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心里问题有哪些

心里学
2024-11-21 16:10:2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常见的心理疾病分很多,你举例的这些大多属于轻性心理疾病:

  1. 神经症,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抑郁症。

  2. 癔症。

  3. 人格障碍,如:偏执性、情感性、分裂样、冲动性、强迫性、表演性、反社会性、依赖性、边缘性、其他类型等。

  4.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常见的如:病理性偷窃、病理性纵火、病理性网瘾等)。

  5. 性心理障碍,如: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易性症等。

另外还有重性心理疾病:

  1. 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应激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

  2. 器质性精神障碍,如:意识障碍综合征、痴呆综合征、遗忘综合征等。

回答2:

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际关系不良、经济困难、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5%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1.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
刚入学的大学生要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
2.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过重
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
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今后的路还很长。从一进校门起,新的竞争又宣告开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因此入校后短暂的兴奋之后就应当及时冷静、认真地分析利弊,正确认识自我,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3.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
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畏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去应付。想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害羞不敢与人接近。不与人交往并非出于自愿,内心矛盾重重。
消除社交障碍主要是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增加自信,消除自卑和恐惧。不然,对自己的神态举止尤其敏感,生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失态,反而使自己在别人面前感到异常紧张。社交障碍是一种恐惧心理的自我加强过程。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恐惧愈演愈烈,最后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这种问题的同学要大胆一些,多参加集体活动,并敢于抛头露面。
4.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
进入大学后,学习失去了中小学时的动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社会市侩、阴暗的一面,习惯于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在现实面前感觉到困惑。
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学好专业课,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锻炼组织社交能力,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去努力。在学习内容上注意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除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外,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5.情感受挫促成心灵苦闷
时下的大学校园,恋爱已是公开的秘密,部分大学生匆匆加入“恋爱族”,由于对爱或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饱受失恋之苦,但又难以自我调适,轻者陷入情感的旋涡难以自拔,重者则会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甚至导致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谈恋爱是一种审美,一旦双方产生了恋情,要沉着、冷静、理智地对待,既应珍视纯洁的感情,又不能任其发展,注意适度控制,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对于单相思和失恋者,要注意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恋爱是以双方自愿为原则的,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回答3:

