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童年大概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过完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兴趣的事都喜欢用手指着奶声奶气地问上一句:“这个是什么呀?”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总之,“好”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这种意识,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何谓“奇”?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然而,“猎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这里所指的“奇”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是伽俐略对于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对于未知,我们“奇”;对于书籍,我们发现更多的“奇”。人类在“奇”的带领下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更加知晓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求品质。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阳明是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有夸张和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性的认识。
古人说过“心如止水”。由此可见一份安静的心情是多么重要。假如你带着浮躁之心,尚不说研究学术,恐怕自己也会被这情绪所左右,再也无法发现和创造了。《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当“心如止水”时,你的视野将扩大,你的思维将更加活跃。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永续发展。
奇 鸟
彭山青龙职中 黄丽红
在青龙镇鹅公村的李红兵家里,有一只奇鸟,它不是鹦鹉,也不是八哥,却会说话。有一次我去大娘家玩,小妹说,红兵家养的鸟会说话。我不信,可小妹却越说越神,引起了我的好奇心,非去看看不可。虽然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我还是缠着大娘陪我去看。
到红兵家时,这只鸟已经睡了。红兵从屋檐上把它抓下来,它用喙啄了红兵一下,好像怪红兵把它弄醒了,一跳一跳地又去睡觉了。
这只鸟和鸽子差不多大小,尾羽长得比身体还要长的多。主人谈到这只鸟时,像是在谈自己的儿女一样。
这只鸟是两年前,红兵在山上捉来的,当时是还不能出巢的幼鸟,一共有10来只,现在只剩下这只了,鸟儿从小同主人一家吃,住。即使白天,也不会飞得太远。主人有空就捉些昆虫来喂它,生活得像一家人,等到它能飞时,红兵就教它说话。
“我们干活时,没有人理它,它就独自在那儿说话。”文清大伯端着酒杯说。“有时候,它跟你说话,肚皮都笑得痛。那次,它喊我奶奶喊老周。我奶奶气得拿起棍棍儿打它,它还衔起棍棍儿朝它那边拖,还跟我奶奶‘吵嘴’……”“它还跟我学喊爸爸,喊妈妈哩!”没等红兵说完,他小弟就插嘴了。老奶奶也从凳子上站起来,慢慢说道:“白天,他们出去做活路,我一个人在屋头,它就跟我‘摆龙门阵’。我唤鸡,唤鹅,它就跟着我唤,还学牛和羊子的叫声,像得很。那天,隔壁的素元在这儿耍,鸟儿正好学羊叫,素元站起来就朝自家屋里跑,他以为他家的小羊羔生下来了呢!”一家人你一言,我一句地讲这只鸟。
“真的吗?这是真的吗?我一定要听它说话。”回去路上我心里想。那天晚上我激动得无法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我跟小妹就到红兵家去了。红兵“哇,哇”地叫两声,那只鸟就飞过来了。我看清了,他除了尾羽是黑色的外,几乎全身都是黄褐色,翅膀周围的羽毛闪耀着光泽,美极了!可无论我怎样逗它,它都不肯说话。红兵说:“只有它想说话时,它才会说。”最后我走时,它清楚地说了句“慢走!”
朋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你能相信吗?可这一切都是真的,不信,你去峨公村李红兵家看看……
你真屌,作文都要代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