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是什么时候?第二次结合呢?

2024-12-12 15:03:4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第一次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

第一次结合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三大改造”)。第一次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2、第二次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合。

第二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包括: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等等)。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与第二次飞跃就出现一个明显不同:第一次飞跃同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且这次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本身就包含毛泽东哲学思想。而第二次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哲学基础是什么,是否同时产生了继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态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个形态,或者仍是第一个哲学形态——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新发展,目前国内哲学界说法不一。

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个新形态正在形成之中。不过,这个新的哲学形态有什么特征,何以命名,尚无定论。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形态、新理论成果究竟是什么,是继续发展了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抑或其他,将在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来加以解决。

回答2:

两次结合如下:

1、第一次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

第一次结合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三大改造”)。第一次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2、第二次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合。

第二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包括: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等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始终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科学判断时代主题的变化和世界发展的趋势,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带领中国人民紧跟时代前进潮流,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必然要求。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

回答3: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回答4:

我为了考研才找这个问题,但是发现大家回答的都不是以考研的角度,而且存在问题。我来回答一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第二次是苏共20大也就是1956年时候,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秘密报告”。然后毛主席决定自己探索。

回答5:


1938年,党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标志第一次结合。
(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
👉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确立→实现马克思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1956年,社改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提出了第二次结合。
(探索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完成马克思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注意哦❗飞跃≠结合
至今第二次结合没有实现!没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