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 颜延传的翻译

2025-01-24 17:33: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颜延之字延年, 山东琅王牙郡临沂县人, 曾祖父颜含官至右光禄大夫; 祖父颜约, 官至零陵太守; 父亲颜显, 官至护军司马。
延之少失双亲, 家境贫寒, 他住在城郭边上, 房屋简陋。但颜延之却很好学, 博览群书。他的文章写得非常漂亮, 在当时算首屈一指, 他喜欢喝酒, 不拘小节。年至三十, 尚未婚配。他妹妹嫁给东莞的刘宪之, 就是著名人物刘穆之的儿子。刘穆之和延之既然有姻亲关系, 加上常听说延之才华出众,想劝他做官。约好见面审察一番,延之却没有赴约。后将军, 吴国内史刘柳推举延之做他的内参军。后来延之升迁主簿。又升任豫章公世子的中军行参军。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 416 ) , 刘裕北伐, 朝廷授予刘裕宋公爵位。刘裕派一个代表到朝廷接受这个奖励, 并问候皇上的生活。延之和他的同事王参军一起回使京城, 经过洛阳, 延之在路上作诗二首, 这诗的语言非常丰富和华丽, 谢晦与傅亮见后非常赞赏。宋王朝建立,奉常郑鲜之举荐延之为博士。颜延之再升任世子舍人。刘裕即位,延之补迁太子舍人。雁门人周续之隐居庐山, 研究儒学非常有名。永初年中, 被请到京师, 朝廷为他专门建立了一个学馆。刘裕亲临此地, 满朝文武都在座。延之此时官职还很小, 也被请到前面, 刘裕叫人问周续之三句话, 周续之旁征博引, 万方比喻, 延之则言简意赅,常常难倒周续之, 刘裕看到这些,又再叫颜延之作详细解释, 他更是条分缕析, 众人听了无不赞叹。因此延之又升任尚书仪曹郎官, 再转太子中舍人。
当时尚书令傅亮自以为文才举世无双, 但延之却非常相信自己的才能一点也不比傅亮差, 傅亮非常嫉妒颜延之。庐陵王刘义真也很喜欢做文章, 对待延之很好。徐羡之等人怀疑延之附从刘义真, 反对自己, 便改延之做正员郎, 管中书事务, 不久又转他为员外常侍,再排挤他出去做始安太守。领军将军谢晦对延之说:“ 从前荀勖嫉妒阮咸, 贬阮咸做始平郡太守。今日足下又被贬做始安太守, 可算是前后辉映的‘ 二始’。”黄门郎殷景仁也对延之说:“你这事正如俗话说的‘ 庸人嫉妒贤人, 世俗苛求才子’。”
颜延之到始安上任, 途经汨罗江, 替湘州刺史张邵作了一篇《祭屈原文》, 表达他的悲愤, 大意说:“我惶恐地接受皇上的命令,到湘楚之地做官, 凭吊屈原投江的旧地, 亲临屈子咏诗的旧波, 驻马于汨罗江畔, 泊舟于汨罗江边, 恭敬地祭祀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君的灵魂:
