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训练不能治愈自闭症(孤独症),让孩子参加训练还有意义吗?

2025-01-05 21:19:5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虽然训练不能让孤独症患儿彻底痊愈,但训练对于孤独症患者的矫治作用却是不容忽规的。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孤独症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或不教,教得是否得当,方向是完全不同的。"好的方向"就是能够逐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甚至在接受培训后从事某项工作而达到生活自立。否则听之任之,孤独症儿童很难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好转,相反往往会引发愈加严重的情绪、心理、行为等障碍,使得周围的社会甚至家人都感到越来越不能忍受。而由于被他人排斥,孤独症儿童的挫折经历就会越来越多,这将逐步把他们推向更加孤独的状态。
自闭症最好是送到专门的自闭症训练机构给孩子进行训练,或者你们也可以自己在家训练孩子。若在家自己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
一、动手能力训练:主要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自闭症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几乎等于零。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学会生活自理。
生活自理能力包括教他们学会独立吃饭、穿衣、洗脸、刷牙、洗澡、扫地等日常生活中必须做的事。当他们学会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后,他们就学会了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思维等。例如如何叫他们吃饭:1、家长的双手握住孩子的双手,用左手握住碗,右手握住勺子。刚开始主要是家长用力盛饭,让孩子感觉如何用勺子吃饭即可;2、一星期后,就尽量试着让孩子自己用力盛饭吃,家长的双手协助孩子,随着孩子的力量而动;3、等到他会用力握紧勺子,也会往自己嘴里盛饭时,家长只要握住孩子的手腕,控制不让他把饭到处洒;4、当孩子会自己独立吃的时候,家长就不要用手协助,只要在一旁看着,加以指导。这样做刚开始虽然有点费时间和精力,但孩子最终能学会自立独立吃饭。
二、语言训练:孩子的语言训练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所花费的时间不同,孩子越小花费的时间越多,越大花费的时间越少。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6岁以下的孩子),会把语言训练作为重点,一旦关键期过了语言训练将不再是重点。
按照人类语言发展的规律,先从最简单的发音开始教,从易到难,最后让他们可以通过语言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
1、训练完全没有语言的孩子。要想这类孩子学会发音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教孩子语言不像教孩子动手做事那样家长可以握住孩子的手,通过亲自教他们体验和反复练习就可以让他们学会做事;而教语言需要孩子自己去领会,家长只能引导而不能替代他们发音。
方法:一是通过让他哭来学会发“啊”这个音,然后用双手捏住他的嘴唇,让他在大声哭的时候把他们的嘴唇合上,来发“妈”这个音。当他在哭时,老师用手连续地捏他们的嘴唇,让他学会说“妈妈”。同时家长在孩子的对面,对孩子说“妈妈”,来带动孩子发音并让他听惯“妈妈”这个词的发音。
二是每天把孩子放置有语言的环境中,让他听声音。(1)家长在教他做什么时,就跟他说什么,如:教他拿勺子时,就说勺子;(2)每天教他念拼音、汉字等,虽然现在他还不会说,但当你在每天念的时候,他已经听熟了这些字的发音,这对他以后自己说话有帮助;(3)在休息时放有声音的光盘。
三是通过让他跟着家长学习各种动作来教他模仿能力(例如:让他跟着你学拍手或用手指自己的五官等),最终让他能通过看老师的嘴型,自己做出与老师相同的嘴型来发模仿老师的发音。
三、文化知识教育: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也将随着孩子年龄的大小和孩子自闭症严重的程度而定,年龄越大,自闭症越重,在文化知识方面花费的时间就会越少。
虽然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训练自闭症孩子与正常孩子相比,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只要家长认真去教他们,在教的过程中多一些耐心,并且细心观察他们的反映、情绪并及时给与调整,我们也可以从中体会到教儿育女的快乐和成就感。

回答2:

虽然训练不能让自闭症患儿彻底痊愈,但训练对于其矫治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自闭症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与不教,教得是否得当,他们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好的方向就是他们能够逐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甚至在接受培训后从事某项工作而达到生活自立。否则听之任之,自闭症儿童很难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好转,相反往往会发展出愈加严重的情绪、心理、行为等障碍,使得他们周围的社会甚至家人都感到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们。而由于被他人排斥,自闭症儿童的挫折经历会越来越多,这将进一步把他们推向更加自闭的状态。?深圳海纳教育集团是国内领先的专业儿童康复机构,集多品牌、多元化的教育综合体,呵护孩子快乐成长!

回答3:

如果训练不能够治愈孤独症的话,那么孩子参加训练也没有什么意义。
这个类群的患者特征如下: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高水平的视觉——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与在其他方面学习困难形成对比;聪明、机敏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貌表现。最初,Kanner报道的这类患者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而未受重视。在20世纪40~60年代,又有数人描述了与Kanner报道相似的病例,并冠以各种各样的名称。当时的国际及美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将这类患者归入“儿童分裂样反应”类别中。对于孤独症的病因学,当时普遍认为是父母养育方式不当造成了孤独症的发生。Kanner将孤独症患儿的父母描述成一群高学历的、事业心很强但又冷漠无情的人,这一观点在当时似乎很少有异议。
虽然孤独症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某些危险因素可能同孤独症的发病相关。引起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
遗传因素
双生子研究显示,孤独症在单卵双生子中的共患病率高达61%~90%,而异卵双生子则未见明显的共患病情况。在兄弟姊妹之间的再患病率,估计在4.5%左右。这些现象提示孤独症存在遗传倾向性。
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尽量和孩子互动,慢慢地就会走出自闭症。

回答4:

通常情况下,治疗自闭症要心理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可以参加一些合适的活动