(一)焦虑
焦虑是预期要发生不良后果时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其主要特征是恐惧和担心。焦虑主
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亢进。急性焦虑的症状为:烦躁不安、神经过敏、震颤、心
悸、出汗、呼吸困难、厌食恶心、腹部不适等。体征为皮肤湿冷、苍白、瞳孔扩大、心动过
速、气促、呼吸深大、血压升高等,进一步发展也可能使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出现
胃肠活动过频而腹泻。
焦虑反应的心理状态很复杂,一般说来会导致心理活动增强,以致忐忑不安,出现失
眠,并伴有头痛。言语变化方面,有人变得越说越快,而不间断;有人声音提高;有人变得
吞吐犹豫,因难用适当的词汇而口吃;注意不集中,对简单的问题也难回答。他们对医护人
员,有的坦白承认恐惧;有的则极力否认焦虑的存在,他们不提任何问题,也避免谈论自己
的病情;有人故作姿态来掩饰自己的焦虑;有的人则以敌意和攻击来反应自己所感受到的威
胁;有人则提出不合理的特殊照顾;等等。医护人员要以同情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进行有效
的引导,给病人以哭泣和倾诉的机会,有助于疏泄积累的紧张和焦虑,对此,医护人员需作
细微观察和分析。病人的焦虑一般说来可分三类:
1.期待性焦虑即面临行将发生的但又未能确定的重大事件时的焦虑反应。常见于尚
未明确诊断或初次住院的病人,不了解自己疾病性质和预后的病人等等。
2.分离性焦虑病人住院,不得不和他所熟悉的或心爱的环境和人分离,包括配偶、
子女、亲朋、同事、家庭和单位等。这些原来的心理生活的支柱和环境,一旦分离,便会产
生分离感而伴随情绪反应。特别是依赖性较强的儿童和老年人,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3.阉割性焦虑 这是一种针对自我完整性的破坏或威胁所造成的心理反应,也属一种分离性焦虑。从自我的心理发展来看,躯体的完整性是自我完整性的一个重要部分。最易产生这类反应的是要行手术切除某脏器或肢体的病人,他们的阉割性焦虑十分强烈。但有人对即使是抽血、引流、胸透等各种治疗、检查也认为是对躯体完整性的破坏。
(二)退化
退化或称幼稚化,即其行为表现与年龄、社会角色不相称,退回到婴儿时期的模式。
1.自我中心加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是否有利于自我存在为
行事前提,过去他考虑并照顾到他人的需要,现在则主要为了自己,常被指为自私自利。随
病情好转有可能去关心邻近病人和周围事物,自我中心减轻是病情好转的一个信息。
2.依赖性加强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和降低,需要依赖医护帮助,需要家人照料,
这是正常现象。依赖不足,容易造成新创伤或不良后果;依赖过分,不利于树立病人战胜疾
病的信心。依赖性加强常伴随有自我感觉异常,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无所适从。特别
是接受暗示性和自我暗示加强,容易接受医护人员的指示行事,但又可能在内心产生矛盾,
情绪波动。
3.兴趣狭窄全神贯注自身机体,而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冷漠。不但对病前感兴
趣的事物失去兴趣,而且对兴趣的领域会收缩变小。应采取措施吸引病人对事物的广泛兴
趣,转移他对自身的注意,这是一种良好的调节。
退化并不完全是有害的反应。通过退化,病人可以重新分配其能量,以促进痊愈和康复。适度的退化是一种重新整合过程,有利于痊愈和康复。值得注意的是,医护人员要根据
病情好转情况,吸引他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为病人角色转化为原有社会角色准
备条件。
(三)主观感觉异常
与自我中心相联系会出现主观感觉异常,就是指人患病之后,主观感受和体验与正常时
有了差异。除病体反应外,主要因为病人患病之前集中精力忙于工作和学习,心理活动经常
指向外界客观事物,对自己的躯体状况不太留意;病人一旦患了病,就会把注意力及时转向
自身,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对自己的呼吸、心跳、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觉察到。由于躯体活
动少,环境又安静,感受性也提高了。不仅对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就连自己的
体位、姿势也觉察得很清楚。比如,一会觉得枕头低,一会觉得被子沉,一会埋怨床单不平
展,不时总翻身。缺乏经验的医务人员往往指出病人“事多”,实际上这是病人合乎规律的
心理反应。
同时,由于主观感觉异常,病人还会出现对客观事物错误的知觉。比如时间知觉,住院
病人总感到时间过的慢,特别是对于病情迁延、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有度日如年之感。久
病卧床者会出现空间知觉的异常,躺在床上会感觉房间或床铺在摇晃或转动等。也有这种可
能,正常人认为鲜美的味道,却可能引起病人的反感;正常人认为美丽的颜色,病人看到后
会感到心烦;正常人认为悦耳的声音,病人可能会感到刺耳。有的病人因病情需要住进隔离
室或重症室,由于感知觉刺激单调,会使病人感到孤独、无聊和不安,甚至出现思维混乱、
幻觉等。对于病人出现的感觉异常,应寄于同情,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和疏导,并辅以必要的
