟杳因姑娘长的漂亮便满口答应。
吕洞宾看苟杳已做决定,便对他说:“贤弟主意已定,我也不拦着,不过成亲后,我要与新娘共度三晚。”苟杳大吃一惊,又想到吕家对自己不薄,思前想后的便答应了。成亲的晚上,吕洞宾进了洞房,只见新娘子头盖红纱坐于床上。吕洞宾便悄悄坐在灯下读书,等新娘睡了,他便离开。一连三天皆是如此。
苟杳痛苦的熬过了三天,进入洞房发现新娘在哭诉:“相公为何一连三天都不上床,只顾读书,天黑来,天亮便走?”苟杳这才明白吕洞宾为鼓励他读书的良苦用心。几年过去了,苟杳金榜题名,做了大官。
后来吕洞宾家中失火,一无所有。于是去找苟杳,但苟杳却不提帮忙之事,吕洞宾一气之下便不辞而别。吕洞宾回到家乡,发现房屋焕然一新,还看见屋里有一口棺材,妻子披麻戴孝,嚎啕大哭。
原来是吕洞宾离家后,苟杳帮他盖了房子,又送来棺材说吕洞宾在他家病死了。吕洞宾气急败坏的拿起斧子,劈开棺材,竟发现里面都是财宝,还有一封信,是说:“苟杳并非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这便是“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来历之二,后来将苟杳传成狗咬了。
狗咬吕洞宾的第三个版本
传说吕洞宾得道成仙后,路过一河边,看见一个男子淹死在河中。吕洞宾将此人捞上来后,为了将其救活,便将路过的一条狗的心脏给挖了出来,换到了此人的体中,这位男子才得以救活。
结果这个男子醒后,对吕洞宾破口大骂,还责怪他多管闲事。受到莫名责备的吕洞宾,看着路边死去的狗,便用泥巴捏了一个心脏将狗救活,谁知这狗活过来之后与那人并无两样,拼命的去追咬吕洞宾。后来人们就用“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来形容这类狼心狗肺的人或狗。
狗咬吕洞宾有两个版本。
八仙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最著名的两个成语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八仙中吕洞宾虽不是老大,但是名气却是最大的。关于吕洞宾的身世,许多典籍均载其为吕渭之孙、吕让之子,“真人讳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世为河中永乐人(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吕渭(734年--800年),唐肃宗元年间登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其四个儿子温、恭、俭、让,第四子吕让官至海州刺史,他即是吕洞宾的老爹。
其实关于这个典故有两种说法。首先来看看第一个,哮天犬是二郎神身边最好的作战伙伴,并且对二郎神非常忠心,但哮天犬毕竟是一个妖怪,身上的妖性没有完全消失掉,甚至有时候还会下凡为祸人间。有一次吕洞宾接到任务到凡间去抓妖,他拿着法宝“布画”打算将哮天犬收到画里。最后,吕洞宾成功将哮天犬给收服了,然而妖怪进了画布是会被化成灰的,吕洞宾看着画里痛苦的哮天犬于心不忍,就把它给放了出来。
哮天犬刚一被放出来就看到了把他收进画里的吕洞宾,也不想想自己是怎么出来的,看到仇人的愤怒一下子让他冲昏了头脑,于是就追着吕洞宾直咬,却不知这也是他的救命恩人,而他正做着恩将仇报的事情。除了这个说法以外,还有第二个典故。
成仙之前,吕洞宾有个非常喜欢读书的朋友,名字叫苟杳。不过吕洞宾家境比较好,苟杳相对来说就比较贫穷了,为了能够继续读书,苟杳不得不接受吕洞宾的接济。一天,吕洞宾家里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便打算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苟杳。
吕洞宾起初担心影响兄弟的学业并不同意,但看到苟杳动了心,就同意了。不过他对苟杳说:”这新娘子的头三晚必须让给我,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虽然心里不舒服,心想这也太狠了,虽然下聘礼、操持婚礼等一应花销都是你出,一晚还不够你办事你竟然要三晚,但还是咬牙同意了。其实吕洞宾这三天根本没有掀过她的盖头,这时苟杳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大哥,原来大哥是害怕自己成婚后乐不思蜀荒废了学业,这才想出这种办法。之后苟杳拿出了比之前更努力的精神去读书。
几年后,苟杳成功考中了进士,带着的妻子离开吕家到别地去上任当官了。又过了几年,吕洞宾家里发生了大火,家产全被烧没了,于是他想起了曾经的好兄弟苟杳,于是就去找他帮忙了。苟杳见到吕洞宾非常高兴,各种好酒好菜的招待他,但就是绝口不提钱的事情。吕洞宾见此心里明往日情分早已破裂了,气愤之下就回了家。回家后却发现自己家已经焕然一新了,但就是有人在办丧事,而且还是自己的丧事。
搞不清楚状况的吕洞宾就问了妻子,妻子见丈夫还活着开心极了,将他走后的所有事都一一道出。原来苟杳在知道了吕洞宾的情况后就私下找人来帮忙了,但是他还没忘当年的“占妻”之耻,于是就打造了一口棺材谎称吕洞宾已死,让吕洞宾的妻子肝肠寸断。而那口棺材里放着的都是金银财宝和一封信,吕洞宾读完信后被气笑了,但也知道了自己的兄弟并没有变,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好了。
因为吕洞宾原来经常给那只野生的流浪狗送食物,时间长了狗觉得吕洞宾就应该给它食物,有次吕洞宾没有带,狗觉得他变了,所以就咬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