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分层布置小学语文作业

2024-12-25 11:39: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支撑理论(即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发展,真正让作业对每个学生都适合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一刀切”这一传统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这也导致了一种现象:有的学生“吃不了”,有的学生“吃不饱”。下面谈谈我对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几点体会。
一、丰富作业类型,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谓之语文素养?即: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作业做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设计时更应该着眼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涉及到“听、说、读、写”各个层面的练习,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从以下几类着手:
1、布置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
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备相当不错的自学能力,课前让学生从“初读课文”和摘录“好词、好句、形近字、多音字、小问号、资料袋”两个方面入手,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尽其所能对课文进行预习,有准备地进入课堂更有利用学生发挥潜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根据课时目标把握课时目标,布置作业紧紧围绕目标。
3、布置口头识记的作业。
如: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二会字的识记等。
4、布置观察、收集类作业。
这类作业往往能为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为学生写作准备第一手资料。在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时布置学生提前观察家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体会浓浓的亲情。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抓住生活细节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5、布置亲子互动类作业。如:
1)推荐书目,鼓励亲子共读,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的同时也解决了课外阅读面广,涉及问题较多,教师不能一一兼顾的问题,提高了阅读效率。
2)布置学生把学到的课文讲给家长听,检测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发挥的家庭教育一对一因材施教的特长。
3)写心里话读给家长听,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了解学生“消化能力”
1、了解学生知识基础。
同一个班集体内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尽相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分层布置作业的前提。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由于受字、词掌握漏洞,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接受新知识较为困难,如果布置作业时一把尺子衡量,无异于揠苗助长。根据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分为四类。基础C层:没有掌握学过的生字词语,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新知识较为困难。基础B层:学过的生字词语掌握情况良好,句子的理解能力及语文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基础C层:对已学知识掌握良好,并具备相当好的学习能力,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积累到丰富相关知识,学有余力。
2、了解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同样的字词有的学生写一两遍就记住了,有的学生可能四、五遍都记不住,有的题目部分学生可能独立完成且游刃有余,有的学生可能独立完成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受到已有知识的限制,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表现出的学习能力总会比其他学生强一些,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作业,合理提出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感觉,那么学生在做作业时困难少一些,成就感多一些,兴趣浓一些,质量一定会高一些。
3、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启蒙老师,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文化水平较高,面有的家长也可能不识字,可想而知,学生所受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不同层次水平教育下的孩子,他们的能力及习惯也是参差不齐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避免在教学中对家庭教育寄予过高的期望,也有利于利用家庭资源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也能使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孩子都能得到提高。亲子互动类作业,许多孩子不一定能在家庭内完成,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后可以在班集体内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和家长谈谈自己了解到的新闻,以及自己的看法并听听家长的见解”。有的孩子家庭情况特殊父母忙于做生意加之受文化程度影响无法对孩子讲的情况给予正确判断,在交流时让这些孩子先说说,集体帮他完善。和家长谈得较成功的也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