‘馨香的兰花往往被熏坏和摧毁, 坚硬的玉石往往被折断, 万物最可怕的是它的美好, 人最怕的是他的贤明高洁。就比如屈先生您,便逢到这样一个不幸的时代。春光一下子便流逝, 冬天很快便到来, 秦国与楚国正交战不停, 秦昭王和楚怀王竭尽他们的智力, 您挫败张仪和令尹子兰的阴谋。你的品行比兰花更坚负, 远离国都, 浪迹湘江, 却日夜渴望回到故国, 你真是比灵草还芬香, 比荷花还清纯。你如神龙般矫健, 如鸾凤般纯粹。你的声音比金石之光更加长久, 你的志向可与日月争光, 你像那橘树———香溢四野, 又如小嫩枝般初发初长。望一望汨罗江泪眼横流, 看一遍汨罗江我的心飞越上古, 假如时间不成障碍, 我真想找你倾诉我的一腔报国忠肠。’”宋文帝元嘉三年( 426 ) , 徐羡之等被杀, 颜延之被任为中书侍郎, 不久又转官太子中庶子, 这后又兼任步兵校尉。文帝非常看重颜延之, 延之平素喜欢饮酒, 放荡不羁, 不能与时人相合, 因为看见刘湛、殷景仁手握大权, 心里非常不满, 常对别人说:“天下大事就应当与天下贤人共同商讨, 难道它是一个人的智力能对付得了的吗?”他说了很多这样激烈的话, 每每触犯当权人物, 他曾对刘湛说:“ 我的官职和名誉不增加, 大概是因为跟你作部属所引起的。”刘湛怀恨他,向彭城王刘义康进谗言, 把颜延之排挤出外当永嘉太守。颜延之非常愤恨, 于是又写了一首《五君咏》歌唱竹林七贤的故事。其中包括山涛、王戎从显贵到罢官的事。咏到稽康时是:“鸾翮有时铩, 龙性谁能驯。”咏阮籍说:“物故可不论, 途穷能无恸。”咏到阮咸说:“ 屡荐不入官, 一麾乃出守。”咏刘伶诗说:“ 韬精日沉饮, 谁知非荒宴。”这四句, 大概也是描叙自己, 刘湛和刘义康听到这些不恭的话, 勃然大怒。当时颜延之已拜永嘉太守, 他们想把颜延之贬到更远的地方。这时文帝给刘义康下了一道诏书:“贬颜延之为小郡太守而不让他参与朝政。有人说留他在京城里, 还不至于会蛊惑人心, 他的罪过很明显, 可以说大家都是很熟悉的, 只需要撤换一下, 叫他回家闭门思过。假如他自己不悔改, 再贬到东方也不迟, 如果他仍执迷不悟, 自然可以绳之以法, 殷景仁、刘湛等也有这种看法。”并命令光禄勋车仲远代替颜延之, 是因为车仲远与颜延之一贯关系不好。于是颜延之闭门闲居, 七年不和外界往来。中书令王球是名人子弟, 非常超脱, 颜延之仰慕他, 王球也欣赏颜延之的才能, 两人关系紧密, 颜延之经济拮据, 常常困乏, 王球总是周济他。晋朝恭思皇后安葬时, 百官都参加了, 刘湛因为颜延之义熙元年出仕做官, 于是推举颜延之做侍中, 有关单位给颜延之送信笺,颜延之把它扔到地上, 大声说道:“我颜延之连活人都伺候不了, 更不用说是死人了!”
颜延之闲居家中, 无事时往往作些文章, 其中有一篇《庭诰》。现在删去里面的多余部分, 留下精华, 放在这里。文章说:《庭诰》一文, 主要是说家务事而不是国家事。我现在年岁已高, 常怕某天去世, 以至不能留名后世, 所以作一篇《庭诰》的文章。关于立身处世,劝诫世人, 这些话已被圣人们所阐明, 此处不必再加论述。目前我说的写的都是平生多年思考的感受,完全出自我的真诚心性, 只是用来指导我做人的指针。我喜欢简明扼要, 不喜欢繁词富语, 但有时又议论得过分详细, 这只是为了约束不规范的地方。正如古人说得好:获得一个鸟只要一个网口, 但一个网口却得不到一只鸟, 我的文章也是这样, 挂一漏万, 这是我做文章的想法。
大道是公德, 情感是私心, 按道德行事, 可以和神灵相通, 让它们保佑自己。自私只会导致隔阂,却不能叫妻子儿女与自己同心。所以从前真正的君子, 必须收敛情感, 遵循道德, 顺从公理, 摒弃私欲。
