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迟到扣钱合法吗?

2025-02-03 03:52:1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迟到,属于缺勤,只是缺勤的时间较短,迟到的时间没有劳动,不发给报酬符合法律规定。无正当理由迟到,因为迟到导致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劳动者还应当赔偿损失。但是,对迟到工资的具体扣发,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可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所谓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是指制度要经过全体职工讨论、制定过程中有工会和职工代表参与,且经过公示,内容合法。简单说叫规章制度三原则,即民主程序制定、不违法、向劳动者公示。只要任何一条不满足,规章制度都不能用。另外,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要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回答2:

用人单位对于迟到的员工进行扣除相应的工资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但是在员工无正当理由迟到,因为迟到导致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此时,用人单位就可以对员工的工资进行惩罚性的扣除,除此之外,劳动者还应当赔偿损失,用人单位也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我国《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早就就废止了企业拥有的罚款权这一项,用人单位不能再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在规章制度中设立罚款条款。

回答3:

职员迟到可以扣工资,用人单位不能对劳动者进行罚款,但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等合法手段进行奖勤罚懒。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