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花卉种子如流苏、荚、牡丹、芍药等,具有胚根和胚轴双休眠的习性,胚根需要通过1至2个月或更长时间的25℃~30℃的高温阶段才能打破休眠,而胚轴需要在3℃~5℃的条件下1~3个月才能解除休眠。对于这些种子,必须在播前,与湿砂混合,经一定时间的高温,再转入温度较低,经变温处理后,春季播种能很快发芽。常用的加温方法有:体温催芽法、温水袋催芽法、暖水瓶催芽法。
要让种子充分吸足水分。种子籽粒大小不相同,外皮外壳也不一样,吸水速度快慢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农作物种子浸泡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种子浸泡标准以种子充分吸足水分为度。在种子浸泡时,先用适量的石灰水浸泡1~2小时,用手轻轻地搓洗几下,把种子表皮上的有害病菌冲洗掉,再用清水冲洗1~2次后,接着用清水继续浸泡。浸泡时间长短,视种子充分吸收水分为标准。
对于休眠期短、容易发芽的种子如紫荆、珍珠梅、锦带花等,用40℃~60℃温水浸种1至2天就可直接播种。火炬树等种子,用90℃温水浸泡,让其自然冷却24小时,使其胶质、蜡质的种皮软化、吸水,而后发芽。水浸法处理种子时,要勤换新水,水温高过60℃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而后使水温降至40℃以下,否则,种胚易死亡。
种子萌发出芽需要充足的氧化。若放在密闭的容器内,发酵产生大量的乙醇,造成种子中毒,影响出芽率。在催芽时,每天要用20℃左右的温水清洗发芽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质清洗掉后,滤干水后重新催芽。待种子生出胚根长出大约2~4毫米时,就可以播种了。
催芽前,先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2~24时。将浸过的种子摊放在湿毛巾上,再将湿毛巾卷起装入塑料袋内,揣在贴身的衬衣兜里或绑围在腰间,每隔3~4小时拿出用温水冲洗1次。根据花卉种类不同18~72小时便可出齐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