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的创始人是谁?

2025-01-01 20:42: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彼得·阿列克塞耶维奇·罗曼诺夫(1672—1725),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史称彼得大帝。生于1672年5月30日,1682年,与其兄伊凡同时即位,立为“第二”沙皇,由其异母姐姐索菲亚摄政。1696年,伊凡病死,彼得为惟一君主。

在索菲亚摄政时,彼得随母住在莫斯科近郊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皇村。在这里,年幼的彼得除了认字读书、背诵圣经,最爱干的是三件事:一是学木匠、铁匠、泥瓦匠和雕刻匠等手艺活,这培养了他从小对科学的热爱;二是经常同一帮小孩拖着一条破旧的帆船,到邻近的河池里练习驾船,请外国侨民教他数学和航海知识,这使他从小受到了西欧文化的影响,为他以后创建海军,向欧洲先进国家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奠定了思想基础;三是经常同来自乡下、宫廷里的少年侍从和马夫以及名门子弟,用自制的木头刀枪玩攻城夺地军事游戏,并且和他们一起组成了两个童子军团——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军团和谢苗诺夫斯基军团,后来,这两个军团就成了他的最精锐的嫡系部队。

1689年1月,17岁的彼得遵从母命,和贵族之女洛普辛娜结婚。按朝廷的传统,皇上结了婚,即应该亲政。可是野心勃勃的索菲亚不仅不交权,反而策动射击军叛乱,试图杀掉彼得,由自己当女皇。彼得预先得此消息,果断率领他的“童子军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镇压了射击军,抓住了索菲亚,把她关进了谢尔也夫三圣修道院。然后,他把朝政交给了母亲纳雷什金娜、舅父纳雷什金和宠臣鲍里斯·戈里津等人,自己仍回到皇村,训练他的童子军团。

彼得亲政初期,俄国还是个极其落后的内陆国家。在他之前的历代沙皇为了打通通往西方的出海口,不断进行征战,但是都未能如愿。彼得执政后,为实现先皇的遗愿,一边扩充军备,一边广收人才。他在莫斯科侨民区发现瑞士侨民列福尔特精通军事,便聘用他为军事顾问;在视察图拉城时,发现铁匠德米多夫既会修理枪械,又善于经营,便当场许诺拨给经费5000卢布,让他在该城创办一座军工厂,后来又任命他担任俄国军工大臣。

经过一番准备,彼得以“第一炮手”的身份,任命谢英为陆军统帅,率领3万俄军于1695年1月,同土耳其争夺黑海要塞亚速,企图为打通黑海出海口铺平道路。可是,俄军和土军刚一交火,就被土军打得落花流水,望风而逃。夹在俄军中间的“第一炮手”慌忙向追击的土军开了一炮。没想到,炮弹竟落在了俄军当中,炸死了一大片俄军士兵。彼得赶紧下令撤军。第一次远征亚速的失败,使彼得认识到,俄军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海军,不能从海上封锁亚速;俄军使用的大炮都是一些陈旧、生了锈的玩艺儿。土军胜利的原因在于拥有海军,可以不断从海上输送援军和军需品,而且装备精良,使用的火炮先进。彼得在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以后,立刻指派列福尔特在顿河沃龙涅什建立造船厂。经过半年,列福尔特就造出了30艘军舰和一批运输船及快艇,并且组建了一支海军舰队。1696年5月,彼得任命列福尔特为海军司令,再次发动了进攻亚速的战争。俄军从水、陆两路同时包围土军,迫使土耳其军队投降,俄军终于占领了亚速。

1697—1698年,彼得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组成了一个由250人参加的使团,由列福尔特和戈里津率领。他本人化名“米哈伊尔”,混在使团中间,随团考察欧洲诸国。使团先访问了波兰王国,与波兰国王缔结了反对瑞典同盟,接着考察了荷兰、英国和奥地利等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风俗民情。彼得每到一地,顾不得旅途劳累,立刻带着几个心腹,时而扮成工匠,跑到店铺作坊、造船厂或者铸炮厂拜师学艺;时而充当水手,溜到军港码头观看海军演习;时而自称学者,拜访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和造船师;时而假装留学生混进军事院校,旁听军事课程;有时又作为游客,参观天文台、科学院、图书馆,收集国外科学资料和艺术品。为了了解英国议会情况,他竟然不顾身份,偷偷爬到议会大厦的隔楼,朝下观看议员开会的情景,结果被卫兵发现逮住。尽管彼得在此次出国考察中出了几次洋相,但是收获颇大。使团回国时,从欧洲国家购买了大量的先进武器和机器设备,聘用了上千名水手、炮手、工匠、技术专家和学者。同时,也使彼得本人大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转变了观念。

彼得一回国,就在俄国推行欧化政策。他先从“割胡子、剪袖子”开始。当时的俄罗斯人年纪轻轻的就蓄起了大胡子,以致外国人把俄国称为没有生气的老人国。据传说,胡子是上帝赐给男人一件最珍贵的礼物。谁的胡子最长,谁的品德就最高尚;谁的胡子最浓密,谁就最威严,有人甚至把胡子作为炫耀身份和地位的资本。因此,当割胡子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就引起了人们的恐慌。教会乘机造谣说:“割了胡子的人一定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彼得不信这个邪。他亲自动手割掉了几个近臣的胡子,然后下达诏书:凡抗拒割胡子的人必须交纳蓄胡税。富商每年交100卢布,领主和官吏每年交60卢布,一般居民交30卢布,农民进城每次交一戈比。交了税的人,发一铜牌挂在脖子上,以做凭证。由于采取这一强制措施,蓄胡子的人越来越少了。接下来是“剪袖子”。俄罗斯人历来喜欢穿拖地的长袍(或长褂),外罩一件长袖坎肩。这种穿着,走路干活碍手碍脚,很不方便,而且有损仪容。彼得对此深恶痛绝。于是下令:“俄罗斯居民身着外衣之长,以衔接吊袜带为度,内衣则应短于外罩,衣袖不得超过手腕。违令将予以重罚。”