治疗。应当指出的是,病人有些异常感觉,很可能是躯体疾病的心理反应,不应与上述感觉
异常混为一谈。
(四)猜疑
猜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它是缺乏根据的猜测,会影响人对客观事物正确的判断。
一些病人对诊断表示疑问,主观上不情愿得病,常有“我实际上没有病”、“我怎么会得这种
病”等想法。猜疑还可以泛化涉及整个医疗过程,对治疗、用药、检验等都作猜疑反应。听
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觉着自己的病情加重,甚至没救了;对别人
的好言相劝也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总担心误诊,怕吃错药、打错针等等。由于
缺乏医药常识和主观感觉异常,胡乱猜疑,胡思乱想,惶惶不安。于是产生种种质问要求解
答,诸如:“我为什么该得这种病?…“为什么同样的手术他是良性我是恶性?”等等。一些文
化落后的人群里还会有种种迷信色彩的认识。这种要求医护人员作耐心的解释,并以严谨的
态度进行医疗处置,特别是要防止那些对医学似懂非懂、道听途说的一些解释的影响。
(五)愤怒
病人常感到愤怒。他可以为一些小事而发火,也可能为自己不能自理而恼怒。这种愤怒
常伴随着认为自己患病是不公平的,是倒霉。这种莫名的怒火,可能是潜意识的,有如幼儿
出现的无理由的攻击性行为。他可向周围的人,如亲友、病友甚至医生、护士,毫无理智地
发泄。应当认识这种受疾病折磨的易激惹状态是患者的心理反应,要有足够的容忍力来应
对。
愤怒还有可能转化为自戕和抑郁。自戕可以是拒绝正当治疗、逃避服药、甚至破坏正在
采取的措施和已经取得的疗效。自戕和抑郁是攻击性情绪转而攻击自身的表现。同时,抑郁也可能有助于保存能量,对人有保护意义,但从总体来看,是不利于病情转归和身体康复
的。
(六)孤独感
与分离感相联系,病人易感孤独。一个人生病而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住进病房,周
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病人恢复健康的希望落在医护人员身上,而医生每天仅在查房时和病
人说几句话,护士定时打针送药,又极少言谈。这样病人自然产生一种孤独感。特别是小病
室的病人,更易产生孤独感。老年病人也容易产生孤独感。值夜班护士经常可以发现,有的
病人睡不着觉就打信号灯找护士,也有些病人莫名其妙地在值班室门口站着。除了其他原因
外,就是他们有孤独感,希望别人陪伴,说几句话,以得到心理上的宽慰。
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能充分理解病人的这种心理。例如遇到病人总打信号灯,决不训斥
病人说:“你怎么这么多事!”而是轻声问病人,是不是需要喝水。如果什么事也没有,就去
给他盖一盖被子,理一理枕头,使病人带着安慰、进入梦乡。同时也应看到,护理人员的这
些行动,得到安慰的不止是一个病人,而整个病室的人都会感到温暖。
与孤独感相联系,还会有被遗弃的焦虑。由于暂时或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能力而自杀。
自感无助于家庭和社会,反而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感到孤独和被遗弃,甚至情绪忧郁而
萌发轻生意念。必须组织其亲属朋友和同事进行探望、照顾,使病人与亲友、同事间保持亲
近的关系。
(七>失助感和自怜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对所处情境没有控制力并无力改变它的时候,就会产生失助感。这是
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之任之、被动挨打的情绪反应。这种失助感还可以泛化而导致
失望和抑郁等临床表现。这是由于感到生命受到威胁的心理应激,自我价值感的丧失,自信
心降低所造成的。
与失助感楣联系,病人往往会出现自怜自悲情绪,“为什么我偏偏生这种病?…“老天爷
为什么和我过不去?”可能表现为大发脾气,以发泄内心的怨与恨;甚至表现为类体克状态、
麻木不仁,感到处于梦样状态,或不能活动,或做些对人对己都毫无意义的活动;也有的病
人面对镜中的自己告别,回首往事,留恋人生。这种消极情绪极不利于治疗康复,要给以心
理支持激发其能动性,转化不良心境。使之感到能有所期待。
(八)期待
病人的期待心理乃是指向未来的美好想象的追求。一个人生病之后,不但躯体上发生变
化,心理上也经受着折磨。因此不论急性或慢性病人都希望获得同情和支持,得到认真的诊
治和护理,急盼早日康复。这种期待心理促使病人四处求药,八方投医。他们寄托于医术高
超的医生,寄托于护理工作的创新,寄托于新方、妙药的发明,幻想着医疗奇迹的出现。总
之,就是期待着康复、期待着生存。那些期望水准较高的病人,往往把家属的安慰、医生护
士的鼓励视为病情减轻,甚至是即将痊愈的征兆;当病情加重时,又期待着高峰过后即将出
现好转;当已进入危险期,也期待着有起死回生、转危为安的可能。这种心理对病人是一个
渴望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客观上对治疗是有益的。当病人看到医护人
员以实际行动向病人所期待的方向努力,病情果真向既定目标转化,更加鼓舞他们与疾病作
斗争。但有的病人所期待的目标是无事实根据的,所以往往会落空。一旦落空,病人会陷入
迷惘之中,情绪消沉、精神崩溃,导致失助感和自怜,这是要预防的。从心理学的观点讲,医务人员应当引导病人总往好的方向想,总是有期望,这是少受精神折磨而且有助于康复的
巨大力量。即使预后不佳,也应当让病人有盼头,感到生命有希望。

