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在于,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降低能耗,提高效益。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现阶段,研究产业经济学不但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一是从指导实践的理论角度,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从而有利于建立其经济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好的指导和服务经济实践;二是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指导和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实体经济的踏实的学问,研究产业经济学,目的在于寻求产业的发展规律性。从产业经济大的结构看,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引擎,实体经济则是轮胎。忽视实体经济,而片面去追求虚拟经济,产业发展必然会产生非均衡。而研究产业经济学,可以从产业经济学理论中,找到平衡点,使这种非均衡趋向均衡。同时,在我国东部、中西部,还存在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如何改善中西部产业结构,加快中西部发展是一个重大课题。三是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降低能耗,提高效益。目前,国内经济正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和压力。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石化等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能源消耗浪费,环境污染突出,产业效益却非常底下。辨析哪些产业产能过剩,压缩哪些领域的产能,如何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