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有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意思是做大事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做人也应如此,应善于取舍,才能成就大事。
古往今来,多少成大事者善于取舍,不拘小节而获得成功。现实存在的事物包含多种矛盾,人不可能全面顾及,因此只有善于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大事”的重要地位,不拘泥于小节,才能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解决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过程中,才能减少细枝末节小事的阻碍,才能更快地获得成功。
曾国藩以方圆谋人生,坚持着这样的信条:定准方向,不把心思花在小事上,而是抓住根本,抓住主要矛盾,从大局去考虑问题。因而他的《曾氏家书》中的许多信条被后人奉为圭臬;春秋时的越王勾践,在失败后以当奴隶于吴为“小节”,卧薪尝胆,十年积蓄,一朝灭吴,最终成就了立国的大事。像这样不拘小节的人还有很多,韩信不拘于胯下之辱,最终成了西汉的开国功臣;爱因斯坦不拘于衣衫褴褛,提出了相对论……这些成大事者其志不在小,将目标放远,从大局着眼,不拘小节,最终获得成功。
而诸葛亮事必躬亲,管太多琐事小事,“军中罚二十以上必亲览”,没有做到善于取舍,没有处理好军中小事的“小节”与建立国家的“大事”的关系,最终劳累过度,“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些事例告诉人们,若要成大事,就应不拘小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分散不必要的精力在小事上,才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完成大的目标,才能顾全大局,最终获得成功。
不仅个人是如此,企业若想取得成功,也应不拘小节。德力西集团总裁胡成中谈到如何管理企业时指出,要从繁琐的管理事务中脱身出来,从全局的角度为企业把脉。 正因为坚持这个原则,德力西集团多次进入全国民营企业前十强。
在对日关系上我们也应不拘小节。我们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的前提下,尽量少地提起侵华战争等给我们带来的屈辱,保持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我们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才是当前的“大事”。
由此可见,无论个人、企业,还是国家,想成大事,想要进步都应善于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从大局着眼,善于取舍,不拘小节。唯有如此,个人才能最终达到目标,企业才能领先于市场,社会经济才能飞速发展。
不拘小节,才能成大事,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 一手不洗,滴水不补,片房不扫,何以御病魔?何以保健康?何以成大业?何以济沧海? 不以事小而忽略,不以事大而轻浮。 大丈夫当扫天下,而始于扫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父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陈蕃欲“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但错的是他没有意识到“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开始的,“扫天下”包含了“扫一屋”,而不“扫一屋”是断然不能实现“扫天下”的理想的。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况《劝学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也说过“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 以上这些至理名言,都充分体现了“扫天下”与“扫一屋”的哲学关系,说明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道理。“莫以善小而不为”,“善”再小,也只有积善才能成德。雷锋同志就是从“扫一屋”做起的最好的典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好身边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历史上的陈蕃,我认为是个文人中的英雄。