大丈夫长不满一丈, 却把巨大的天地变成自己的心神; 寿不过百十年, 却希望与金石相终始。看些古人的箴言, 近观当代名士的论述, 即使是生活小节, 往往追求万世之名, 日常琐事, 却竟在千古后流传。况且是建立道德, 成立名义, 抚养家人, 教育全族, 难道可以不作长远的打算?一种说法说自己的德行不值得留给后人。但是希望儿子孝顺必须自己慈爱; 要求弟弟恭敬, 必须自己友爱。虽然说孝顺不完全取决于慈爱, 但慈爱往往培养出孝子, 和顺不全在于友爱, 但友好的兄长却引导恭谨的弟弟。
如果一个人不和气, 那么别人对他也不客气, 好比不信任他人,别人也不信任他。假如知道恩爱相生, 情感和道德相辅相承, 便可以使每家都有曾参、子弓, 人人都成子路、子贡。
至于自身有很高的品行, 外表却与人一般无异, 谈论比当时人精彩, 但却保持缄默, 才德在众人之上, 却谦恭待人, 不因为自己能干而压迫别人, 不因自己高明便讥讽他人。保持谦虚退让的美德, 与天地为一体, 这才是最上等的君子。如不能扬名于世, 希望别人引拔自己, 知道达到目的的方法在于虚心学习, 或知道成功不可侥幸实现,只有仔细地体会, 逐渐通解, 矜持沉稳, 深思熟虑, 择善而从, 铭记深刻的教训, 作文情理并茂, 精彩迭出, 名称尚未闻达, 而询问广泛而明白, 并且不骄傲, 这也算得上是上等的。至于羡慕富贵, 竭尽全力钻营, 追求名声的显赫, 通过争夺而获得, 言论不关大道, 而以为道德具备, 本领不能信服妻子儿女,却说才华过人, 于是终日汲汲于利, 欲壑难填, 哪晓得已被贤人所厌弃, 更违反古人戒律。书中说的“被千人所指点, 即使不病也会死亡。”如果像这样做人, 我是连听也不愿意听的。
凡是有些知识的人, 往往作些文章。如果不经过日常生活的锻炼, 与朋友们的广泛切磋, 大师们的引点, 与先贤们的交流, 怎么能写出真正好文章而成名呢? 东拼西凑以糊弄无知的人, 附会当时的偏见来抗拒真理, 这是一种近视行为, 而不是长远的打算。如果恰巧宋书 • 221 •遇到一些通人硕学在座, 自己唾沫横飞, 纵横议论, 但却不被这些人所赞同。往往导致自己被舆论所否定, 这样一来便仿佛像迷路的陌生人。失去朋友们的信托, 就如在暗夜中行走而没有灯光。自己则忍气吞声, 难堪滚蛋, 怎么会料到先前的吹牛, 反而成为今日倒楣的引线。这确实是青年人的缺点, 你们应该记住这些。
至于怨天尤人, 是因为还没有明白得失的道理, 反而常被别人嘲笑。这是一种下等人的行为, 而不是达人君子应该具有的, 所以越是杰出的人, 品行越高, 平庸的人, 品行越低。立志做一个君子, 难道不可以勉励自己吗? 纵然是普通人,常常沉缅于常情之中, 然而自己也应以高明的道理鞭策自己。聪明的思考洗去亵猥下流的品质, 怎么能沉沦、庸俗而不追求上进呢?富裕和贫穷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如果自己富有, 反而去亲近贫穷的人, 并不是一下能相处得好的。然而过去仍然有人能处理好这种关系, 大概是有一种方法的缘故。世界上有富足, 必然就有贫困, 不是偶然, 而是必然的。如果人人都富有, 必定没有穷人, 对吗?自然是不对。如果说我一定要富有, 别人一定要贫穷, 能吗? 也不能。不一定如此, 不一定能够, 反而不安分守己, 异想天开, 我以为还是不明白天命的缘故。
养蚕和种田的人保持温饱, 这两种职业是人们生存的根本方式,亲自去耕作不一定能养活一家人,仅用仆人长工作事, 应该根据他们的情况, 保证他们的穿衣和吃饭,规定他们的职责, 划定他们的大小优劣等级, 听话的赏赐, 抗命的惩罚, 虽然自己也很辛苦, 却不经受日晒夜露的痛苦。
