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最早是唐代教坊曲名,后人多用为词牌。 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 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 黄鸡。
这只是一个词牌名,被很多人用过,你要说这三个字在苏轼的诗里有什么特殊含义应该是没有,用这个词牌名只是决定了他写的词要遵守这个词牌的格律而已。
在和你说说这个词牌的出处和原意吧,它说的是西施浣纱。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诸暨市南近郊的苎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羲之所书“浣纱”二字,相传这里是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浣纱处。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的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春秋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