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音符为:C、D、E、F、G、A、B,汉语表达形式为哆、来、咪、发、唆、拉、西,唱名为do 、re、mi、fa、 sol、la、 si
相关介绍:
将音名C、D、E、F、G、A、B,分别唱做do、re、mi、fa、sol、la、si,固定不变,不依调性调式的变化而改变唱法,这种唱(谱)法叫做“固定唱名法”。
各音名的高音是固定的,在键盘和小提琴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再把它们的唱名固定下来,这样,它们的对应关系就都固定了,所以,当你看到谱上的音,就会立刻想到它的唱名、在小提琴上的位置。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七个固定音节的唱名方法产生于11世纪,由意大利音乐家圭多发明。他采用自己编配的一首赞美诗每一行歌词的第一个音节作唱名,沿用至今(原do为ut、si为sa,后改)。在唱名的具体使用中,有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两种。
11世纪初意大利音乐教育家阿雷佐的圭多以《圣约翰赞美诗》中的每一句第一个音节作为六声音阶的阶名唱法,即ut、re、mi、fa、sol、la六个音。在此理论基础上,约1600年左右,法国出现了固定唱名法。
法国的音乐家通过研究和实践将圭多唱名法的唱名放置在固定音高位置上,并增加了SI作为B的唱名,又用了比较容易发音的DO,代替UT,使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八度,有利于学习者在听觉、发音及记忆上去把握乐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唱名
那七个音符分别是do、re、mi、fa、sol、la、si。这是唱名。
文字表示方法:哆、来、咪、发、索、拉、西
但这只是汉字译音,属于非正规的表示法。
除以上唱名之外,还有一种音名,即C、D、E、F、G、A、B
还有一些不正规的,比如1234567,这种方法是简谱里的表示方法,但只有简谱中才能用,在平时写文章时严格地说是不能用的。
七个音符的由来:
西方音乐记谱法长久以来一直使用字母。6世纪的哲学家波其武(Boethius)使用前十五个字母来标记那时的音域:两个八度内的音符。这种标记法被称为波其武式记谱法,虽然我们无从得知这是他个人喜好或是当时的普遍作法,
在此之后,使用重复字母A-G来标示每个八度内音符的系统出现在世界上。在此系统中,小写字母代表第二个八度,而双小写字母(double minuscules)则代表第三个八度。在音域往下扩充到低八度的G时,则使用希腊字母的G(Γ)表示这个中世纪最低的音。
在半音阶中剩下的五个音(即钢琴上八度中的五个黑键)则是随时间演进而添加上的。第一个进入键盘的为降B音,因为在一些调式中需要此音以避免不和谐的增四度(augmented fourth,即三全音)。开始时在记谱法中不一定能看到这个改变,不过当要记下此音时,B♭(B-flat)记为拉丁字的"b",而还原B(B-natural)则用歌德字母(Gothic alphabet)的B表示。这个记法演进为现代的降记号与还原记号。而在当时,升记号则是在B上加上一横,称为"cancelled b"(被取消的b音)。
在欧洲的一些地方,如德国和波兰,还原记号被进一步转换为H音:因此在德国的记谱法中,H就是还原B,而德国的B则是B♭。
在义大利、希腊及法国,记谱法则是用Do - Re - Mi - Fa - Sol - La - Si来代表音符而不是C - D - E - F - G - A - B。这些名字是由桂多.达赖左发明的,他从葛立果圣歌(Gregorian Chant )里圣约翰赞美诗(Ut queant laxis)中的前六个乐句各取第一个音及此音的歌词,因为此六个音正好组成适当的级进。这个发明成为了唱名(solfege)系统的基础。为了更易於歌唱,"Do"后来取代了原本的"Ut",不过在某些地方仍然使用"Ut"。另外,"Si"或"Ti"也在之后加入,成为第七级的音,而它本来并不存在圣歌的歌词之中。
七个音符用汉字写作:哆、来、咪、发、索、拉、西
七个音符分唱名别是,do、re、mi、fa、sol、la、si
用阿拉伯数字写作,1、2、3、4、5、6、7
还有一种音名即,C、D、E、F、G、A、B
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能显示音值长短。从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开始出现于欧洲的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1根线代表F音高。欧洲音乐的发展,宗教起到了很大的贡献。
有量记谱法是13世纪科隆的一个传教士所发明。这是一种用音符、休止符和其他符号严格规定音的长短的记谱法,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
在1450年左右,音符以黑色涂成,被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又被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一直使用到大概17世纪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理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音符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