回答4:

【问题一:怎样才能迅速治愈伤心?】

解答:当我们伤心时,第一反应就是要摆脱糟糕的心情;就像生病了,马上就想吃药。但这世上并没有治本的“伤心药”,因为伤心根本不是病——这就是对此问题最好的回答。
受挫、失恋、亲朋亡故……但凡人生出现丧失,我们都会伤心。失去了自然会哭,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就像听了笑话会笑一样,谁也阻止不了。顺利哭出来的人,正常的伤心了的人,随着时间会慢慢康复。往往那些禁止自己伤心,想迅速停止伤心的人,才容易生病。也就是说,该伤心的时候疼了,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反之,该伤不伤,不给自己时间伤心,才是“百病之源”。我们都知道普通的感冒并不需要吃药,撑过去反而会增加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正常的伤心就像感冒,会自然好转,强加干预反而会降低自己的心理耐受力。所以,如果你正伤心着,没什么大不了,好好的、尽情的伤吧,时间是最好的康复剂,千万不要强迫自己马上装成“没事人”。要知道,人的心,是必须被伤的,只有伤心,才能让人长大。《美丽心情》有句歌词:“只有被辜负而长夜流过泪的心,才能明白这也是种运气”——就是这个道理。

【问题二:为什么我总是缺乏安全感?】

解答:这个世界上,估计没有人会一直觉得自己很有安全感。这是因为我们对未知的事总有一些担心,害怕自己控制不了它。我们总会在吃一个陌生的水果前,害怕它是有毒的……其实如果真的咬一口,或许觉得它还蛮甜的。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没什么安全感,也不必大惊小怪,这很正常,路人甲路人乙也和你一样。但请你注意的是,你越不敢咬这个水果,却还拿着它时,就会越缺乏安全感。最好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干脆咬上一口,另一个就是头也不回地丢了它。身在矛盾之中,才是不安的根源,别让自己那么为难,才是保证安全感的最佳方法。

【问题三:怎样才能忘记不快乐?】

解答: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逆向思维”——先来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记住不快乐呢?”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未完成事件”,指曾经让人不快乐的事,会被记录下来,留在那等待未来的自己来完成它。比如丢了心爱的狗,当众出丑,朋友分别,爱人分手……这些不快乐都被记住了,几年之后,你养了两只活泼的狗,成了演讲家,有了新朋友,找到最适合的人结婚——你默默地完成了之前被记录为“不快乐”的那些事,把它们重新标记为快乐。你看,不快乐并不是只能被忘记的,它之所以不愿离你而去,时不时逗留在你心里,就是为了提醒你“快乐在哪里”。不快乐是被我们记录下来的一些“自我考验”,等着成熟一些的自己回来解决,当25岁的你,可以解决16岁时留下的某个不快乐时,我们就可以骄傲的告诉自己“我真的长大了!”所以,不快乐不必忘记,放着就好,早晚你会搞定它的。

问题四:我的性格好不好?

