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历中以朔月的长度29.5306日为1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需要置闰,使阴阳历各个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对应的关系。
我国古六历中用3年闰1个月,5年闰2个月,19年闰7个月的闰月法,每逢闰年所加的月便称埋伍为“闰月”。闰月放在一年的年终,例如,秦代和西汉初期使用的《颛项历》,以十月为岁首,把九月做为年终,闰月就放在九月之后,而称为“后九月”。
到了西汉初制定太初历时,把闰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并规定以没有中气的那几个月作为闰月,月序仍用没芦上个月的月序,只要称其为“闰某月”。这一置闰规则在采用平气的历法中最合理的。
到清代的时宪历时,则改用定气注历,如继续单纯以没有中心弯察或置闰的规则,有可能一年要置两个闰月。因此,又补充规定:以两次冬至之间包含有13个月的定为闰年,闰年的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定为闰月。这一规则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闰年中以闰四、五、六月最多,闰九、十月最少,闰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二月则不会出现,至少在几千年内是这样的。
一般按照中国农历年来说,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年。一般来说每年都是分12个月,一年365天。闰年则分为13个月。农历是阴阳历的一种,又称为阴历。阴历每天的天数是按照月的亏盈来算的,一般每年都为12个月。并且,农历是以中气定月序,以月份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经过地球的公转几圈,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是闰月。中气与24节日有关,从立春算起第一个节气交接器的二个机念埋缓器叫中气,就比如真是节气,雨水是中气;立夏是节气,小满是中气;立秋是节气,处暑是中气:以此类推节气与中气相间排列。
现在的农历是采用定数朔定气编排月日,定朔和定气的时刻又是准确的依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来计算仔模的。在近日点时刻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快,线速度也快,而节气和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有密切关系。当地球公转的角速度越快,经过公转轨道上个节气点的时间就会越短。这样地球经过近日点的时候的节气的时间间隔就可能小于一个农历月的天数的时间间隔,最短只有29天多一点儿。所以近日点附近的农历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很小。而农历的十二月、一月、二月恰巧就在近日点附近,所以它们就很少成为闰月。相反,当地球运动到远日点附近,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会变慢,所以两个中气的间隔时间长,液裂最长的时候会超过31天。所以月份中没有中气的可能性会变大,闰月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一般来说,闰四月、闰五月、闰六月的机会就会增多。
一般来说,在正月到11月后的闰月带来的“双节日”中,我国的传统过法是“过前不过后”。就是说出现在润月里的节日,是不当做节日的。 就是说并没有两个农历的节日、生日,只过正常月份的节日和生日。
农历的置闰规则
24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两大类,简称为"节"和"气"。古人从冬至起中气、节气相间安排,于是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依次类推。一年共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一般情况每月各有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每一中气都配定属于某月,不能混乱。
节气的定法有两种。古代历法采用的称为"恒气",即按时间把一年等分为24份,每一节气平均得15天有余,所以又称"平气"。现代农历采用的称为"定气",即按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一周360°,两节气之间相隔15°。由于冬至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动速度较快,因而太阳在黄道上移动15°的时间不到15天。夏至前后的情况正好相反,太阳在黄道上移动较慢,一个节气达16天之多。采用定气时可以保证春、秋两分必然在昼夜平分的那两天。
农历置闰的方法同中气的划分和采用定气方法密切相关。由于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约为30.5日,而阴历历月平均约只有29.5日,因而每月中节气所在的日期必然会较上一个月推迟1~2天。如此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这一个月被规定为"闰月",历清隐作为该月所在农历历年多余的第13个月。既然节气严格按回归年长度肢厅周而复始地出现,根据上述规定来设置闰月必然能保证农历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十分接近。十九年七闰法就是这样来置闰的。
由于定气方法的采用,冬季一节一正脊气的平均长度约为29.74天,比朔望月长不了多少,节气逐月向后推迟得很慢,所以冬季设置闰月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夏至附近地球运动得慢,交节气也慢,一气可达16天之多,因而夏季及其前后几个月,如农历三、四、五、六、七月,闰月设置较多。在公元1821年到2020年的200年中共有农历闰月74个。其中闰正月、闰十一月、闰十二月一次也没有,而闰五月最多,达16次。无怪乎我们碰不到闰正月,也过不到"闰春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