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见到郭永怀先生与我们三个研究生的一张合影,我的一位好友特地从网上下载后发给了我(见附件),让我想起了半个多世纪前与导师在一起度过的难忘的日子。想当年,郭先生刚过五旬,虽然清瘦,但充满着活力。他那时肩挑着两个重担: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工作极其繁忙,每周工作六天半,还经常到大西北出差,但他的脸上从未显露过倦意,还总是把我们年轻人的成长放在心上。
26年前,我在纪念导师郭永怀先生逝世20周年的短文《当好铺路石子》中写道:“郭永怀教授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但是他的丰功伟绩、他的高风亮节、他的雄才大略、他的声容笑貌长留在我们心间。作为他生前最后一批学生之一,我永远深切地怀念他,永远真诚地奉他为人生的楷模。……他教导我们:‘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我将以此为座右铭,兢
在小学6年级别的课本中,有一组专门描写革命时事情的课文,书中还特地推荐了一本著名的革命小说《红岩》。于是,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动下,我翻开了它的第一页……
“‘现在愿意说了吧?’魔影狂乱地移动着。‘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的平静。‘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没有回答。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钉!’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说不说?’没有回答。‘不说?拔出来!再钉!’江姐没有声音了。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把她泼醒再钉!’……”这是《红岩》中描写江姐受刑时的情景,而书中的江姐所受的刑其实并不只有这个片段中的“竹签穿指”。但就在如此的酷刑之下,她却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这是何等的坚强啊!不仅如此,当她知道她的丈夫牺牲了,她不也是坚强的擦干了泪水,把失去亲人的悲痛化为满腔热血,投入到党的工作当中去吗?而在狱中的日子里,她也仍旧保持着她的成熟和冷静,无论如何,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让她在死亡面前依然坚贞不屈?——那是任何事物都不动摇的她对党的崇高信仰,那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她对革命事业的决心!在《红岩》中像江姐这样忠心为党、为人民的人还有很多:像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成岗;像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许云峰;还有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的刘思扬……他们为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的一个黎明的描写,然而那些为革命事业尽心尽力的英雄们,却没有几个能够亲眼目睹自己做梦都想见到的新中国成立是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想到这儿,我的眼里不禁一阵泛潮——是惋惜,是尊敬,也是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怀念……幸福的日子使人麻痹了自己的精神;安逸的生活使人忘记了什么叫坚贞;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的历史。又逢清明,沉睡的记忆正在复苏;带着些许萧瑟的清风,让我们想起了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面对着血一般鲜红的朝霞,血染红岩,永远的怀念……
学研究所副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工作极其繁忙,每周工作六天半,还经常到大西北出差,但他的脸上从未显露过倦意,还总是把我们年轻人的成长放在心上。
26年前,我在纪念导师郭永怀先生逝世20周年的短文《当好铺路石子》中写道:“郭永怀教授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但是他的丰功伟绩、他的高风亮节、他的雄才大略、他的声容笑貌长留在我们心间。作为他生前最后一批学生之一,我永远深切地怀念他,永远真诚地奉他为人生的楷模。……他教导我们:‘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我将以此为座右铭,兢兢业业地当好铺路石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贡献出一切微薄的力量,也许这是纪念他的最后的实际行动。”我清楚地记得1962年10月4日郭永怀教授对我和李家春说这番话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