解答:性格没有好与坏,内向、外向都可以是好性格。只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什么样的性格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都有机会成为好性格。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决定自己性格好坏的,只有是否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这一件事。多了解一些自己,就能知道如何展示自己性格美丽的部分,并适当的隐藏和修饰性格里尖锐的部分;而接纳自己,就是少和别人对比,尽量不把事情的成败和性格挂钩——“性格决定成败”只是口号,不是生活,生活的真相是“接纳自己决定成败”,只要你可以欣赏自己,你就会懂如何去给自己机会成功,同样,你也会懂如何让你的性格每天变美一厘米。

问题五:怎么才能知道对方爱不爱我?

解答:爱是一种情感,所以没有衡量标准,不可能凭做没做某件事,就判断爱或者不爱。爱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东西,或许这个人昨天还不爱你,但今天就爱你了,这也非常可能。因此恋爱中的人啊,就算你知道对方爱不爱你,你又能怎么样呢?你只要知道自己愿不愿和这个人建立持久的相爱关系就够了。两个人能否在一起,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爱,而是需要:相互欣赏的需要、自尊心的需要、物质的需要、被照顾的需要、负责的需要……在对方认识的人中,你能满足他最多的需要,他自然会选你。但请注意,有些需要的满足,并不是靠你的付出,而是性格的匹配。比如有些人就是喜欢照顾别人,而你正好习惯被照顾,你们就正好是一对。不要再纠结在爱不爱的假问题里了,爱是可以被创造的,只要你能懂对方的需要,并且不用太难为自己,就恰好能做到。真心不是猜的,而是用你自己的心去感受的——当你在付出真心,没有怀疑的时候,才能感到对方的真心。

问题六:我为他付出那么多,为什么得不到回报?

解答:我们小时候,都接受父母无偿的付出,父母的要求也很明确,就是爱——只要你爱他们,父母就心甘情愿的付出。所以我们总会以为“付出换回爱这个公式是成立的”,但在其他人际交往中,这个等式并不成立。就好比你制作了一件名叫“我爱你”的商品,对方并不想买,他甚至可以拿起来把玩一下,然后再放下,这是他的权利,谁都没有权利逼着别人买自己的东西。“我爱你”不能换来“我也爱你”,甘心付出和必须接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你付出是因为你愿意,如果在付出前,你没有考虑对方愿不愿意接受,这也是一种自私,对方当然有权选择不接受。我们都知道,接受了别人的付出却没能力偿还,都会内疚不安的,所以拒绝反而是很体贴的选择。这世界上很多事付出多少就回报多少,比如天天练习,就孰能生巧。但只有人际关系,是不能一厢情愿的用付出交换的。只有不算这笔帐,才能快乐的去爱。

【问题七:为什么我没有朋友,也没人懂我?】

解答:每两个人之间的友情都是不一样的,友情并不是电视剧里或者某本书里定义好的模式,有长久而平淡的,也有短暂却深刻的……有时候是对友情的那些定义困住了我们,阻碍我们去感受一个真正的朋友,比如他要懂我、原谅我的缺点、对我忠诚……想要朋友,不能想这么多,只要微笑地伸出一只手,就可以了。消除对朋友的界定,给别人接触自己的机会,才能打开心门。还有一件事,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一生中会有很多朋友,不同类型,不同性格,每个朋友能提供给我们的东西不尽相同,我们不能要求出现一个完美朋友。我们需要在众多朋友身上,综合实现我们的“人际需要”和“社会支持”。有句话说“没人能同你一起成长”,走得路上,会遇到很多人,每个人都会陪你走一段路,有的很长,有得很短,有得在很晚才来陪你……每个人都懂你一些,却也不完全懂你,这是必然的,正常的。当你试着对更多人倾诉时,也会有更多机会被更多人懂得。

