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第五回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中,作者有怎样的寓意

2024-11-25 02:15:2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红楼梦》是鸿篇巨制。看《红楼梦》就如同看到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精致而冗长。要读懂《红楼梦》并不容易,需要辅助,线索或者指引。而第五回,正是这样一个角色。

  第五回由宁国府贾珍妻子尤氏宴请老祖宗贾母以及邢,王二夫人赏梅花为引子,到秦可卿带宝玉去其卧室午休,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为高潮。

  做梦的地方

  宝玉是荣国府的人,作者为什么安排他在宁国府午睡进入太虚幻境?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卧室做梦。但是作者做了很长的铺垫,由尤氏宴请引出贾母,邢,王二夫人,凤姐。再由王夫人,凤姐引出宝玉,作者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仅仅把宝玉引入宁国府,而是为了把他引到秦可卿身边。秦可卿何许人也?警幻仙姑是也。就是她领着宝玉,游览了太虚幻境,看到了宝玉一生中最大的机密——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因此,这个梦也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做的。他的地方非常重要。必须是秦可卿的卧房。

  太虚幻境

  宝玉睡着后就遇到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警幻仙姑邀请宝玉闻“群芳髓”之香,品“千红一窟”茶,饮“万艳同杯”酒,并请痴梦仙姝,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四仙姑相陪。这些天马行空的词构成了太虚幻境也是人之情境。离恨,灌愁,放春,遣香,警幻,痴梦,钟情,引愁,度恨,全都是人的感情经历。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则更直接,对《红楼梦》稍有涉猎的人都应该懂得这两个词实际上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正是红楼一梦的最后结局。这些词太艳丽,艳丽的惊心动魄,曹雪芹正是用这极度的香艳,奢华描画出了一个极度凄凉,悲辛的世界。所谓的太虚幻境也就是作者历尽沧桑后看到的现实世界,幻境即真实。故太虚幻境用“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作对联。

  薄命司

  “薄命”二字泄天机,整部《红楼梦》中对女子最多的评价就是“薄命”,不论正钗,副钗,又副钗,整个九层共一百零八钗均为薄命女子,让人感叹。面对薄命,作者也下了最精确的定义——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宝玉在薄命司里浏览了金陵十二钗前三层共三十六名女子的判词。书中完整辑录了正册十一首判词。这十一首判词正是十二正钗一生的命运。其中第一首是宝钗,黛玉的合词。这首判词一,四句写宝钗,二,三句写黛玉。表明作者对二位姑娘同等喜爱,很难再将她们分出上下,于是给他们安排了相同的位置。然后依次安排下去为元春,探春,湘云,妙玉,迎春,惜春,凤姐,巧姐,李纨,秦可卿。

  十二个人中,只有三位的命运是完全清晰的:迎春,惜春,巧姐。迎春嫁给了孙绍祖,一年之内被折磨致死。惜春在家族破败之际出家为尼。巧姐在家败后沦入青楼,被刘姥姥救出嫁给板儿做了村妇。其余九人结局都模糊不清或者有争议。不过最终她们都没有逃脱“薄命”结局。

  红楼梦曲

  红楼梦曲共十四支。开头一支,结尾一支都是对整个家族命运的概括。

  意淫

  听完十二支曲后,警幻给宝玉讲授了意淫。“意淫”代表了宝玉的女儿观,宝玉对女子的敬爱与纨绔子弟玩弄女性完全不同。宝玉视女儿为天之灵秀,是明珠,不可亵渎。这也婉转表达了作者的女子观。

  因此,第五回在全书中起着最重要的导航作用。看不懂第五回,就等于没有看懂《红楼梦》。

回答2:

寓意宝玉和可卿关系不单纯,马瑞芳教授说过,有时间的话,你可以看一下马瑞芳教授的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