一定要先交税收公粮, 避开税吏们的纠缠, 不留取额余的钱财,避免他人的议论, 根据季节收进和卖出, 根据年岁的丰歉, 尽量减少自己的供奉, 周济乡邻仆人, 这是因时制宜, 治理产业的方法。管理下人的方法很多, 洞见他们的心理是最高明的。做长辈诸多方法中, 了解隐藏的东西才了不起。即使和仆人女佣相处, 了解他们的心情则相互理解, 纵然在田地中间, 懂得他们心事会事半功倍。如果违背他们的性情, 命令做他们讨厌的, 即使你发出雷霆般的愤怒, 自己仍不能遏制他们的想法;如果利用他们的长处, 苛求他们的缺点, 即使如日月般的明白, 自己也不能制住他们邪恶的心。所以俗话说:“怯懦会导致失误,严明也会导致昏暗。”所以文治崇尚宽容, 法制追求苛刻。对人宽容时, 人们便变得厚道, 对人刻薄时, 人与人之间必然相互仇恨。春种秋收虽然是琐事, 按这样办便没有危害, 这也是所谓雅人所说的鄙陋之事而不把它们放在心里的。
普通的百姓, 仍然是和我们一样的, 同样受天地的气息而生长的, 因为等级制度的缘故, 于是分成无数阶层, 于是使人们的习惯改变了他们的性格, 上下差别改变他们的气质。人们的各种欲望, 应该差不多, 甚至有的人以使唤他人而生存。但是, 任何人的基本判断,仍不能被否定, 这些大是大非的道理, 是不能改变的。祭祀的地方有祭物, 齐侯可以忘掉寒冷, 马圈狗圈里的保持秩序, 管仲晏婴可以不在乎自己的饥饿。如果穿着厚实的衣服的人能体会穿破衣人的痛苦, 便是圣人明白的心态。吃着山珍海味而能感觉吃不饱的人的困难, 便算是有仁心和善意。这些人怎么能与那些没有同情心的同日而语呢? 惩罚应避免过多, 施恩应避免太少。惩罚太多会使惩罚失去威力, 施恩太少还不如不要施恩。虽然主人算不了什么角色, 但毕竟管理一些下人。凡遇事都应反躬自问, 要知自己下人都是人,这样便可以得到他们的拥护, 否则便会失去他们的爱戴。
至于射覆掷骰的场合, 众人聚会的地方, 笑话取乐的时候, 应该保持规矩的态度。然而人们往往因为亲密太过招致别人的侮辱, 也是这样的地方。当他们在放肆的调笑中, 顾不上尊严, 一旦遭到别人的讥讽, 又觉得丢了面子, 倒不如不参加那些猥亵的谈话而少介入, 静静地观看, 保持距离, 做到言语谨慎, 不说下流话, 微笑时不要前仰后合, 这样便不会招致别人的厌恶。自然侮辱的事不会发生, 触犯尊严的情况不会出现, 这也是保持风度的一种方法。你们要认真记牢。有时猜疑也不免发生, 真假很难分清, 不仅只有忠厚的外表掩盖他的智慧, 而且深厚的感情使果断的人犹豫。如果聪明人蠢人一同怀疑, 那么人家的一个微笑也可能是不怀好意, 如果怀疑狗和马的差别, 那么反顾自己的身影, 也会当成妖怪。况且拾到斧头的人的表情好像偷了斧头, 打扮得很好的装束可能藏有金块, 这些就更不足一谈了。所以古人立法, 在判案时尤其谨慎, 是因为此时容易主观臆断。汉朝朱博判断玉璧的真假, 认为必须具有相应的光泽, 但常会忽视其他的宝石。这说的远了, 但是可以作为求实的例子。
交朋友的途径很多, 以仁义相交才是真正的方法。好的是长久不衰, 坏的是轻易绝交, 交往长久是因为相互尊重, 断绝关系是因为太过亲密, 爱护他应该不怕麻烦,应该发扬他的良好品质, 忠实的朋友如果不规劝他, 那么便会培养他的坏品德。以文会友, 切磋技术,亲密而不致于猥亵, 远离而不致于被隔阂, 常常念别人的好处, 忘掉他的缺点, 用这样的方式交朋友,可以终身相好。
