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超市买零食,在小区内看到一个小男孩和妈妈争吵,声音比话剧演员还有洪亮。妈妈指着孩子怒骂道:“养你有什么用!还不如养条狗!”一番聆听,才知道孩子不喜欢上学,还偷拿几百块钱充值游戏,对自己的“罪行”百般否认。
男孩推搡妈妈几下,大喊:“谁让你养我了!你自愿的!将来我也不会孝顺你的!”小小年纪竟然说出如此言语,他的妈妈怒火中烧,一巴掌扇向孩子,训斥道:“要么在外面待一夜,要么回家下跪认错!真是个白眼狼!”
想必很多朋友都会像我一样感到疑惑:如今有些孩子的感恩之心都去哪了呢?对父母给予的无限度关爱,当作合情合理之事;面对父母的批评责骂,将其当作故意刁难,和父母“激昂辩论”,认为父母应该是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左右护法”。
我的孩子有时也在“感恩边缘”徘徊,送她各种礼物也不会道谢;和我们顶嘴时也会“口吐芬芳”,言语中透露出对“陌生人”的厌恶。“你们就应该照顾我”这样的话也毫不“避讳”,脱口而出,甚至觉得自己凌驾于父母之上。
上小学时,老师便教我们“乌鸦反哺”的故事,父母也会给我们“补课”,借用各种古人轶事告诫我们要懂得感恩,孝顺父母。含蓄表达的传统使我们将感恩赋予在行动之中,在生活的细微处做出微不足道的感恩行为。
难道说如今的孩子将感恩表现得更加含蓄?其实是孩子对所谓的孝顺和感恩没有清晰的概念,潜意识里对“养育之恩”没有行为认知。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恩,没有“前车之鉴”,孩子只能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父母相处。
还有一些家长喜欢将自己的关爱“明码标价”,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生养了你,你必须要懂得感恩孝顺,要听父母的话!”虽然灌输这样的思想简单直接,但孩子很有可能会误解其中的深意,他们会将感恩当作一种交易。
孩子会觉得:父母对我好,我就孝顺;对我不好,我就不用尊敬孝顺。有时候家长不经意间的打骂批评,孩子会将其判定为“对我不好”,认为“交易”不公平。频繁如此,他们也就不会孝顺父母,甚至会产生叛逆抗拒。
孩子感恩意识的缺乏,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的过度宠爱,无条件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导致孩子和父母的界限感愈加模糊,有时候会出现“以下犯上”的行为。另一方面是父母的“镜面影响”,生活中没有给孩子作出感恩孝顺的参考。
孩子通过父母这面“镜子”,看到的只有对感恩的不以为然,便会以父母的言行举止为“学习标准”,将感恩孝顺丢掷一边。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在“榜样”和“意识”的负面影响下,孩子又怎么会对父母心存感恩呢?
孩子不懂得感恩,家长要避开“镜面影响”,可以用这几个方法,教育孩子懂事孝顺。
首先,要和孩子做朋友。
棍棒底下真的可以出孝子吗?在我看来很有可能会出“不孝子”,孩子每天生活在暴躁父母的“严刑拷打”之中,对父母、家庭的日渐冷漠。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孩子又怎么会孝顺父母呢?今后只会用各种手段远离父母。
作家老舍曾说: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家长要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孩子耐心沟通解决,同时也要适当让孩子明白和父母的界限。犯了错误要惩罚,表现出色要夸赞,在奖罚分明的“亦师亦友”关系中,孩子才能够像朋友那般感恩父母。
其次,要“自降身份”。
当然不是说要将孩子捧到“九五至尊”的位置,而是通过“自降身份”,激发孩子的保护欲和责任感。比如下班回到家,父母可以作出略微夸张的表情,对孩子说:“哎呀,今天好累,走不动了,宝贝,你可以给妈妈捏下肩膀吗?”
孩子的使命感瞬间爆棚,也感受到了自己在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位置,便会主动为妈妈捏肩捶腿。之后家长要表示感谢,并在此表明孩子在家中的“地位”。长期带有“使命感”做事,孩子会形成习惯,今后看到父母需要帮助,也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最后,给孩子创造环境。
家长命令孩子做一些事情时,孩子都会和父母作参考,如果父母没有“开创先河”,孩子也会质疑命令的“公平性”,从而拒绝行动。家长要给孩子创造感恩孝顺的环境,夫妻之间在家中相互恩爱,对孩子呵护有加,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幸福。
逢年过节,可以带孩子去看望家族中的长辈和老人,让孩子体验传统孝道的氛围,也学会了如何感恩长辈和父母。孩子潜意识里对感恩有了概念,才会主动在父母身边做出孝顺的行为,今后也会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
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言传身教,让孩子从细节做起。这样才能培养孝顺的孩子。
我觉得首先是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去做朋友,并且和孩子进行沟通,然后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些很好的环境。
我觉得家长最好以身作则,首先,在长老的面前要表现的很尊重,其次,你要给他看一些关于感恩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