【问题八:压力很大,失眠怎么办? 】

解答: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是成长的动力,在日间的工作中,有一些压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我们也要给自己的压力一个时间表,就像我们的生物钟一样,压力也需要一个“压力钟”,在早晨工作时,压力可以释放,但在晚上休息时,压力就要停止释放。当我们的学习工作变化、或有突发的事件时,压力变大,“压力钟”需要一段时期的适应,才能重新运转。所以,有偶尔的失眠,是正常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压力钟”升级。首先,要在早上精力充沛时叫醒压力。比如每天起床后,制定日程表,把可以应对压力的事,安排在内。比如快要英语考试了压力大,那早上可以计划背50个单词;单位要考核压力大,那就计划多干点活冲刺一把。然后黄昏时,该请压力变小一些了,就做一些减压的事,比如吃美食、运动、唱歌、看电影等……切忌不要等到快睡觉才减压。这样到了快睡觉时,你的压力和精力都已经释放了,并且当你白天做了一些应对压力的努力后,你就不会那么焦虑了,自然就能轻松的入睡了。持续这样一周,自然可以形成新的“压力钟”,找回你的三秒钟熟睡能力。

【问题九:心理测验结果不佳,就说明我心理有病吗?】

解答:单一的心理测试结果是不能评判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的,就像不能用体重来衡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网络上那些自动计算结果的心理测验,大多都是不准的。心理测验对心理健康的考察,需要在权威机构,由专业的心理测量师来测验。比较准确的心理测验,首先题目很多,一般在100题以上,并且经过抽样检验,信度效度都达标,有较新的常模。并且有专业人员对你的测验结果进行解释。并且就算这样出来的心理测验结果,也只是对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提供一个参考数据,心理疾病的诊断还需要行为观察、生理反应、情绪反应等其他指标,根据我国的心理卫生条例,只有医院的心理门诊才可以下这个诊断。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测量师都没有这个权利。

【问题十:学心理学就能治好自己的心病吗?】

解答:学习心理学并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像医生不能给自己治病一样。学习心理学只能帮助你了解自己,了解人们心理活动的一些规律。我们的心理问题都是在生活中出现的,所以只有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中才能解决,毕竟我们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和他人的连接出问题而引起的,需要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互动才能找到“对症之门”,比如咨询关系,亲密关系,社交关系。靠自己一个人孤独的学习、反省是不能有具体的生活验证的。所有的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当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时,也是要找上一级咨询师进行治疗的。因此,心理问题需要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来解决。学习心理学可以御防一些问题的发生。

回答5:

(1) 适应性障碍。 由环境的原因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失调,表现为不能正常地适应工作、生活和学习,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等。
(2)焦虑性障碍。 焦虑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达到目标和不能克服障碍时表现的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并伴有身体不适感,如出汗、口干、心悸、嗓子有堵塞感、失眠等。
(3)抑郁性障碍。 主要表现是情绪持续低落,悲观,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自责,内心体验多不幸、苦闷、无助、无望,总感到活着没有意思。
(4)恐怖性障碍。 对事实上对人没有多大威胁的事物产生强制性的回避意愿和紧张、焦虑、眩晕等心理反应。如恐高症、利器恐怖、动物恐怖、广场恐怖及社交恐怖等,其中社交恐怖较为常见。
(5)强迫性障碍。 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自知不必想的事仍反复想,不该做的事仍反复做,因而感到紧张、痛苦。强迫性症状中常见的有:①强迫观念,如强迫回忆、强迫怀疑等;②强迫意向或强迫冲动等;③强迫动作,如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曾出现过,但只要不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不妨碍正常的工作、生活,就不应算作强迫性障碍。
(6)疑病性障碍。 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健康状态过分关注,深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经常诉述不适,顽固地怀疑、担心自己有病,经实验室检查和医生的多次解释后仍不能接受,反复就医,甚至影响其社会功能。这种对自身健康过度担忧的心理倾向就是疑病性障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