饮酒之所以存在, 是为了快乐而不是为了满足嗜好, 耽爱饮酒不出错误的人很少, 出了错误, 必然引起严重的后果, 错误麻烦一起来, 将使他的正气消融, 如果想保持良好的德行, 去掉狂悖的缺点,大概只有有限制地喝酒了。音乐的存在, 可以欣赏但不过度, 过度而不走向它的反面的人很少, 到了这一步出了问题人就完了。既出问题又背离正道, 可能遭致毁灭,只有了解他们的好坏之别而采取克制态度, 才不致于有弊无利。乐善好施虽然出自人心, 更主要还是出于天性, 在自己不充裕时施恩, 舍弃该得到的, 谋取不该得的, 一下子散发千金之物, 确实不容易, 但是救人于困难之时, 虽然自己很匮乏, 也必须马上给予, 达到像王丹那样施舍, 像杜林那样坦然接受, 才可以算得上真正的交情。
华丽而奇异的妆饰品, 是损害人性的工具, 怪诞的衣服奢侈的饮食是背离朴素的途径。举动令人羡慕, 衣着令人向往, 只会使有识之士疏远, 但不能使亲昵的人顺从。如果看奇异的东西, 本来出于无心和自然, 因为常见到奇异美丽的东西, 往往招致邪恶的事情。如果不断抑制自己而能自尊自重, 不禁止也能纠正。
关于相命卜筮的方法, 必须得到证明, 先听术士们讲, 然后在自己的身上检验, 方可和他们进行论谈。人秉天地阴阳二气, 遵循五行的规律, 阴阳有奇有偶, 五行有克有生, 人也是这样, 难道没有这些特性吗? 好比人生有美有丑、有长寿有夭折。至于青年坎坷, 中晚年腾达的情况, 怎么能改变呢? 所以有识之士论命是很难的, 但却更能了解命运的本质。
古人把太多的欲望当成耻辱,无非是为了禁欲。欲望是人性的污浊之气, 它一旦产生危害, 会败坏心智, 残耗精神, 损坏人的平静,破坏人的天性。虽然人生都有欲望, 但人生的特点, 好比火中总含着烟雾, 但烟雾又妨碍火的燃烧,桂树生虫但蠹虫不妨害桂林, 如果火旺那么烟雾就少些, 蛀虫壮健桂树便折断。所以明达之士欲望寡少, 欲望强的气质便昏聩, 抛开清明之气息增加昏乱之性格, 那便难以生存。所以中国外国的众多哲人, 他们的观点都主张摒弃欲望,儒家道家的看法同样主张铲除嗜欲。然而有欲望的人执迷不悟, 以故拯救的人常常担心救治方法太不济事, 所以残害人性的东西多助益的东西少。如果能明白每个意思, 也算是有点聪明。
恬淡和贪心是两种品格, 敬畏和羡慕也是这样。处理与别人的关系, 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因为自己的某些长处来苛求别人这样, 便算得上明智了。不因为别人的特长而丧失自信, 可谓有操行了, 自己认为对的, 对方认为是错的, 这是下棋的缺点; 肯定对方的意见, 却忘掉了自己的立场,是附和的弊端。如果想去掉你的缺点, 只有多想想, 多反省而已。至于流言蜚语, 即使是有道德的人也避免不了, 况且是品德低下的人, 就更难防止它们的袭击。对于谎言, 必须好好修养道德。有的人经常不讲信用, 往往流言集中到他头上。有的人与人关系极差, 往往是别人怨恨的对象。有这任何一个缺点, 哪里去逃避诽谤呢? 假如能自我反省, 不要责怪人, 必须明白其中的来去原因, 明白其中的真伪, 洞察其中的过程。