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1 侵蚀地质地貌特征
海岸侵蚀主要表现为:岸线后退、潮间带由宽变窄再变宽、潮滩坡度相应由缓变陡再变缓。黄河三角洲潮滩侵蚀的重要特征是侵蚀陡坎发育,既是侵蚀地貌形态,又反映了侵蚀作用的方式;在一个侵蚀潮滩上,往往有几个逐级分布的陡坎;陡坎之间的潮滩,局部受到侵蚀,局部接受堆积(图7.14)。
黄河三角洲西北部晚湾沟潮滩保留着强侵蚀地貌特征,而三角洲南部的小岛河潮滩是一种弱侵蚀类型(图7.15)。
7.3.2.2 侵蚀速率
黄河三角洲侵蚀速率随侵蚀时间、海洋动力条件和原始地形等的差异而不同。开始时侵蚀速率高,达0.9km/a,随后逐渐降低。风浪和潮流作用较强的地区,侵蚀作用强,反之则弱;凸岸侵蚀作用强,凹岸侵蚀作用弱。
图7.14 黄河三角洲北部海岸侵蚀地貌
图7.15 黄河三角洲潮滩侵蚀平面
根据成国栋等人的研究成果,黄河三角洲北部海岸(五号桩—桃河口)1976年至1985年蚀退了3.5km,平均每年蚀退0.39km;桃河口以西岸线蚀退约1km,平均每年蚀退0.11km;刁口旧河口岸线蚀退3.7km,平均每年蚀退0.36km。
侵蚀速率在河道刚废弃时最大。据黄河勘测规划设计院资料,神仙沟流路在1961年出叉改道后,原河口沙坝平均蚀退速率大于 2.5km/a;附近高潮线平均蚀退速率达0.93km/a;估计黄河三角洲的蚀退量约占造陆量的1/3~1/4。
7.3.2.3 侵蚀模式
黄河三角洲岸线长约350km,约3/4的岸段存在不同程度的侵蚀作用;在平行海岸线和垂直海岸线的方向上都表现出蚀退的特征。
成国栋等人将黄河三角洲的蚀退模式概括为以下过程(图7.16):蚀退初期,低潮线迅速后退,潮滩宽度变小,岸线由光滑变为曲折,形成切割的小岛;蚀退中期,蚀退作用逐渐减弱,低潮线后退速率降低,高潮线缓慢后退,使潮滩略变宽,切割的小岛被侵蚀,河口两侧凹处被填充,岸线又趋平直。
7.3.2.4 侵蚀影响因素
侵蚀作用过程不能被保存在地质记录中,因此,只能从动力环境特点、地形地貌变化、沉积物结构等方面进行间接分析。
影响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的因素众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黄河来水来沙量
黄河流路与黄河来水来沙量对海岸侵蚀起着主导作用。1976年黄河从刁口流路改道清水沟流路后,刁口流路入海口附近由于失去了黄河水沙的沉积,海岸线出现了快速蚀退;20世纪90年代后期,黄河断流天数增加、来水来沙量减少,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沙嘴也出现了蚀退现象。
(2)海洋动力
海洋动力是海岸侵蚀的外因,其中波浪、风暴潮、潮流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波浪尤其是大波浪对黄河三角洲的侵蚀作用很大,它可以搅起已沉积的泥沙,并随潮流运走。冬季的浪高比夏季要高1.5m左右,所以黄河三角洲的蚀退主要在冬季大风浪的情况下发生。
风暴潮是一种突发性事件,遇到几十年一遇的风暴潮时,海水可漫过海堤,威胁海堤安全,造成海岸侵蚀。黄河三角洲是风暴潮多发区,自明代至新中国成立前夕(1368~1949年)的582a间,共发生的风暴潮灾52次;据近年海岸带调查统计,黄河三角洲地区风暴潮平均6a一次,其高潮位比一般高潮位高2~3m。
图7.16 黄河三角洲海岸蚀退模式
(据成国栋,1991)
潮流在侵蚀过程中主要起搬运沉积物的作用。黄河三角洲北部海域无潮区附近,潮流速率最大(可达150cm/s),侵蚀最强。
(3)岸坡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
黄河三角洲潮上带沉积物为互层的黄色粉砂与褐色黏土质粉砂;潮间带沉积物为粗粉砂,而现代河口两侧的潮间带则堆积着细粒沉积物,主要为黄褐色黏土质粉砂夹黄色粉砂透镜体以及黄色粉砂夹黏土质粉砂。
北部刁口地区侵蚀速率大的地段,均位于1976年黄河改道前的河口附近。岩性主要为烂泥湾相沉积的以细粒成分为主的土层(粉质黏土夹粉土和黏土薄层),一直处于饱和状态,排水固结过程进展缓慢,土的工程力学性质很差;其颜色以灰褐色为主,流塑态,土质细腻。此外,滨海湖沼相沉积土体以灰—灰黑色的淤泥或淤泥质土为主,普遍较松软,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较大,具腥臭味,易被水流侵蚀产生蚀退。
松散的粉土、松软的淤泥质土及粉质黏土抗侵蚀能力差,该工程地质特性是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的内因。
(4)人为活动影响
油气资源开发、土层固结等因素造成的地面沉降,以及全球气温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加剧了海岸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