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数学教师听课评课能力

2024-12-31 15:42:0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层出不穷,而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然而我们平时较多地关注“上课”、“说课”——讨论“好课”的标准、“好课”的设计与落实,较少把我们的视点聚焦于“评课”方面。评课不仅可以给上课者、观摩者以反思与启发、更能促进评课者的教学能力,要评课,尤其是评好课,需要评课者在很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努力。通过评课,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领导可以发现不足,推介经验;专家可以了解动态,发展教学理论。那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评价数学课呢?我认为评价一节课既看学生,又看老师。看学生是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体验、感受、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中学会了什么?得到哪些有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看老师是看老师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否有利与学生愉悦地进行学习交流、是否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是否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是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是否关注了课堂上的生成。具体来说评课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1.评价教学思想。(1)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并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科学准确地建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实际选好教法,设计学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指导总结学习方法,点拨知识疑难,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欲望,学生的参与得到教师的鼓励、尊重与引导。(2)研究教材知识与研究学生并重。课堂教学应是民主的,是师生“群言堂”,杜绝教师“一言堂”;课堂是学堂,不是讲堂,教师是主导而不是主讲。教师应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3)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指导学法并重。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对比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应用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在课堂教学中给予了怎样的培养。学法指导是否给予了引导与启发,是评课的重要内容。2.评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达成。(1)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明确,是否符合课标、教材、学生的实际。(2)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是否重视开发潜能,注意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3、评教学内容。(1)看教师是否认真研究了学生,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教学内容,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否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试验、训练等活动。(2)评授课内容是否正确,是否过易过难,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已有知识水平。(3)评教学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突明、教育点突现。通过一堂课的教学是否使学生形成了新知识的增长,构建了新旧知识的交融,获得了进一步拓展学习的“钥匙”。(4)教学在完成既定目标后,是否又引发学生新的思考,进而产生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新的思维兴趣。4.评价教材处理。(1)是否正确理解教材,抓住教材特点,思路清晰。(2)是否有开发课程资源意识,资源开发是否合理有效。(3)是否敢于对教材资源从地域、时空等方面作必要的加工调整、活化,使教材呈现有生活性、简约性、整合性、探究性。5.评价课堂结构。(1)课堂引入是否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是否激发学生的思维,是否与将要教学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2)课堂讲解是否适时适度、实效,是否导多灌少,是否引发学生思趣,是否创设起良好的教学情境。(3)练习讲评是否体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是否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否有针对性和规律性。(4)课堂时间分配是否恰当,学生活动时间是否给够,教与学的环节是否环环相扣。6、评教学程序。(1)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2)看课堂结构安排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恰当。7.评教学方法。(1)教师是否依据学生情况和学科特点、课型等,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2)评教师的教法是否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产生认识冲突,教师是否与学生一道化解难点,突出重点,揭示规律,总结方法。(3)评教师的教学机智,重点观察其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4)评教学特色。一堂有特色的课凝聚了从教者的大量心血,闪烁了教师个人独特的艺术光芒,甚至可能孕育出教学理念的创新火化。(5)评教学手段的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操作规范,而却要有效发挥还需作艺术的加工,而语言艺术最关键,组织艺术和调控艺术是重要内容。教学艺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评价此点,能看出教师的基本功与发展潜力。8.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1)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注重经历和体验,是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否扎实有效。(2)学生是否在真实情景中体验、感悟,是否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在应用中巩固,在活动中深化。(3)学生是否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又能在交流互动中学习吸收别人的学习方法,并在多种学习方法中形成最佳方法,形成习惯。9.评教师教学基本功。(1)看板书(2)看教态(3)看语言(4)看操作(5)学科专业技能(6)应变能力。10.评价教学效果(1)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即学生对该课堂所学的知识是否掌握,能力训练的要求是否在学生活动中得以呈现。良好的习惯养成,情感的陶冶,学习品德的升华等是否一以贯之地展现出来。(2)评教学情境是否真实而优良,教师是否一味搞表演,把学生作为“群众演员”,是否搞“花架子”而无实际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是否产生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3)评学生与教师的信息反馈是否畅通、及时、有效。(4)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紧张又活泼,既严谨又轻松、自然、愉悦。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进程,只有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激发教师的课改积极性,所以,作为评课者还应该做到:1.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评课时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听课时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使之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听课时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经验,评课时要对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各种独立的问题加以仔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还必须注意揭示那些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着本质问题。2.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评课的重点应主要围绕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组织结构、课堂信息传递结构、学生思维活动的密度和质量、教师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不要在琐碎问题上吹毛求疵。有的同志在听课时往往抓不住课堂教学中的要害问题,总喜欢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性错误抓住不放,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反而会严重地伤害教师的自尊心。3.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我们在听课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某一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优点,令人赞叹不已。例如粉笔字写得很漂亮,或者板图画得非常漂亮等等。这些突出的优点往往会使听课的人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相反,有时候也会因为授课教师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给听课者带来一些沮丧失望的心境。心理学研究证明,不管任何性质的心境都具有强烈的发散性。也就是说,这种愉快和失望的心境使人们的其他问题上也会带上同样的感情色彩,产生:“一好遮百丑”或者“一丑遮百好”的心理感觉。因此,如果在听课时发生这种情形,那么在评课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情用事,以偏概全。4.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评课的角度和深度要根据被评教师的实际情况而定。评课时应注意三点:一、要注意教师的年龄差异。对待老教师要尊重,持虚心态度;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把评课重点放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讲的概括一点,不要不厌其烦地谈论教学细节问题。同时要帮助其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性的东西;对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要细心指导,持扶持态度,评课要具体,可以就教学细节提出具体的改革意见或努力方向,但不要求全责备,可结合实际讲一些教学理论问题,但不宜太多太深。二、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促膝谈心;对待性格直爽的教师,可直截了当;对待性格固执的教师应谨慎提出意见。三、是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对待素质好的教师要提出新的目标,以求不断进取,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待素质一般的教师,要注意鼓励、鞭策,使其充满信心,迎头赶上;对待素质较差的老师,要诚恳地帮助他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产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总之,评课要看对象,不能一个程式往下套。5.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和庸俗化。评课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既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揭露问题,指出错误。现在评课中的庸俗化现象比较严重,只谈成绩不谈缺点,或者对一些明显存在的缺陷,讲一通模棱两可的话,甚至把缺点也说成优点,讲假话,吹棒。这些评课中的不正之风,无论对授课者本人,还是对于参加评课的其他教师,都是十分有害的,要坚决反对。

