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和《黄鹤楼》都是唐代著名的登高诗,但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下面是它们的异同点比较:
相同点:
1. 两首诗都是登高诗,描写了作者登高远望的景象。
2. 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不同点:
1.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所作,以金陵凤凰台为背景,描写了作者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而《黄鹤楼》是崔颢所作,以黄鹤楼为背景,描写了作者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代的思考。
2. 在形式上,《登金陵凤凰台》是五言律诗,共8句,每句5个字;而《黄鹤楼》是七言律诗,共8句,每句7个字。
总的来说,《登金陵凤凰台》和《黄鹤楼》都是优秀的登高诗,表现了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登高诗的独特魅力。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效仿《黄鹤楼》写法写
所说艺术价值上
比较下乘
自己也说过:眼前好景道得崔颢题诗上头
另外
李白还有首诗也模仿黄鹤楼
叫《鹦鹉洲》
七言律诗上面
《黄鹤楼》谓绝笔了
黄鹤楼这首诗是送别,而登金陵凤凰台更多的则是怀古。 黄鹤楼意境高远,向时空的纵向延伸;充满惜别之情。
后一首诗则意境深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凭吊遗迹,感叹历史变迁,物是人非。一切的荣辱兴衰都被历史埋没。
体裁上说,前一首是七言绝句,后者是七言律诗。
1、《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
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2、《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扩展资料
1、《登金陵凤凰台》创作背景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此诗一说是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作者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也有人称是李白游览黄鹤楼,并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写的,是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
2、《黄鹤楼》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登金陵凤凰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