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是小孩的生理性发热
很多小孩出生100天后,突然间发热了,一热呼哧呼哧地,家长看得心急火燎特别难受,赶紧去医院,一针把热退下来了,结果没两天小孩起了一身疹子。我在临床上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发烧在临床上往往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反应,它还存在着一种生理性的发热反应。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医生分不清两种发热,盲目用药造成的。
隋唐时期有个医家叫巢元方,他写了部医学著作《诸病源候论》,其中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学术观点--\\\\\\\"变蒸\\\\\\\"。什么叫变蒸?变就是变化,蒸实际上就是发热,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是成长变化当中的发热。在古人的描述中,有32天一蒸的,有64天一蒸的,有72天一蒸的,不尽相同。
很早以前听老前辈们讲过,说小孩发一次烧是长一次脑子。不单是长脑子,还长个儿,不发烧长不大。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曾经仔细观察过自己的孩子,确实像老前辈们所言,变蒸发烧后,马上觉得她有了不一样的变化。前两天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发完烧以后就会叫了。看着孩子真的长本事了,心里非常高兴!
实际上这种变蒸发热的过程就像生豆芽。把一把豆子放在水里,天天用凉水泡它,它永远也长不成豆芽,要想它发芽,一定要有适当的温度,温度升高后它才开始生长、开始发芽。小孩在生长发育当中,有着类似的过程。婴幼儿的\\\\\\\"变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发热,对孩子的身体并没有害处,反而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变蒸\\\\\\\"这一学说,在今天的医学界仍有很大的争议。有的医生认为,只要发热就是病理性的,不承认有生理性的发热,然而,以我自身带孩子的经验以及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古人\\\\\\\"变蒸\\\\\\\"的说法确实是有道理的。
生理性发热有几个特点:一是孩子发热后(以低烧为主,偶尔出现高烧),给他个玩具还能抓能玩,还能咿呀学语,跟你交流,依然有精神不打蔫;二是耳朵发凉、屁股发凉;三是上唇内侧出现\\\\\\\"变蒸珠子\\\\\\\",即粟粒大小的白色泡珠。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发烧是正在\\\\\\\"变蒸\\\\\\\"的表现,建议家长不要着急,别轻易给孩子服退烧药。此时如果用药物来治疗,反而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最好用毛巾浸温水拧干后,擦孩子的腋下、大腿根、后背、前胸等部位用物理方法帮他降温。
在饮食上,让孩子吃清淡一些。如果孩子正在吃奶,做妈妈的饮食也要清淡一些。同时要随时观察孩子的发热程度。注意给他补充水分,帮助孩子把这一关渡过去。一般情况下此时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了。
病理性发热的判断方法也很简单。如果孩子发烧的时候没有精神、昏昏欲睡、一摸耳朵也发热、手脚冰凉,这个时候一定要去医院,此时的发热基本上属于病理性发热了。
病理性发热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风寒,二是食积,就是我前文所说的\\\\\\\"二太病\\\\\\\"。
变蒸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学龄前儿童的\\\\\\\"生长痛\\\\\\\"。有些在学龄前的儿童常常向家长诉说:\\\\\\\"妈妈,我的腿痛。\\\\\\\"轻的一说就过去了,重的则痛得晚上睡不着,需要爸爸妈妈不断用手去抚摸双腿。家长担心孩子腿受了伤或患了病,到医院检查后又都正常,没有任何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人体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一个时期体重增加占优势,另一个时期身高增长占优势,二者交替出现。当身高增长速度太快时,就会出现小腿肌肉腱牵拉感或疼痛感。这种疼痛多发生在晚上睡觉或白天午休时,一般不需要治疗就可以自行缓解,家长不用担心。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当孩子出现病理性发热时,要采取什么措施呢?很多有经验的老前辈提出了一个治疗方法,叫\\\\\\\"母婴同治\\\\\\\"。这个方法在国际上也有应用,对于正在吃母乳的婴儿,让妈妈吃一些清热解毒的药,再通过乳汁传导给孩子进行治疗,非常有效。
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
感冒时,皮肤毛孔被风、暑、寒、湿、燥火之气所蔽塞-发烧只是在我们身体的表皮、毛孔被蔽塞,无法排汗散热,中医学谓之表证,细菌、病毒根未进入体内。若细菌、病毒侵入体内,中医谓之里证,反而不会发烧。
一般感冒咳嗽发烧,只要使汗流出,毛孔能散热,发烧即退,病就痊愈,
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拉稀等等是宝宝在努力与感冒伤风伤寒伤湿作斗争,排除体内寒气和垃圾废物的方法。
你们应该亡羊补牢,注意宝宝的保暖;
赶快温服生姜红糖稀饭或生姜红糖水;
赶快给宝宝热水泡脚15分钟,马上进暖被窝,盖住闷热,以促使皮肤毛孔张开排汗,待汗出至额后,用热湿毛巾将汗擦干;
让宝宝好好睡一觉;
病很快就好了。
大便如何?如异常,应注意消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