每天三省自身, 每月梳理自己的思想, 宽心少语地过日子, 使自己的品行高尚起来, 神灵必然保佑他, 还怕别人什么。俗话说“ 富足则一切顺利,贫穷则有问题了”。贫穷的结果,是外表粗黑, 而且心神沮丧, 不仅朋友疏远, 而且亲人讽刺。如果不是天性清廉或特别有见识的话, 怎么能不改变他的性格! 所以想去掉忧患, 最好向古人看齐。向古人学习, 应该完全像古人一样。有通达的见识, 便少忧患。如有深远的思想那么便使你的怨恨减少, 古人有在茅屋草庐之中而能弹琴自乐的人, 就是用这样办法。
信任不明明白白, 往往使别人产生误解, 朋友之道关键在于真诚, 了解对方的心理。开门见山便会建立深厚的感情。话说到别人的心坎上, 那么心意会彻底相通。用这方法对待上司, 可以上刀山下火海, 用这方法对待朋友, 比金子石头更加长久。怎么能等到给了别人一些好处, 然后便要求报答,送他整筐整箩的东西, 然后才叫真正的友谊呢? 想真正做了一个像样的人, 要细细想这些而不要忽视它们。
接受国家的俸禄是很容易的,所以人们都以此为荣。获得绸丝谷物要克服许多困难, 因为难所以人们都很轻视做这农活的人。一个难一个容易, 一个贫苦一个安逸, 而容易的光荣, 艰难的可耻, 这是贵贱贫富的差异。通过艰苦的斗争安定国家, 建立卓越的功勋以拯救百姓, 才可以使唤一般的民众, 享受富贵荣华的生活。和多数百姓一样, 自己终日操作, 那么只能使唤妻子儿女, 每月耕田织布而已, 如果一定要消除压迫和侮辱,去掉下等人的觊觎之心, 必须上等人和下等人各得其所, 贵族与平民同样幸福。
人们如果有廉耻之心, 便不需严厉的刑罚; 保持不变的美德, 便不需仰慕富贵, 有廉耻之心的人,寿终正寝, 保持美德的人, 善始善终。世上还有退休离职的人, 便不照顾, 这是不讲义气。又有官任结束便对他改变态度, 这叫不守道德。见人有好事, 便百方巴结。一到听说大事不好, 便公开的表示和他没有关系, 甚至于附会谣言陷害他人。预备毒计攻击他人。在人面前吹捧, 背后便进行毁谤, 以前对人说心里话, 今天则完全是敌人是坏蛋, 这太过分了。又不仅如此而已, 有的是别人教育成长, 依靠他人建功立业, 借他人之推荐, 通过他人显名扬声, 依附他人而生长, 先前能为他人赴汤蹈火, 一旦别人失势便远远地避开, 尽力掩饰与人家的联系, 甚而抹杀他人的优点, 肆意的诬陷他人, 掩没他人的长处, 显示自己的能力, 吹嘘平庸的伙伴, 否定贤明之人的见识, 一个人到了这地步, 确实是极大的败坏了道德。应该提防这种人, 不要和他们搞到一块。
突然发现怪事, 应该尽量避开, 碰到紧急的事, 应该想怎样缓和它们, 如果是自己首先表示异议, 将负诽谤他人的责任。失去常态违背他人的意思, 那就更糟糕了。如果能像裴楷那样坦然的面对怪事, 像裴遐那样从容面对逼迫方可以称为杰出的人。
喜怒是人性固有的两面, 它们的外露往往是气量不足, 而喜怒不形于色, 说明有深远的见识。高兴过分便不尊重, 愤怒过分便失去威严。心神, 稍稍抑制一下便会平静。发怒不利于身心, 稍稍忍耐一下便会消除。能这样行事便没有错误, 举动没有出轨, 那么一切便会明白, 你们将会平静安宁。习惯能大大地改变一个人, 不仅改变你的性格和身体, 而且改变人的智力和理智。所以说:“和善人生活在一起, 好比进了香草兰花的院子。长久会不知道其中的芬香, 是因为被它影响, 和恶人生活在一起, 好像到了卖咸鱼的集市,时间长了便不知道它的臭味, 是和它一起同化的原因。