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中国是好事啊 哈哈哈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其经济天然具有依靠国际市场的特点,进出口在日本的GNP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影响进出口的日元汇率也就始终是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重点。根据著名的Mundell-Fleming模型,在日本实行的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国内利率的下降,促进资本流出,使本币贬值,刺激出口。相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提高国内利率,促进资本流入,导致本币升值,抑制出口。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日本在浮动汇率制下保持经济内部平衡的主要手段。1991年后,日本经济增长停滞。2001年初以来,日本经济不断下滑,第二、三季度连续出现负增长。日本政府预测,2001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将为负1%,2002年度实际增长率至多为零。为了改变经济长期低迷,日本继多次推出扩大公共投资之后,又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均未奏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了2001年世界经济预测报告,IMF悲观地指出,世界经济如因美国经济回升延后而进入负增长,那么日本将会跌入连续三年负增长的深谷。
在这种情况下,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日本满足国内目标的必然选择。中央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重点是扩大货币供给量,有三个具体措施:1、将日本银行现金户头存款的6万亿日元扩大到10至15万亿日元,即把货币供应量扩大1至1.5倍;2、将购买长期债券的数量从月间6000亿日元提高到8000亿日元;3、积极购入企业筹资债券,为银行发债担保。
但是,在浮动汇率制下,日本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反对经济衰退的对内经济目标与亚洲各国希望稳定日元汇率的目标相矛盾。因为,日本中央银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经济长期低迷的主因是结构性问题,必然会导致国际资本的流出,从而会引起日元汇率的贬值,是一个长期的贬值趋势。目前,金融市场人士认为,既然IMF和美国同意日元贬值,日元2002年有可能降至160至170日元兑1美元。如果日本中央银行看重汇率稳定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性,那么,宽松的货币政策调节日本国内经济就会受到限制。
现在关键是日本中央银行在多大程度上关心日元贬值对亚洲经济的影响。日元贬值是日本追求积极货币政策的结果。积极货币政策,特别是增加货币供给量,对日本经济意义重大,是没有选择的选择。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是基于美国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这导致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崩溃。
日元贬值能否刺激日本出口而带动经济复苏呢?让我们先回顾历史。战后日本经济增长奇迹导致日元长期升值。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发生信息技术革命,美国利率上升,美元急剧升值,日元相对贬值,导致日本对美贸易大量盈余,日美贸易摩擦日益激化,1985年9月,美日等五国财长与中央银行行长签订“广场协议”(Plaza-Agreement),旨在降低美元对日元等货币的汇率,由此导致了日元的急剧升值,从1∶240到1∶200进而突破了1∶150。日元升值导致了1986年秋季日本经济的短暂衰退。但是,日元贬值的出口效果是有不确定性的。
在长期来看,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增长符合中国、亚洲和世界经济的根本利益。2001年的世界经济低迷是历史上最为同步的一次,是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果。日本仍然保持着世界经济大国地位,IMF指出世界经济衰退的最大负面影响来自日本。在我看来,建设一个“学习经济”制度是日本经济的治本之道。但短期来看,日元可能的大幅度贬值不符合亚洲经济的整体利益。除中国经济高速健康增长外,2001年东亚的情形让人担忧。如果日本单纯放纵本国货币贬值,依赖出口的东亚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亚洲各国的货币可能竞相贬值,从而在亚洲引发新的金融动荡。
综上所述,日元长期贬值是不可避免的,是日本自身经济利益决定的,其真正目的是实行积极货币政策而可能不是刺激出口。但是,日元贬值的时机和幅度必须考虑到亚洲经济的承受程度,绝不能突然大幅度贬值,使亚洲国家在世界经济低迷中雪上加霜。日本政府和中央银行在日元贬值上与美国和IMF商量是不够的,有责任和义务与亚洲各国协商。
中国的远大理想是实现2050年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约是世界经济的四十分之一,需要长期的和持续的经济增长,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应韬光养晦,有所作为。2001年加入WTO,我国需要至少10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在今后10年内,中国应集中精力搞好入世后的经济结构调整。当前,我国不能“两头作战,腹背受敌”,应先内后外。为此,我国10年内不能轻易放开资本帐户,为防国际资本过分流动和金融危机而分散精力,面对日元贬值,人民币汇率应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继续保持长期稳定,同时参与国际上关于日元贬值的谈判和协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我国提供了灵活应付最坏情况的制度保证;我国政府对人民币继续保持长期稳定的承诺是对亚洲经济包括日本经济的巨大贡献。
因为日本的经济在衰退,所以日元会贬值
因为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