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主体的概念:行政主体是一个法律概念。在我国,行政和体是指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权,并对行为效果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2、行政行为的概念:亦称行政法律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与法定被授组织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职能的法律行为。
3、行政行为的有效要件:主体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适应;形式与程序合法。
4、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依据相对人的申请,依法准许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行使某种特权,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5、行政许可分类:依据性质,分为行为许可与资格许可;依据应用领域,分为各种专业许可;依据相对人有无限制,分为排他性许可和不排他性许可;依据是否附带条件,分为可放弃的许可证和不可放弃的许可;依据主体之间的关系,分为共同许可、条件许可、委托许可;依据有效期,分为长、短、临时三种;依据事项紧急程度,分为一般许可和紧急许可。
6、作用:行政许可制度有利于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整;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