割了胡子,剪短了衣袖,俄罗斯人显得精神、利索多了。“割胡子、剪袖子”似乎是两件不起眼儿的小事,但是在彼得看来,这却是革除俄罗斯人陈规陋习、破除守旧观念、革新社会风气、推行欧化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对自己的权威是否确立的一次检验。实践证明,无人敢于公开和他的权威挑战。

1700年元旦过后,彼得收到了俄国驻外使节的报告:土耳其已同意和俄国签订为期10年不再交战的和约,丹麦和波兰王国答应,支持俄国反对瑞典。彼得得此消息,即于同年8月率3.5万名俄军进攻瑞典波罗的海的要塞——纳尔瓦(史称“北方战争”,1700—1721)。结果,被早有准备的瑞军打得一败涂地,俄军180门大炮全部丢弃,300名军官被擒。彼得逃回莫斯科后,恶狠狠地对大臣们说:“此次进攻只是战争的开始,绝非战争的结束!”他当即下令,把每三个教堂中的一个教堂里的钟搬来铸炮;兵员不足,农奴中的青壮年男子也可招来当兵(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兵权利);舰船不足,他亲自赶到造船厂,挥斧和工人一起造船;缺乏军官,即从他的两个“童子军团”中,破格提拔年轻军官来代替。经过一年的紧张准备,一支配有300多门大炮、几百艘舰船的5万多人的讨瑞大军就重新建起来了。

1701年,彼得利用瑞典和波兰交战的机会,再次进攻瑞典在波罗的海的要塞。经过激烈战斗,俄军接连攻占了诺特堡、宁斯干茨堡、多尔巴得、纳尔瓦、爱斯兰等城堡以及涅瓦河沿岸和芬兰湾南岸的一些地区。从1703年5月起,彼得开始在所占领的宁斯干茨堡地区,大兴土木,修建未来的新都——彼得堡。

1708—1709年,彼得又亲自指挥了列斯纳亚战役和波尔塔瓦战役,从瑞典人手中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在取得了陆地上的绝对优势后,他便命令新建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海上向瑞军发动攻势。在1714年和1720年所进行的汉古特和克琅加姆两次大海战中,俄军彻底打败了瑞军,迫使瑞典在芬兰签订了《尼什塔特和约》。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终以俄国的胜利而结束。俄国不仅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而且获得了芬兰湾、里加湾、部分卡累利阿、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

1721年10月,俄国枢密院授予彼得一世为“大帝”和“祖国之父”称号。俄国国号也因此改名为“俄罗斯帝国”。

北方战争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是与彼得大帝在此间进行一系列改革分不开的。在经济方面,彼得通过贷款和提供优惠办法,大力发展工业,其中以开矿、冶金、纺织和造船业发展最快。为发展农业,彼得征集了数以万计的农奴开凿运河;为发展商业,又新建通商口岸,奖励输出,限制输入,保护关税。在军事方面,废除了在彼得执政初期曾发动过两次政变的射击军和贵族骑兵,以义务兵制来代替雇佣兵制。通过征兵、造船、造炮等措施,建立了一支由步、骑、炮、工组成的20万人的正规陆军和一支由大小各式舰艇895艘、2.8万名水兵组成的海军舰队。在文化教育方面,彼得特别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大兴办学之风,亲自创办了算术、造船、航海、炮兵、医护、工程技术、矿业学校以及海军学院等。选送留学生到国外深造,规定贵族子弟必须上学学会一门算术和外语,否则,剥夺贵族全部特权,不毕业者不得结婚。此外,他还建立了俄国第一个印刷所、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筹建科学院,创办了俄国第一份报纸——《新闻报》,并亲任主编。在政治方面,彼得取消了反对他的领主杜马,建立了国家最高政权机构——枢密院和9个中央机关委员会,重新把全国划分为8大州50个省,废除了大主教职务,建立了宗教院,把宗教控制在国家和自己手里。在官职任用方面,他打破了过去按出身门第、论资排辈的贵族世袭制度,设立了官职等级制,根据每个官员的知识水平、能力高低、贡献大小来选拔任用官员。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巩固了专制制度,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保证了对外战争的胜利。但是却引起了旧贵族和僧侣的强烈不满。他们聚集到了代表旧秩序、反对改革的皇太子阿列克塞周围,阴谋发动政变,恢复旧制度。彼得同反对改革的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且不徇私情,剥夺了太子的皇位继承权,把他送交特别法庭,将其处死。

1724年秋,彼得一世患病,于1725年1月28日在新都彼得堡逝世。彼得一世是俄国历史上一位最有作为的封建君主。就其一生来说,他推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制,奖励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在俄国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他发动对外战争,加强专制统治,把俄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内陆国家扩张成濒临海洋的强大帝国,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压迫基础之上的,同时也给被侵略的国家带来了无穷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