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在中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万物都以地球为中心。后来,哥白尼又提出了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这一说法在宗教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紧接着,伽利略利用天文望远镜对宇宙进行了观察,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了天外还有天。
接着,牛顿用简洁、优美的公式描绘了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并且指出宇宙没有中心。
问题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无限的宇宙中没有宇宙中心。可是,事实并不是那样,人们不久就发现了,假如宇宙没有中心,那么许多现象就不能解释了。
假如宇宙是无限的,万有引力定律又普遍适用,那么在宇宙中的每一点,引力都是无限大的。所以,每个物体都会获得无限大的速度以及加速度。可是,实际并未发生这种情况。
还有光度谬论。光度谬论理论假设宇宙无限大并尽有无限多的恒星分布在宇宙里,经过一些数学计算能够推算出天空可以无限明亮的结论,而这又和事实不相符。为了去除这两大予盾,科学家们绞尽了脑汁,设法提出更新的观点以说明问题。
大爆炸理论指出,宇宙不但在时间上很有限,在空间上也很有限,如此一来,光度以及引力的矛盾就得到解决了。
大多数的宇宙光原理指出,一个观察者不管在什么地方观察周围的宇宙,获得的结果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均匀性的假说,在他们看来,宇宙就是均匀分布的,没有什么中心存在着。很多观测事实全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个观点。
可是,有些科学家却反对均匀性的假说,他们指出宇宙存在着中心,天体分布并非均匀的,是逐级而团的,这一观点就是所谓的等级模式。等级模式对于许多观测事实进行了合理性的解释。仅就目前来说,均匀性理论与非均匀性理论都有它的合理的地方,到底是哪一个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呢,还有待于人类的进一步研究。
十万个冷知识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