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令和元曲有什么区别

2024-11-23 15:13: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区别如下:

1、盛行时代不一样。

小令盛行于五代时期,是词中的前辈,最早的小令可追溯到隋炀帝时代。而元曲顾名思义,盛行于元代。

2、种类形式不一样。

小令是一种词调体式,是慢词的一种。元曲因文艺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杂剧和散曲,杂剧是以滑稽搞笑为主的一种表演形式,每本四折,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3、格式定律不一样。

小令的字数要控制在五十八个字以内,小令有齐句也有长短句,小令的自由度比较窄一点,超过相应规则的可称为“乐章”、“歌曲”等。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扩展资料

元曲四大家和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的散曲全收在《金元散曲》中。《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白朴的词作,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到明代已经残佚,字句脱误。清朝中叶,朱彝尊、洪升始为整理刊行。全集收词二百余首,除了一些应酬赠答、歌楼妓席之作外,多为伤时感怀的作品。赖有这部作品,我们才可以了解白朴的生涯。他的词作,承袭元好问长短句的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马致远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作品收入《东篱乐府》。

据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元曲

百度百科-小令

回答2:

小令和元曲有盛行时代、种类形式和格式定律都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1、盛行时代不同。小令盛行于五代时期,是 词中的前辈,最早的小令可追溯到隋炀帝时代。而元曲顾名思义,盛行于元代。

2、种类形式不同。小令主要是一种词调体式,就是慢词的一种。而元曲因文艺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杂剧和散曲,杂剧是以滑稽搞笑为主的一种表演形式,每本四折,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3、格式定律不同。小令的字数必须控制在五十八个字以内,小令有齐句也有长短句,小令的自由度比较窄一点,超过相应规则的可称为“乐章”、“歌曲”等。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令

回答3:

元曲就是曲子,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

元曲与宋词不同,很多元曲可以根据需要加衬词,甚至加句子。所以没有谱子时拿着不同作者的同一名称的小令便会发现字数参差不齐,句子多少不一。

不过有些衬字是极明显的,如王实甫的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棉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这里前面的小令《十二月》共六句,依谱通常都是四字句。而王实甫在每个四字句上全加了三个衬字,读起来比单纯的四字句活多了,何况唱的时候?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评此曲“对偶、音律、平仄、语句皆妙。”后面的《尧民歌》共七句,合在一起写的叫《带过曲》,当然何种可带何种不可带以及谁与谁带,自有严格的规定。

回答4:

说到元曲,要包括戏剧(杂剧、南戏)和散曲(套数、小令)。小令是元曲中的一个类别。
在元曲的几个类别中,小令是篇幅最短的。或者可以说,其他形式都是由若干个小令构成的。
至于字数,并没有确切的限定。

回答5:

小令是58字以内的宋词,而元曲可以分为散曲和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