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的认识

2024-12-17 20:31:2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作《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而且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回答2:

知识渊博,是中国古代的先贤,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华夏文明的代表之一

回答3:

大成至圣先师,文圣,衍圣公

回答4:

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虽然经常是“礼乐”并称,但是乐比礼出现得要更早,并且,
祭神的仪式被称为礼是周初才形成的,而就是礼的观念正式形成后,乐在人生教育中所
占的分量也还远超过礼,在进入了春秋时代后,成为当时贵族的人文教养之资。但是,
对“礼”的基本的规定是一种“敬文”或“节文”,也就是把节制和文饰二者结合,应
该说,这对于一般人是可以较容易自觉意识和做到的,而相对的,对于音乐而言,其规
范性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陶冶,是对于人在精神上的一种非强制性的规定,所以比起
礼,乐反而更难令人意识和实行。正因为如此,于是春秋时代后,礼取代了乐在人文教
养上的传统地位,但孔子依然提出了“文质彬彬”这一对君子的要求,依然把规范性与
艺术性的统一,作为礼的基本性格。并且礼乐并重,乐在礼之上,乐才是一个人人格完
成的境界,于是孔子有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正
是由于这种对于音乐的最高艺术价值的自觉,才建立了其“为人生而艺术”的典型。
孔子对于音乐的重视不仅是因为他对于古代乐教的继承,更是来自他对于乐的艺术
精神的新发现。“艺术,只有在人们精神地发现中才存在。可以说,就现在所能看到的
材料看,孔子可能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位最明显而又最伟大地艺术精神的发现者。”孔子
对于音乐的追求,是通过技艺而深入到内在的精神中,从而把握此精神具有者的人格,
自己的人格与音乐精神的融合正是一个艺术化的过程。孔子把音乐作为一个人人格最后
的完成境界,不仅是在个人教养上非常重视乐,并且在政治上也同样加以重视,因此,
乐才成为孔门教化中的一大传统,就如荀子学问的性格并不与乐相近却仍然作出了一篇
完整的《乐论》,总结了孔门有关音乐艺术的理论。但是,孔子何以对乐如此重视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两大典型之一的孔
子的艺术精神是什么,并且何以会如此。
要谈论中国艺术精神这个问题,就要知道自由本身的意义。克就自由来说,如何定义
呢?冯契曾说过:“从认识论上说,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以及根据这种认识改造世
界;从伦理学上说,自由就是自觉自愿地在行为上遵循‘当然之则’;从美学上说,自
由就如马克思说的在‘人化的自然’中只观人自身,即直观人的本质力量。”具体到中
国艺术精神的层次上,我们也可以说,自由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并由此在人心和人
的情感深处求得回声和晦明。
孔子认为人的自由,就在于人和天合一,和天命合一。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
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论语·为政》)到了“不逾矩”,人就实现了完全自由了。因此,孔子的自
由是在知天命、顺天命的基础上达到的,也就是与天命合一。他的这种自由,首先指的
是伦理学上的自由,道德上的自由。在孔子看来,必然的规律和当然的道德准则是统一
的。因此,孔子所说的仁与智的统一,也就是“爱人”与“知人”的统一。认识的主要
任务也就是认识人和人之间应有的伦理准则和关系。认识了这种伦理的准则,人就可以
在实践中自觉地加以遵循,人就自由了。孔子的艺术精神对于自由的界定,可以说是一
种道德快乐主义,即把与人的天性、道德的自然而然的统一所产生的自由感作为艺术的
最高本质。

回答5:

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