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当中,2000多年前曾经兴起了一个庞大的王朝——汉朝。这个朝代历经24帝,延续了400多年,因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王朝。不过,说起汉朝,在驻马店,有两个人物不能遗忘,一个是秦末起义军领袖、阳城(今平舆后刘)人陈胜。正因为陈胜的揭竿而起,举兵反秦,才有了后来的大汉王朝(详见10月9日本报文化视点《阳城陈胜在天中》)。另一位则是见证了大汉王朝走向衰亡的平舆人——东汉太傅陈蕃。 其祖父曾任河东太守。不过到了陈蕃一辈,家道中落,不再威显乡里。陈蕃15岁时,曾经独处一个庭院习读诗书。一天,其父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看到院里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陈蕃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当即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回答让薛勤暗自吃惊,知道此人虽年少却胸怀大志。感悟之余,劝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激励他从小事、从身边事做起。没想到,千年以前的两句对话,竟成了后人教子育人的名言。 “感悟之余,劝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激励他从小事、从身边事做起。”在《后汉书•陈王列传》的陈蕃部分并没有只字片语提及,相信为后人杜撰。从小事、从身边事做起的正确性毋庸置疑,但是为了教育后人,不知哪一代的先人作出的如此篡改历史的行为,却是错误的。正确的(从小事、从身边事做起)要提倡,错误的(篡改历史)要避免。 在汉朝时,中国还没有科举制度,朝廷选拔官吏的形式是“举孝廉”。陈蕃也不例外,在20岁刚出头时以举孝廉入仕,拜为郎中。不久,其母病故,陈弃官行丧。三年后,刺史周景任命他为别驾从事,他却因与周景谏诤不合,又弃官而去。这之后,公府也曾举荐其为方正,率直的陈蕃再次推掉。一直到太尉李固举荐,陈蕃这才离家为官,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后来,汉朝重臣李膺到青州做刺史。李的威政天下闻名,青州各地平日欺民榨财的官员听到风声,吓得都弃官而逃,惟独陈蕃安然而坐,“蕃独以清绩留”。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陈蕃的一鸣惊人,缘于他的一次“犯上作乱”。虽然他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赢得了一个“不畏强权陈仲举”的美名。 陈蕃在乐安任太守时,正值东汉外戚、宦官专权弄事之时。有一次,汉顺帝之妻梁皇后的哥哥、时任大将军的梁冀写了一封信给陈蕃,让陈为他做一件事。作为一名地方官员,能攀上像梁冀这样的高官无疑能青云直上,这是一般为官者梦寐以求的事。但陈蕃却不以为然。梁冀的信使来找陈蕃,陈蕃拒而不见,信使便假传大将军求见。陈蕃一怒之下,用皮鞭将信使打死。这种有悖情理的做法当然让一贯飞扬跋扈的梁冀所不容。他在皇帝面前一番“声讨”,陈蕃便被贬到修武县做了一名县令。幸运的是,由于陈蕃在任时政绩显著,没过多久,汉顺帝再次起用陈蕃,拜尚书。直至后来灵帝时官至太傅。 二 陈蕃的一生,始终都处在宫廷争斗时的动荡之中。作为东汉的大臣,他要么与专权的外戚争锋,要么和弄事的宦官相抗。《后汉书》的作者,南朝宋人范晔在评价陈蕃时,说他贤能树立风声,不计个人荣辱。在朝纲崩乱之际,与奸佞之人同朝争锋,以至于最终惨死在这上面。同时,说陈蕃以遁世为非义,所以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虽然大功未告成,但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百余年间,汉室乱而不亡,陈蕃功劳最大矣。 范晔的话,虽是一家之言,却道出了陈蕃作为汉室重臣为朝廷乱而不亡做出的独特贡献。这其中,陈蕃不避强权、犯颜直谏的做法最让世人感叹。 譬如在桓帝时,时任尚书令的陈蕃看到封赏逾制,内宠偎盛,便毫不犹豫地上疏皇上:臣听说那些事社稷者,社稷为上,那些事人君者,容悦为上。如今我蒙圣恩,备位九列,看到不好的事情而不去告诉皇上,我也就成了容悦之人。现在天下饥荒遍地,稼用不成,民用不康,可圣上还在胡乱封赏。有功之人没得到什么好处,无功者却因和圣上走得近而得了许多好处。甚至有的人,一门之内封侯的能达几人。这还不算,连年灾祸,十伤五六,可皇上却养着宫女数千,每天食肉衣绮,脂油粉黛不计其数。常言说得好,小偷都不进有五个女儿的家门,那是因为养了这么多女儿,家中肯定贫穷,现在后宫养了这么多嫔妃宫女,岂不是让国家更贫穷吗?还有,狱以禁止奸违,官以称才理物,如果法亏于平,官失其人,肯定是因为皇上做得不好,现在天下人都在议论,狱由怨起,爵以贿成,希望皇上重视…… 这篇奏章,在言及皇上的失误时,几乎没留任何面子,好在汉桓帝还算能纳言,最终采纳了陈蕃的一些意见,并且从宫中清退了500多名宫女。 