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夏天,三个以色列年轻人有感于网上沟通不便,就自行设计了一个可以即时找到对方、点对点谈话的小软件。他们决意给这项小发明起个悦耳动听的名字,最后决定称之为ICQ,也就是英文“I seek you”(我在找你)的读音缩写。 在地球的另一端,有一个黄皮肤的年轻人在打ICQ的主意。他被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之一,荣膺香港理工大学第四届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捧走了“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奖杯。在短短几年内,他创建的企业和产品彻底改变了亿万中国人的沟通习惯。他还不到34岁,却坐拥近20亿资产,在中国IT界创造了一个个不朽的神话。他,就是“腾讯QQ”的掌门人——马化腾。 眼光独到,风景这边独好 1993年,22岁的马化腾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在校时,马化腾的计算机天赋已小有展露,令老师同学们刮目相看。 1997年,马化腾第一次认识了ICQ,一见面,便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就立即注册了一个号。可是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英文界面的ICQ,在中文用户中想推广开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他想,能不能做一个中文版的ICQ呢? 1998年,马化腾立志创业。同年11月,他与大学同学张志东创办“腾讯”,推出中文网络寻呼机。作为中国第一代网民,马化腾清楚地知道,这不过是ICQ的模仿之作,还不能成气候,他决定要做属于自己的OICQ。 当时许多人对网络还不熟悉。就算IT界内的同行,也纷纷对OICQ这个“小孩玩意儿”嗤之以鼻。他们认为成天摆弄这个,没多大出息,因为靠OICQ捞点“外快”都十分渺茫,更遑论借其发家致富了。 马化腾却不这么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他认准了OICQ这个“旁门左道”。稍懂一点营销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产品的成功都离不开“人口+需求+购买力”的因素,在此基础之上,马化腾又将“满足特定情感”的营销概念移植过来。马化腾发现,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风风雨雨,将中国人打造得深沉内向。相比之下,中国人比外国人更缺乏安全感,所以,可能更容易接受文字之间的“神交”。 商道即人道,马化腾看准了OICQ在中国的大好前景——终有一日,它会带来继电话、传真之后的另一种通讯革命!此时的马化腾,八匹马也拉不回头了。 马化腾的企鹅宝贝生逢其时。1999年,互联网在中国全面铺开,OICQ独特的离线消息功能和服务器端信息保存功能,在实用性上击败了只有本地保存功能的ICQ。1999年底,OICQ的注册用户达到了1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