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之性格决定命运相关作文

2025-02-02 06:50: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例文

兰芝向仲卿诉说自己的委屈,“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写出一个知书答理的大家女。但嫁入焦家之后因为仲卿不能总是陪她,可怜她“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不仅缺少爱人陪伴,还要“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道出劳作的辛苦,“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道出了心中对焦母的不满,提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由此可见,兰芝对婆婆心怀不满,但处于媳妇地位的她深知不能与婆婆直接正面对抗,因为那样会招致社会舆论的谴责和丈夫的不满,道义上先失了分,所以只能借丈夫发泄心中的不满。而仲卿看到如此勤劳、善良的妻子竟然无端受到这样的委屈,甚至要离自己而去,怒火中烧,立马去找母亲,表明态度:我这样子也当不了大官,幸好有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妻子,我们要白头到老。接着指责母亲“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这样的一句责难让焦母怒不止,她怒地有理。从文中焦仲卿为妻讨回公道时上堂拜见的只有阿母,兰芝被休回家时辞别的只有婆婆以及后文“令母身后单”来看,焦母应为寡妇。正是因为焦母失夫为寡,独自支撑着一个家,性格自然较一般女性刚强,封建家长意识更强。同时,作为寡妇的她更是把儿子作为情感的唯一寄托,而儿子娶妻后与媳妇卿卿我我,完全是娶了媳妇忘了娘,本就对儿子、媳妇不满,这时看到儿子这样偏袒媳妇,更加生气。原本只是跟媳妇找碴的她看到媳妇已经触碰了自己的权威,连自己独自扶养长大的儿子也来责怪自己,就作出“遣去慎莫留”的决定。 
  由此可见,兰芝的刚强性格,使之轻率作出了“请遣”这一极端表示,这又促使仲卿对母亲的责难,焦母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决定将兰芝遣归。 
  虽被遣归,但终不至于自杀,兰芝的“赴清池”,仲卿的殉情也与兰芝的性格有关。 
  兰芝还家后,“阿母大悲摧”,被遣回家的女子即使在娘家日子也不好过,即使家人不说什么,亲戚邻居的议论也让人不能忍受。兰芝还年轻,还可以再嫁,继续自己的生活。当县令遣媒来时,刘母听从女儿“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的建议。当太守遣媒来时,她说:“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可见兰芝“举动自专由”的性格在娘家就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