所以古人特别注意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人的道德。只有那些坚强的意志的人方能长久保持其品德而不被污染。所以说:“红颜料可以消失, 但总有一点痕迹。石头可以打碎但总有一点碎片。”如果没有红颜料和石子的坚强特性, 必须在细微的地方加以注意。能有志于道的探索, 应该保持遵循道德的心态。既遵从道德, 便不会讥笑贫穷, 而只谈论那些有意义的东西, 有人说:“贫穷为什么快乐?”这说明还未得道。对于胸怀道德的人来说: 富贵和贫贱在他看来都一样。本来是一样。丧失美德, 不是通达高尚的人, 假如保持这些美德那便时时刻刻快乐了。
有人说, 温暖吃饱的可贵, 是因为他们能使生命生长不息, 饥饿寒冷正侵扰一个人, 谈论遵守道德是句空话, 从自身的遭遇出发, 却又远远背离真理, 这便是世间的习惯。凡是美好的物质, 怎么会是因为它的不同而确定它的好坏, 有的人吃山珍海味而早死, 有的人吃菽麦杂谷而长寿。稽康说, 内心世界充实时, 不在乎外在的暖饱, 所以根据人的食量来吃饭, 歉收的年岁吃得很少, 丰收的年岁便会顿顿有余, 并不是粮食多少, 而是因为年岁的丰收或不足。况且是具有美好的理想, 拥有安仁富足的快乐,明白天下万物, 如神明般的安详,纵然十天吃九餐, 也不能叫他觉得饥饿, 冬月以席子为铺垫, 也不会觉得寒冷, 难道不是如此吗?所以完全从个人的感觉出发,无法感受身外的广大的世界的丰富。东西南北广大无边, 金木水火土循循不息, 是天的伟大。黄河东海奔腾不息, 山川运动不止, 是地的伟大; 人的活动的世界必须遵循道德, 是人的伟大。所以古人深深明白天地人的人, 不在个人的小聪明上作文章, 而与天地万物同呼吸, 不抱着个人的陈见不放, 而广泛的学习他人的长处和优点, 心中不装着浅薄的见识而看齐大道。对于像潘岳那样, 是不值得崇尚的, 但一碰到有道德之士, 则倾心归顺。这是君臣父子的大理, 礼法所规范的东西。尊贵者拥有他们可以支配下人, 做下人的可以获得上位者的赞赏。
世界不断发展, 但真理是不会改变的, 人家以安逸为目标, 我则追求古代的道德。人生在世, 总是有意识的, 从少年到成年, 迅速飞过, 之后衰老疾病又迅速来临。这中间夭折短命的不胜枚举, 纵然活下来, 也没有几多。脆弱的生命,迅速地与土草相伴, 卓越的才干,迅速地消失黄土之下。回顾人生的经历, 也不过几十年。在这样的迅速人生中, 想保持荣华, 那是不能永久的。想彻底的通达大道, 也是不那么容易的。在人生的前前后后几十年, 做一个现实的人, 最关键的在于心怀真理保持道德。第一是自己的心灵的纯洁, 其次是人际关系的和谐, 有纯洁的心灵,便不至于陷入罪恶之中, 信仰道德, 便不至于惭愧。要是希望人们接受这样的教育, 使他的志向符合圣人的教导, 努力去进取, 那么便一日胜似一日, 渐渐接近大道。如果明白这些道理, 我们将忘记老之将至, 如果不了解这些, 你又将到哪里去呢? 我偶然写到这些, 粗略地敷陈一下我的观点, 如果以严格的标准要求, 那是远远不够的。维持生命的办法, 在于田地的耕耘,勤俭节约。保持一生的完美, 便是遵循古代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