回答2:

听课:

  (1)课前要有一定准备,准备包括理论的储备、信息的收集。理论的储备靠平时,信息的收集需要教研员在听课前对听课学校、教师、学生等情况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解,这点对新教研员特别重要,另外对教材特别是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在听课前突击阅读,要掌握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的新要求,否则你就不知道教师的观念是否有改变,就不一定能听出教师是否进步了,教师是否抓住了重、难点等,听课也就缺乏针对性,评价也难保证客观

性和公正性。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听课,听什么,记什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理念下,我觉得首先要确立一个指导思想,然后依据这个指导思想再去听课或评课就不会偏离方向。这个指导思想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促进教师成长。三是“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听或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听课既

要看教师的教,又要看学生的学,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笔录。  

  看教师的教,主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能抓住知识主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讲有练,组织严密,能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实时调整教学计划;    *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

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教学机智,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调整教学计划,重组教

学结构,激活课堂教学;  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教师布置练习题的时候是做统一要求,还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有

一定剃度的练习题,任学生自由选择。    看学生的学,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  

  *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    *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学生的活动时间是否充足、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合作的方式,合作的态度,合作的成果)怎样;  认知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  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戛然而止,有时会从激烈的讨论转入冷静专注的聆听,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是要适时地进行教学记录和教学评点。  

听课记录:

(1)根据上课实况着重做好记录,同时还要记录学生的发言人次,占全体学生的百分之几,从而得知学生的参与率。  

(2)我们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观察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教师平时的训练是否有效,学生的接受程度的高低,是启而不发,或启而难发,还是一启而愤发。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思考: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等。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   

        以上可以作为常规听课需遵循的规则。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跟追式听课。所谓跟追式,就是对被听课者进行一段时间的连续听课,或这学期听了这位老师的课,下学期调研时还继续听。跟追听课符合发展性的原则,这学期我们听了这位老师的课后,与他一起研讨,交流,引导他反思,在一些需改进的方面达成共识,并让老师心甘情愿地接受意见,力图在下一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下学期我们听课时,有意识的注意这位老师对上次的不足改正了没有,教学水平是否提高,在新的情况下,是否又出现新的问题。在这样的跟追听课下,教师的业务水平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跟追式听课一般适用于新分配来的老师及一些教学能力教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