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到+每把刀相对标准刀的差值
1、选择一把刀具(也叫做标准刀)进行对刀,把对刀后得到的Z轴机械坐标值输入到G54中的Z轴。
2、分别测出其余刀具相对于标准刀的差,注意此处带正负号输入,做好记录。当有机外对刀仪时,相对差值可在对刀仪上进行,没有时将在机床上进行。
3、把记录的数值一一对应输入到相应长度补偿值中,长度补偿分形状补偿和磨耗补偿,记录值为形状补偿值。注意:在加工程序中均用G43+形状补偿值,不再出现G44指令。
特点:操作麻烦如需分别测出每把刀相对于标准刀的差值;对应关系复杂,当标准刀更换时,其余刀具长度都将受到影响,需要做一些调整;适应性不强。
二、直接采用长度补偿H功能
每把刀都单独进行对刀,把对刀得到的机械坐标值分别输入到相应刀号的长度值H中(此值均为负值),它们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G54中的Z值为0.当有机外仪时,只需要选一把刀进行对刀,其余刀在对刀仪上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选一把平刀(也是称为标准刀)进行对刀,把对刀后的Z轴机械坐标值输入到相应刀号的长度值H中,设次值为L。
2、利用对刀仪测量出每把刀相对标准刀的差值,标准刀长,差值为负,否则为正,并做好记录。
3、用标准刀的长度值L分别加上测量后的差值,再输入相应的刀具长度补偿值H中。
特点:刀具之间相对独立,不存在相对关系,操作方便,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利用。
在数控加工中心操作中,当刀具较少时,如6把以内,也可以把刀具的长度补偿分别输入到G54~G59中,这样每把刀对应一个坐标系。
扩展资料
原理
车床本身有个机械原点,你对刀时一般要试切的啊,比如车外径一刀后Z向退出,测量车件的外径是多少,然后在G画面里找到你所用刀号把光标移到X输入。
x按测量机床就知道这个刀位上的刀尖位置了,内径一样,Z向就简单了,把每把刀都在Z向碰一个地方然后测量Z0就可以了。
这样所有刀都有了记录,确定加工零点在工件移里面(offset/setting),可以任意使用一把刀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
这样对刀要记住对刀前要先读刀,有个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用夹头对刀,我们知道夹头外径,刀具去碰了输入外径就可以,对内径时可以拿一量块用手压在夹头上对,同样输入夹头外径就可以了。
如果有对刀器就方便多了,对刀器就相当于一个固定的对刀试切工件,刀具碰了就记录进去位置了。所以如果是多种类小批量加工最好买带对刀器的。
节约时间,以前用的MAZAK车床,换一个新工件从停机到新工件开始批量加工中间时间一般只要10到15分钟就可以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对刀
当刀尖贴近工件表面时,你输到刀补里的z向值加上坐标系里的z向值(注意用的是哪个坐标系,G54和G55是不一样的),应该等于机械坐标值。还有就是G43后面的H跟的数 要和刀补里输的数 的刀号一至,否则,你对的就不是你用的刀。例如:程序里是,G43Z50.0H2那么刀补就要输到2号刀补上
这是因为别的刀与第一把刀的刀长不一样,所以Z0就跑了,这种情况后边的刀要在刀具补偿中补偿,若刀长比160长,输入正值,大多少补多少,若短,输入负值,短多少补多少。它是以第一把刀为基准,坐标系Z-360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G43H1T1M6 G43不变;H1对应刀库Z补正的第一把刀;T1表示刀库第一把刀;M6表示换刀;
G43H2T2M6 G43不变;H2对应刀库Z补正的第二把刀;T2表示刀库第二把刀;M6表示换刀;
以此类推
特别主要刀具号-就是T1,相对应的Z轴的对刀补正数就是补在H1里的,以此类推。
这种基面对刀,只限与一个平面上加工,要是阶梯面就不适用了,对刀仪很少有人去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