还有一次,汉桓帝要去广城打猎,陈蕃听说后,又上疏说,当今之世,有三空之灾祸: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加上战乱不止,流民不断,正是皇上焦心毁颜、坐卧不安的时间,怎么能不顾社稷,扬旗耀武去围场守猎呢? 延熹六年(公元163年),陈蕃官至太尉,此时朝中有两个宦官被重用。他们便利用和皇上亲近的机会,诬陷排挤朝中的正义之臣。朝中大臣畏惧宦官,敢怒而不敢言,惟独陈蕃一人上疏死谏。然而此时的皇上已不再听信陈蕃,最终没能保住这些忠臣,许多人冤死在狱中。本来,宦官们也欲置陈蕃于死地,但终因陈蕃的名望过大,不敢妄动,使陈蕃躲过一劫。但一年后,因为党锢事件,陈蕃再次上疏进言。这一次,汉桓帝实在忍无可忍,一怒之下,将陈蕃削职为民。 党锢事件的起因依然是朝臣与专权的宦官争锋。当时,以党人领袖李膺为首的大臣在朝中失宠,宦官们以李膺、杜密、范滂等人“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互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为由,诬陷他们。桓帝大怒,下诏书命各郡逮捕党人,入狱者达200人。陈蕃眼见事态险恶,不顾再次受到牵连,拼死上疏,说李膺、杜密、范滂等人都是正身无玷、死心社稷之人,却被禁锢闭隔,命悬一线。而皇上堵塞天下人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有什么不同?如今皇上临政,先诛忠贤,遇善何薄,待恶何忧?只是听信奸佞小人的谄言,便要将无罪者入狱,杀无辜者于市。接着,陈蕃又力劝皇上除妖去孽,实在修正,而他自己,因位列台司,忧责深重,不敢尸禄惜生,坐观成败。如蒙采录,即便身首分裂,异门而出,也不恨也。结果可想而知。此次上疏,陈蕃非但没能救出李膺、范滂等人,自己也被牵连了进去。 好在不久之后,汉桓帝驾崩,窦太后临朝,又重新起用旧臣。复诏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 公元168年,汉灵帝即位,因陈蕃在辅佐灵帝登基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太后又下诏太傅陈蕃,辅弼先帝,出内累年,忠孝之美,德冠本朝,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但陈蕃坚辞不受,前后写了10次奏章。最后,窦太后只好作罢。这段时间,陈蕃位极人臣。他与外戚窦太后的父亲窦武一起,理朝纲,辅国政,用仁臣,试图使汉朝中兴。但是,面对强大的宦官势力,仅靠陈蕃、窦武少数几个人的努力最终无法实现。尤其是在后来,陈蕃、窦武预谋诛灭宦官,却不幸走漏风声,宦官们抢先一步,诡称陈、窦二人要废帝,骗得汉灵帝下诏诛杀他们。事发当天,陈蕃即被捕杀。皇太后之父窦武亦不能幸免于难。反抗一阵后,窦武走投无路,拔剑自刎。 就这样,一代名臣,从小便立志欲扫天下的陈蕃,带着未能扫平天下的遗憾走向黄泉。 陈蕃、窦武被杀后,此二人的宗亲宾客姻属,也被全部处死。过去曾被陈、窦二人举荐的门生故吏,也皆免官入狱。惟一幸免的是陈蕃的儿子陈逸。当时,陈蕃有位老朋友朱震,他听到陈蕃死讯后弃官而哭,先是冒着杀头危险偷偷掩埋了陈蕃的尸首。然后将陈逸藏匿在甘陵边界。而他和他的家人被发觉后,全部入狱。朱震受到严刑拷打,却誓死不言,陈逸得以生还。几年后,黄巾军起义,汉灵帝大赦党人,陈逸才走出深山,后官至鲁相。 三 忠君、报国、辅社稷之危,面君直言,不避生死,体现了一位忠臣的拳拳心志,更体现出天中先贤的风范。对于陈蕃,还有一点儿不能不提,就是他特别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唐人王勃在他那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中有两句话:“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其中的徐孺就是陈蕃最尊敬的学者朋友。当初,陈蕃还在做豫章太守时,就请过徐孺出来做事。陈蕃一生不喜欢应酬,更不招待宾客,然而,只有对徐孺例外。他每次请徐孺过来,两人相谈甚欢,忘了时间。为此,陈蕃特意给徐孺准备了一张卧榻,让他留下过夜。等徐孺一走,陈蕃就把卧榻悬挂起来,直到徐孺再来,他才放下来。陈蕃在汉顺帝即位时,因太尉李固的举荐而走上仕途,因此深知人才对国家的重要,在做尚书令时就力荐天下名士。这些人包括南昌人徐孺、平陵人韦著、汝南人袁闳、阳翟人李昙、安阳人魏桓等。但他所荐之人因不愿给昏君为臣,一个也没有出来做官,可惜了陈蕃的一片苦心。然而,从这里也能看到,东汉末年,世风已乱到多么危险的边缘。即便如此,陈蕃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依然苦苦地支撑着,虽然最后的结果是捐躯死国,身首异处,但给后人留下的除了无尽的惋惜外,还有“大丈夫当扫除天下”而事未竟的悲壮。
以上足以说明既要把握全面又要注意细节。
刷个帐号
vbfb个好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